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藹齡 - 個人簡介
宋藹齡,(1889—1973),原籍文昌(今屬海南),生于上海。1904赴美國留學,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1910年畢業(yè)后回國。1912年任孫中山秘書!二次革命”失敗后與父親宋嘉樹去日本,仍任孫中山秘書。1914年9月與孔祥熙結婚;榍敖榻B妹妹宋慶齡接替自己的秘書工作,孫表示同意。1915隨丈夫回故里省親,幫助丈夫主持銘賢學校事務。1927年支持蔣介石“清黨”反共,促成蔣宋聯(lián)姻。1929年參加孫中山奉安大典。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支持蔣“剿共”。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與慶齡、美齡共同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支持中國工業(yè)合作社,參與組織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創(chuàng)辦全國兒童福利會,擔任香港傷兵之友協(xié)會會長。1947年去美國。1973年10月19日在紐約病故。宋藹齡她,一個聰明而有心計的女人,操縱著一切的大事,甚至四大家族的所有事。
宋藹齡 - 生平概述
1904赴美國留學,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1910年畢業(yè)后回國。
1912年任孫中山秘書!岸胃锩笔『笈c父親宋嘉樹去日本,仍任孫秘書。
1914年9月與孔祥熙結婚;榍敖榻B妹妹宋慶齡接替自己的秘書工作,孫表示同意。
1915隨丈夫回故里省親,幫助丈夫主持銘賢學校事務。
1927年支持蔣介石“清黨”反共,促成蔣宋聯(lián)姻。
1929年參加孫中山奉安大典。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支持蔣“剿共”?谷諔(zhàn)爭時期與慶齡、美齡共同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支持中國工業(yè)合作社,參與組織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創(chuàng)辦全國兒童福利會,擔任香港傷兵之友協(xié)會會長。
1947年去美國。1973年10月19日在紐約病故。
宋藹齡 - 個人故事
根據(jù)史料考證可知,是宋藹齡而不是宋靄齡。為什么會出現(xiàn)“靄齡”呢?可謂事出有因,并非空穴來風。美國人埃米莉·哈恩著《宋氏家族》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出版英文本,一九八五年新華出版社出版中譯本。中譯本行文中均用“靄齡”名字。美國人羅比·尤恩森著《宋氏三姐妹》于一九七五年出版英文本,一九八四年中譯本面世,也用“靄齡”的名字。還有斯特林·西格雷夫著《宋家王朝》等中譯本都用“靄齡”名字,而且這些書流傳廣、影響深,是中國人較系統(tǒng)了解宋氏家族的傳記作品。這些傳記都用“靄齡”,難怪中國的書刊、圖集,甚至辭書也相繼沿用。雖然事出有因,但終究查無實據(jù),時至今日應該是“靄齡”壽終,恢復其“藹齡”真名的時候了。
走在晉中各地,人們引以為豪地,常掛在嘴邊的,便是晉商二字,人們的晉商情結可見一斑。不過,晉商的輝煌,如今我們只能從史籍中讀取,從其留下的一座座豪宅大院中去領略,從種種傳說中去體味。
在晉中,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上個世紀20年代初,新婚燕爾的孔祥熙準備帶著新娘宋藹齡回故鄉(xiāng)山西晉中太谷縣省親。宋藹齡對這次省親之旅,憂愁萬分。她的憂愁不為別的,在她的想象中,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山西小縣,該是一個何等貧窮落后的地方,吃洋面包、喝牛奶長大的宋家大小姐如何忍受得了。然而,事實證明,宋藹齡完全想錯了。當她坐著一乘由十六名農(nóng)民抬著的大轎進入太谷縣時,她驚異地發(fā)現(xiàn)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奢侈生活。
其實,這并非只是一個傳說,在美國傳記作家羅比·尤恩森1937年出版的一本書中,就有這段記載。尤恩森在傳記中寫道:僅在這個院子中服侍宋藹齡的傭人仆役就有70多人。這樣的事并不僅僅發(fā)生在孔祥熙一個家族之中,這座縣城中的許多商人家族都過著同樣的生活。因為當時全國大半重要的銀行家都住在太谷,這里曾經(jīng)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
宋藹齡 - 宋氏掌門人
