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哥倫布

    哥倫布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意大利西北部)。當時背景是西方帝國主義抬頭,各歐洲王國開始經(jīng)濟競賽,紛紛通過建立貿(mào)易航線和殖民地來擴充財富。哥倫布的向西航行到達東印度群島的冒險性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圣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而不是計劃中的日本。在后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nèi)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們?yōu)槲靼嘌赖蹏念I地。

    盡管哥倫布不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是萊夫·埃里克松),但哥倫布的航海帶了第一次歐洲與美洲的持續(xù)的接觸,并且開辟了后來延續(xù)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這些對現(xiàn)代西方世界的歷史發(fā)展有著無可估量的影響。


    基本簡介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1506),Christopher Columbus ( Kristóbal Kolón)生于意大利熱那亞,卒于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哥倫布并不是最早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的人,而是哥倫布到達了他認為的他自己沒有到過的“新大陸”,“新大陸”只是對哥倫布和西方人是“新大陸”,對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來說并不是新大陸,他們早在4萬年前就已經(jīng)到達美洲大陸。哥倫布的到達美洲只是對西方世界影響很大的到達,印第安人和西方人都是人類,因此是印第安人最早發(fā)現(xiàn)新大陸,只是他們的發(fā)現(xiàn)的影響不大而已。不管是哪個哥倫布還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陸,都不是“首先發(fā)現(xiàn)”,在他們來之前這里不僅有幾千萬的居民,而且早在他們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亞洲人登上過美洲的土地,只是他們亞洲人不是為擴張勢力范圍和掠奪殖民地而來,而是為了尋找生活場所或躲避災禍、文化交流或商業(yè)貿(mào)易,是一種和平的遷徙或探險,這和哥倫布和后來的西方殖民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新航路的開辟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思想原因和經(jīng)濟原因,哥倫布的發(fā)現(xiàn)成為美洲大陸開發(fā)和殖民的新開端,不僅是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點,也對西方文化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歷史背景

    15世紀歐洲人口膨脹,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陸后,使歐洲人有了可以殖民的場所,也有了可以使歐洲經(jīng)濟發(fā)生改觀的土地、礦石和原材料,但同時,這一發(fā)現(xiàn)卻導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毀滅。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快速發(fā)展后,歐洲資本主義對原材料的需求和掠奪的希望促使了新航路開辟,之后歐洲人開始對美洲等進行政治的控制,經(jīng)濟的剝削和掠奪,宗教和文化的滲透,大量殖民,使該大陸原住民的土地喪失,成為宗主國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fā)生消亡。哥倫布一生從事航;顒印O群笠凭悠咸蜒篮臀靼嘌。相信地圓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他先后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xié)助,以實現(xiàn)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

    葡萄牙人當時已經(jīng)對地理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因而拒絕了哥倫布。而此時時西班牙人并沒有足夠的地理知識,在此同時,歐洲國家極需要東南亞的香料和黃金?赏ㄍ鶃喼薜年懧穮s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jīng)由南非對開的風暴角——好望角,因此歐洲的君主開始改變以往的想法。

    哥倫布在到處游說了十幾年后,于1492年,終于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遠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到達了西歐人認為的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疾炝酥忻乐藓槎祭沟竭_連灣2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fā)現(xiàn)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他誤認為到達的大陸是印度,并稱當?shù)厝藶橛〉诎踩恕?/p>

    遠航起因

    哥倫布十分崇拜曾在熱那亞坐過監(jiān)獄的馬可.波羅,他讀過《馬可·波羅游記》,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jīng)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xiàn)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于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fā)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zhì)財富需求除傳統(tǒng)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

