張春彥 - 簡介
張春彥,男,京劇老生。河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區(qū))人。出生于1892年,光緒十八年(壬辰);逝世于1954年,農歷甲午年。享年六十二歲。
張春彥 - 生平
8歲入陸華云主辦的長春科班,學老旦,開蒙戲《釣金龜》,一年多即登臺演唱。11歲因科班解散又拜老伶工徐春明改學老生,初學《審頭刺湯》、《問樵鬧府》等,后又廣泛學習里子老生戲。時徐師對春彥的評價是擱在哪出戲里都成,無論正配角全拿得起來,如《鐵蓮花》之劉子明,《盜宗卷》之張蒼,《捉放曹》之呂伯奢,《探母》之楊六郎等。春彥早年曾陪譚鑫培唱過《失街亭》的書童,后又升格飾演過《罵曹》中的張遼,很多譚派戲都得到王瑤卿的指授。中年以后又為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配戲,使之成為著名的里子老生。他在場上有火候,不搶戲,極盡綠葉襯托之效。他與金仲仁、馬富祿、趙桐珊被譽為配角中的四大金剛,是各大班社不可缺少的良配。1925年程硯秋挑班之初,春彥應邀加入演出,他與程先生感情素洽,并聯合侯喜瑞、文亮臣、曹二庚、吳富琴等結為異姓兄弟,程先生上演的諸多代表劇目都有張春彥參加。解放初期參加北京京劇三團,傍張君秋演戲。張春彥雖為硬里子老生,但在梨園界的名氣并不弱于頭二牌角色,不少后期須生都是他的徒弟,如王少樓、陳少霖、賈少棠、范鈞宏等均從其問藝。1954年因患下肢血栓癥病故。
張春彥 - 家世
其長子張少彥習老生;次子張金梁習丑,曾是中華戲曲學校的臺柱子。
張春彥 - 活動年表
1923年8月18日,農歷癸亥年七月初六日:程艷秋首演《風流棒》1924年4月5日,農歷甲子年三月初二日:程艷秋首演《賺文娟》
1924年8月8日,農歷甲子年七月初八日:程艷秋組鳴盛社
1925年2月23日,農歷乙丑年二月初一日:言菊朋下海后演出第一天
1925年4月18日,農歷乙丑年三月廿六日:程艷秋首演《聶隱娘》
1925年8月20日,農歷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鳴盛社改為鳴和社
1927年4月30日,農歷丁卯年三月廿九日:程艷秋首演《硃痕記》
1927年6月9日,農歷丁卯年五月初十日:馬連良首次挑班
1927年7月10日,農歷丁卯年六月十二日,晚:開明戲院演出
1928年1月8日,農歷丁卯年十二月十六日:馬連良首演《鴻門宴》
1928年1月13日,農歷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第一舞臺演出
1928年12月8日,農歷戊辰年十月廿七日:馬連良首演《三顧茅廬》
1929年9月29日,農歷己巳年八月廿七日:馬連良首演《許田射鹿》
1930年,農歷庚午年:馬連良組扶風社
1930年3月,農歷庚午年:程艷秋首次重組鳴和社
1930年7月10日,農歷庚午年六月十五日:馬富祿拜傅小山為師
1930年9月26日,農歷庚午年八月初五日:扶風社首次演出
1931年2月24日,農歷辛未年正月初八日:言菊朋與關麗卿新組一班
1931年6月9日,農歷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一天
1931年6月10日,農歷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二天
1937年4月21日,農歷丁丑年三月十一日:程硯秋組秋聲社
1938年2月27日,農歷戊寅年正月廿八日:楊小樓送圣儀式
1939年2月8日,農歷己卯年十二月二十日:長安大戲院演出
1940年4月29日,農歷庚辰年三月廿二日:程硯秋在上海首演《鎖麟囊》
1941年11月9日,農歷辛巳年九月廿一日:程硯秋首演《女兒心》
1943年4月24日,農歷癸未年三月二十日:北平市立劇院演出
1945年8月15日,農歷乙酉年七月初八日:程硯秋宣布結束“三閉主義”
1946年3月30日,農歷丙戌年二月廿七日:1946年為北京伊斯蘭教工業(yè)學校等籌款義演
1947年4月26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初六日:北平市立劇院演出
1949年1月,農歷戊子年:秋聲社重組
1949年7月28日,農歷己丑年七月初三日,晚:第一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平劇晚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