宋藹齡是宋氏家族的一代掌門人,但她深居簡出,行蹤隱秘,一生最大的杰作,是成功地撮合了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從而將蔣介石的軍力與宋氏家族的財力和英美背景徹底融合起來,為創(chuàng)立蔣家王朝與宋氏王朝奠定了基礎。宋藹齡認為,盡管在蔣宋聯(lián)姻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兩個當事人宋美齡和蔣介石。于是,宋藹齡充當“紅娘”的第一步,就是力勸小妹接受蔣介石。藹齡告訴美齡,我們姐妹三人,大姐二姐都已完婚,夫婿一為孔祥熙,一為孫中山,都是中國政壇上風云人物,就剩小妹一人,只身一人。論才學,小妹絕不在你大姐二姐之下;論家庭地位,宋氏家族更勝從前。如果小妹放著英雄名人不嫁,錯過第一夫人不當,豈不可惜了小妹當年的一番理想與抱負,也有負宋氏家族的高貴的門第。至于蔣介石已是有婦之夫,且有三房妻妾,藹齡認為這不應成為蔣宋聯(lián)姻的障礙。蔣介石已有的三房妻妾都是在政治上沒有什么地位的平民村婦,想來要蔣介石休掉她們,不會多么為難。至于說到蔣介石的宗教信仰問題,想來他也是一個聰明人,他不會在江山美人與宗教信仰之間舍本逐末的。在說服了宋美齡之后,宋藹齡的第二步計劃是向蔣介石進攻。當然,蔣介石垂涎美齡已久,是無需說服的,問題的關鍵是讓他接受自己的條件。這就是,他如果想與宋氏家族聯(lián)姻,第一必須休掉原先的三位妻妾;第二必須是一位基督徒;第三必須保證使孔祥熙及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能夠在未來的政府中占有重要崗位。要讓蔣介石能完全接受這樣的價碼,似乎也不是易事。所幸的是,正當宋藹齡在絞盡腦汁設計定策的時候,寧漢對立發(fā)生,宋氏家族成為寧漢雙方爭奪的重要目標,一時身價奇高。
宋藹齡懂得,男女情愛之事,政治權勢和經(jīng)濟利益固然重要,但男女感情必不可少。于是宋藹齡秘密籌劃了蔣介石與宋美齡鎮(zhèn)江十日游。美齡回到上海,見到大姐時的第一句話,便是“此生非蔣氏不嫁”。宋藹齡聽了嫣然一笑,心中卻是暗暗稱贊蔣介石果然好手段,僅僅十日,便把一個原本十分高傲的小妹弄得神魂顛倒,死心塌地了。
宋藹齡 - 人生總結
宋藹齡給宋氏家族帶來最大光輝、同時也最引人注目的,自然還是富于傳奇色彩的三姐妹。對于慶齡,人們已有較多的了解;對美齡,改革開放以來,已有她的傳記出版;唯獨之于靄齡,人們越是急于了解,就越發(fā)現(xiàn)文史家們筆端吝嗇,幾乎沒有任何關于她的專章。其實,這個在政治舞臺上極少出頭露面的人物,才是宋氏家族崛起之后的真正領袖,只不過她是通過指揮她的弟弟妹妹和丈夫而操縱國家大計的垂簾者。這個一手促成三妹與蔣介石的婚姻,而對二妹與孫中山的婚姻卻一直耿耿于懷,對二妹慶齡既有手足之情又是同根相煎的兩面人;這個既受過西洋教育又深諳中國人情世故,善于結交三教九流又手眼通天的女強人;這個外表溫文爾雅但卻工于心計、善于經(jīng)營、財運亨通的大富婆,有著一條非常值得玩味、值得深思、值得借鑒的人生軌跡。1973年10月20日,宋靄齡以85歲的高齡在紐約逝世。《紐約時報》以極簡潔的文筆這樣概述了她的一生:“這個世界上一個令人感興趣的、掠奪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緘默的氣氛中辭世了。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婦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斂財?shù)淖钣绣X的婦女,是介紹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話的創(chuàng)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權的設計者!
那些到宋氏祖居來參觀的,雖各有所思,而專門想借此來對宋靄齡探秘的,倒也不乏其人。但要寫宋靄齡的故事,無論如何不能不述及她的父親。事實上,正是父親的許多品質造就了他的兒女,父親的傳奇經(jīng)歷提供了靄齡成長的營養(yǎng)素。
宋藹齡 - 個人評價
宋藹齡是一個聰明而有心計的女人,她操縱著一切的大事,甚至四大家族的所有事。她,善于陰謀和權術,以她那雙神秘的巨手,不斷左右中國政壇的形勢,成為中國政壇上權勢顯赫的女人,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風云人物、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宋藹齡(一八八九年七月十五日—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九日),因其在一九一二至一九一四年間曾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英文秘書,一九一四年與山西首富、孔子第七十五代孔祥熙結婚而聲名遠播。孔祥熙前后任國民政府實業(yè)部長、工商部長、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長、行政院長等要職。在職期間,斂財無數(shù),與蔣介石、宋子文、陳果夫并稱“四大家族”。作為“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妻子宋藹齡也是個斂財高手。據(jù)稱,在解放前夕,宋家和孔家在美國曼哈頓的存款竟達二十億美元之巨。人們用最簡單最形象的詞形容她——愛錢。由于她地位顯赫,宋藹齡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在有關孫中山、宋慶齡、宋美齡、蔣介石等人的各種類型的圖書報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