    哥倫布

    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diào)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chǎn)。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jīng)傳統(tǒng)的海、陸聯(lián)運商路運輸。經(jīng)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xiàn)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慧眼識英雄,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美洲大陸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jīng)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于發(fā)現(xiàn)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后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于現(xiàn)代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圣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后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意大利學者,經(jīng)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西方人知的大陸,哥倫布到達了西方人認為的“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西方人認為的“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至于誰最先到達美洲,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雖然這些不能改變哥倫布到達新大陸的影響,但最早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的不是哥倫布。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又稱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絕大多數(shù)為印第安人,本來分布于美國各地,是東亞蒙古人種美洲支系。

    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所說的語言稱為美洲原住民語言,或者稱為北美洲蒙古人種印第安語。印第安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北方,大約是在4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他們與亞洲同時代的人有某些相同的文化特色,例如用火、馴犬及某些特殊儀式與醫(yī)療方法?脊艑W和人類學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和中國人有著一樣的體質(zhì)。在美國有阿塔巴斯干人、阿爾貢金人、易洛魁人、蘇人和馬斯科基人等;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的居民。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印第安人”,主要是因為當年哥倫布等探險者,以為他們到達的“新陸地”是印度,錯誤稱當?shù)鼐用駷椤坝〉诎病比耍ā坝《取币辉~的英文發(fā)音。)

    追逐夢想

    1451年哥倫布生于意大利的熱那亞。哥倫布在青年時代沒有受到過多少正規(guī)教育。雖然他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紡織匠,但哥倫布對航海和來往于地中海之上的商船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哥倫布25歲那年,也就是1476年,滿頭紅發(fā),身材高大的他隨著一艘沉船的殘骸安全地游到了葡萄牙。以后的幾年,他就住在葡萄牙并且結了婚,有了孩子?墒遣恍业氖,他的年輕的妻子不久就死了。本可以在葡萄牙近海的商船上繼續(xù)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鏊侄热盏母鐐惒紖s總是夢想得到財富和榮譽,憧憬著西邊的神秘的地方。

    《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是哥倫布少年時代就喜歡讀的,后來他不僅精讀了此書,并且還做了研究。一部拉丁文的《馬可·波羅行紀》至今還保存在坐落于西班牙塞維爾的哥倫布紀念館中,書上還保存著許多哥倫布的眉批。哥倫布喜歡讀這本書的緣故不僅是此書像《天方夜譚》一樣有趣,更是由于這本書合乎他的做為一個拜金狂的理想。他對書中描寫的地方非常仰羨,他仰羨中國和印度的珠寶金銀,但使他最欣羨不已的是其中對日本的描述。

    沒有到達日本的馬可·波羅是根據(jù)傳聞寫了關于日本的幾章。根據(jù)他的記述,日本位于距中國海岸2400公里的海上,國內(nèi)有取之不盡的黃金。但是,因為國王不允許輸出黃金,所以到那里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在那個充滿黃金的日本國里,用黃金蓋成了國王的宮殿,在宮中用4厘米厚的金磚鋪起了道路以及房間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戶框。并且在那里還到處都能采集到玫瑰色的珍珠,人們要把一顆珍珠放在土葬時死人的嘴里。書中記敘了元帝國皇帝發(fā)動對日本的戰(zhàn)爭是由于聽信了傳聞所致。

    哥倫布處心積慮地要闖出一條搶先到達東方的航路,夢想達到忽必烈沒有達到的目的。他曾在一封信中說自己日夜祈求從上帝那里得到產(chǎn)金的土地,在信中他寫道:“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時也就取得了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并使靈魂重享天堂之樂的手段。”

    另外,哥倫布的好奇心也被他博覽群書和長期的航海實踐所搏動著。在他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自年輕的時候出海以來,至今還不曾離開海上的生活。這種職業(yè),似乎使所有干這一行的人,都產(chǎn)生了一種想知道世界奧秘的心情!

    1476年,哥倫布加入了一只法國的海盜船隊。在一次攻打意大利船只的戰(zhàn)斗中,他所乘的船起火下沉,他跳海逃生,在海中他游了很長時間到達了葡萄牙。哥倫布認為他能大難不死并且到達了葡萄牙都是上帝對他做的安排。

    在葡萄牙這一“探險者”的國度里,哥倫布學到了很多航海知識,知道了怎樣使用羅盤、海圖和各種新航海儀器,獲得了怎樣利用太陽、星星的位置來確定船的位置的方法,并且隨船參加了多次的遠洋航行。有一次,他獲得了一個航行到冰島的機會,他到達冰島后又繼續(xù)航行了160公里,這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哥倫布后來西航的志向。但對他有更大感召力的可能是關于北歐海盜的故事。

    北歐海盜原意是“居住在海灣的人”,由于北歐海盜的原字是Vikings,所以許多書上也譯作“維京人”。公元800~1500年間,由于人口增長很快再加上內(nèi)部政治動亂,北歐地區(qū)一些善于航海的瑞典人、丹麥人、挪威人,往往結隊出海去尋求新的生路。他們在海上橫行一時,攔截來往商船,襲擊別國海岸進行掠奪,有的人也經(jīng)商和探險。所謂“海盜時代”就是歐洲中世紀史學家對這一時期的稱呼。

    公元900年左右挪威的維京人到達格陵蘭并且把居民點建在了西海岸,這是他們的許多探險活動的一次。公元1000年前后,由冰島人萊夫·艾列克遜帶領的一批人乘船從格陵蘭出海,到達了北美海岸。由于他們在那里發(fā)現(xiàn)一種很像葡萄樣的藤科植物,就把這兒稱為“酒的土地”音譯就是“汶蘭”,現(xiàn)代的圣勞倫斯河的河口一帶可能就是那時“汶蘭”一帶。由于遭到當?shù)赝林说囊u擊使他們要在那里建立居民點的打算沒能實現(xiàn)。

    對于許多人只當故事聽的艾列克遜探險到汶蘭一事,哥倫布卻深信不疑。他堅信橫跨大西洋可以到達陸地,并且認為“汶蘭”就是東亞的某一國家。從一些傳聞中,哥倫布更堅定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在連續(xù)強西風的時候,海上有時飄 來一些尸體,這些尸體既非歐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體。對此,哥倫布認為那就是居住在大洋對面亞洲人的尸體。

    除了哥倫布認為自己是上帝選定的神舟——載運基督者,要去完成一項發(fā)現(xiàn)“新天新地”的使命這些神秘的,妄自尊大的靈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古希臘學者波昔多尼指出的大地的球形說以及中世紀思想家培根關于地球概念的影響,這一切都促使他去冒險。

    在1474年哥倫布從故鄉(xiāng)意大利寫給著名的天文學家、兼地理學家托斯康內(nèi)利的信中,他就曾詢問過從海上到達印度的最短航線。這位學者指出:“通過大西洋到達黃金和香料的王國是一條比葡萄牙人所發(fā)現(xiàn)的沿非洲西海岸的道路更短的途徑。”隨信還給他寄來了一幅示意圖,并且對路程進行了推算。哥倫布根據(jù)《舊約》經(jīng)外書中記載的:“到了第三天,你應將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個部分,使其余的六個部分干涸!睂Φ厍虻拇笮∽隽吮韧兴箍祪(nèi)利的估計小得多的判斷。哥倫布認為歐亞非三個大陸的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6/7,而海洋只有1/7。在把托勒密、馬可·波羅和達伊(1350~1420)的著作作了研究后,哥倫布得出結論:整個地球經(jīng)度為360度,從西非往東到達廣闊的亞洲陸地占280度 (按托勒密的設想,非洲南端和亞洲大陸相連),從西非向西到東亞岸邊的海洋占不到80度。

    由于托勒密的《地理學》譯文中的“海里”阿拉伯的計量單位,而哥倫布未經(jīng)換算成歐洲的“海里”就進行了計算,所以哥倫布又犯了錯誤。假使從加納利群島出發(fā)朝正西航行,由于該地的經(jīng)度比赤道經(jīng)度距離短,這樣每個經(jīng)度的距離將減至50海里 (合80公里)。這樣,由加納利群島向正西航行6400公里,那么就到了中國、日本和印度。

    獲取支持

    哥倫布經(jīng)過以上推想,認為亨利王子和他的后繼者采取沿非洲海岸南航的計劃是不足取的?墒,由于哥倫布自己沒有亨利王子那樣的條件來實施自己的計劃,所以,他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裘安王子身上,當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yè)是由裘安王子掌管的。但是,哥倫布出身低微,沒有求見王子的機會。哥倫布卻憑自己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在里斯本常到貴族女兒們住的修道院做禮拜,獲得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不久他們就結婚了。憑著這一婚姻才使哥倫布得以同王室接近。1478年,他向裘安王子兜售自己的計劃時,也許是害怕他的計劃被別人竊取而隱瞞了關鍵部分,加上他平時愛說大話無人信任和要價太高:除了一年用的糧食、三艘船、船員外,他要求封他為騎士,并且擔任新發(fā)現(xiàn)地方的總督和分得該地一切財富的1/10,所以沒人相信。

    1482年,裘安王子當上國王后曾召開學者評價會來審查哥倫布的計劃,最后還是被否決了。3年后,哥倫布的妻子死去,他就帶著獨生子離開葡萄牙來到了建立不久的西班牙王國。由于害怕哥倫布的計劃被別國采納搶先到達印度,裘安二世曾下令召回哥倫布,但遭到拒絕。(葡萄牙人此時已經(jīng)對地理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哥倫布理論上的錯誤。古希臘已經(jīng)有地球周長約四萬公里的理論。即使有其他與之矛盾的理論。就當時葡萄牙人的知識水平而言,也能判斷哥倫布的計算是錯誤的。但是如果哥倫布從另外路線到達印度,無論距離遠近。都將威脅葡萄牙對貿(mào)易路線的壟斷。而同時西班牙人并沒有足夠的地理知識,他們的地理知識近乎是空白的。因而支持了哥倫布。哥倫布的家鄉(xiāng)熱那亞1391年也曾有人試圖向西探索,但最后音信全無。)

    哥倫布到西班牙后就開始活動,想從西班牙國王菲迪南德和皇后伊麗貝拉那里得到支持,1486年5月,國王和皇后終于召見了他。由于他的忠厚、自信及豐富的地理知識,哥倫布給國王和皇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班牙很想在開辟東印度群島航路的競爭中擊敗葡萄牙,所以對哥倫布的計劃很支持,并責成一個由海員和學者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研究。遺憾的是委員會辦事拖拉,到1488年還未做出任何決定,等得不耐煩的哥倫布又回到了里斯本,試圖從國王約翰那里得到支持。可是,當時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門·迪亞斯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后勝利歸來。這樣國王約翰認為,東行到達亞洲的航路已通,于是對哥倫布的計劃就失去了興趣。

    盡管哥倫布又向英國和法國國王提出了建議,但都失敗了。毫無辦法的他,只好等待西班牙的那個委員會的決定了。1490年,哥倫布的計劃不切實際的斷言終于被西班牙皇家顧問們宣布,但皇后仍然對此抱有信心。1491年一年新任命的委員會終于通過了哥倫布的東印度群島探險計劃。

    多年的冷遇非但沒使他妄自菲薄,相反竟使他自信到了狂妄的程度。他提出在試航成功后任命他為海洋將軍和新領地的總督,親且要把將來全部殖民地收入的10%歸他所有。

    這一要求遭到國王和皇后的斷然拒絕。幸虧一個替皇后管理個人財務的寵臣向皇后說明這次探險的代價比獲得的利益來說是微不足道的。1492年,同意哥倫布所提各項條件的正式文件終于簽定了。經(jīng)過8年的挫折,哥倫布的計劃終于被采納了。(張振鈺著)

    成功首航

    8月初,出海的一切已準備就緒。一支將在大洋上航行的最赫赫有名的船隊停泊在西班牙西南的一個小海港帕洛斯港中。它包括哥倫布的旗艦圣瑪麗亞號和兩艘輕快帆船平塔號和尼娜號( la Pinta, la Niña y la Santa María)。三艘船大小各不相同,在船上裝有大炮,與當?shù)赝林用褡鼋灰椎奈锲芬约?個月糧食和其他食品。旗艦“圣瑪利亞號”,重130噸,長約35米,甲板長18米,有3根桅桿,并備有角帆,由哥倫布任船長。第二艘是平塔號,船長是馬丁·賓森,重90噸,速度快,船體長度只有旗艦長度的一半。第三艘尼娜號,重約60噸左右,船長是馬丁的兄弟維森特·賓森。賓森兄弟也是做為投資者參加這次探險的,是否成功也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緊相關聯(lián)。

    最困難的工作是召募水手,隊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哥倫布的朋友,傭人,也有好奇的官員們。相當一部分是以這次航行為條件特赦的犯人。這樣湊成了88人,其中包括一名懂阿拉伯語的語言學家。這是因為在那時人們認為所有語言的母語是阿拉伯語,所以這位語言學家是打算在會見中國大汗時充當翻譯的。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船隊起錨出海了。那時沒有一點風,船帆無力地懸垂著,船隊緩緩地趁著落潮沿著廷托河駛出。

    1492年8月12日,船隊駛到了位于非洲近海的加那利群島。補充了木柴和供應品之后,1492年9月6日,船隊離開加那利群島,由于所有的船員情緒都很好,所以沒有一個逃亡的。船隊乘著加那利群島附近常起的東北風朝正西方航行,根據(jù)哥倫布幾年前在這一帶航海的經(jīng)驗,這種東北風是越洋駛向日本國最好的風向。

    船隊順著偏東風日夜不停地航行著,有時一晝夜可以向西航行150多英里。可是日復一日,總是那空無一物的海面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船員們過著單調(diào)的海上生活。從早到晚,船童每隔30分鐘報告一次根據(jù)沙漏得到的時間。船員每隔4小 時換一次班,由于在15世紀后期的小船上,只有船長和一兩名高級官員才有享受舒適的船艙和臥鋪的權力,所以不當班的船員只有懶洋洋地躺在甲板上閑聊,或縮在陰涼處好好地睡上一覺。

    遠航開始的日子里,哥倫布過得非常愉快,空氣清新的早晨,煦暖的午后和寧靜的大海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喜悅。唯一使他焦慮不安的是海員們焦慮的心情。哥倫布在開始的時候就準備了兩本航海日志。一本記錄他估計的每天駛過的實際距離,是秘密的;另一本記載的航程比實際航程小得多,是公開的,這樣是為了在航期拖長時,使船員們不致感到驚恐而失去信心。但是由于哥倫布總是把航速估計過高,所以他這本假日志倒更接近于實際的情況。

    雖然,兩個星期后,由于風向改變,航隊開始逆風而行,可這卻使哥倫布感到寬慰。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正需要這逆風,因為船員們很擔心這一帶海上以后永遠不會有適當?shù)娘L向來送他們返回西班牙。”

    不久,他們發(fā)現(xiàn)一簇簇碧綠的海草飄浮在海面上,這時他們已經(jīng)航行到了大西洋中部由大量漂浮的馬尾藻覆蓋的馬尾藻海。當他們順利通過之后,他們才意識到起初擔心船會觸上暗礁或被四周的海草纏住是沒有必要的。后來,一個海員找到了一只附在海草上的海蟹,哥倫布認為這跡象表明陸地即將臨近了,因為在他看來,蟹是不可能在離陸地80里以外被發(fā)現(xiàn)的。其實,這只是一種在馬尾藻海里到處繁生的小蟹。

    1492年9月25日傍晚,平塔號的船只高喊在前面到了陸地,另外船上的船員也跟著爬上了桅桿,一個海島在海天相接之處隱約可見。哥倫布激動不已,跪在地上感謝上帝,并且命令全體船員唱起了對上帝的頌歌。可是他們發(fā)現(xiàn)的海島在第二天卻無影無蹤了。這種事在過去和以后都發(fā)生過,他們是把低垂著的雷雨云誤認為是陸地了。

    10月份,船隊已與世隔絕地在大洋上漂泊了3個星期了,可是陸地的影子還是看不見。滿面胡茬,衣服也由于汗浸海水淋而成板塊的海員開始公開抱怨,他們說這次遠航是一種愚蠢的航行,有幾個海員要把哥倫布扔到大海里后再返航回去。

    可是毫不動搖的哥倫布還是要繼續(xù)一直向西航行。1492年10月7日,他們看到一種肯定不是海鳥的小鳥越過頭頂向西南方飛去。這時正值大批候鳥從北美飛向加勒比海島群和南美過冬的轉(zhuǎn)徙高潮。因此哥倫布就率領整個船隊朝西偏西南方航進,這是以候鳥為航標的。

    1492年10月11日,海浪送來了一根有樹葉的枝條,一根開滿花朵的樹枝和一塊好像人工砍鑿過的木頭……這些跡象表明陸地已臨近了。哥倫布在日落時帶著船員唱起了祝福歌。他提醒大家,國王曾許諾以巨額年金做報酬給第一個發(fā)現(xiàn)陸地的人,并且哥倫布還以一件絲綢緊身上衣為獎勵。晚上,船上點起了明火,把燈籠懸掛在船尾,這樣可以保證各船互相不失散。晚上7點,船員開始值第一個夜班。

    在海浪洶涌的夜間,船隊顛簸在月光閃爍下的浪頭上。各船船長都凝神搜索著西邊遠處的洋面上,或在甲板上緊張地來回踱著。10點鐘,哥倫布終于發(fā)現(xiàn)了遠處的一點微弱的火光。好像有人拿著一只蠟燭舉起后又放下,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就永遠消失了。據(jù)后人分析,哥倫布看到的火光可能是印第安人在一個海島的東海岸燃起的野火,以用來驅(qū)趕室內(nèi)的蚊蚋。

    使大家空歡喜一場的誤報過去了,大家又都恢復了平靜,在靜謐的星光下,船隊繼續(xù)向前航行。第二天上午兩點鐘,平塔號的一個船員又高呼道:

    “陸地!陸地!”這次他們的確發(fā)現(xiàn)了陸地,那些在月光中閃顯出灰白色調(diào)的砂石構成了崖岸。這只是在佛羅里達外緣成弧形展開的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海島,卻不是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

    這時哥倫布已不是一個探險家,而是一個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者,這可以說是哥倫布一生中最偉大的日子。一條項鏈似的珊瑚礁和光閃閃的沙灘環(huán)繞著的一個微微起伏的海島聳立在前方6英里處。這個被哥倫布命名為圣薩爾瓦多的島上到處生長著綠油油的熱帶森林。圣薩爾瓦多西班牙語的意思是“神圣的救主”,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長13英里,寬5英里的小海島。

    哥倫布從船上看到有幾個裸體的人從樹林中出來,于是他把各船船長召集起來,“總督”哥倫布把石榴紅的服裝穿上,綠色的代表國王和女王的“F”和“Y”字旗也分別由另外兩名船長扛著,舉行儀式,然后在剛剛豎立的木桿上升起了那兩面旗子。哥倫布宣布這里已成為西班牙的國土。隨后他率眾踏上大地,匍伏在地上,以感謝上帝給他們帶來的好運。紅棕色皮膚的居民,看著這群白皮膚不速之客的“表演”感到十分好奇和困惑。

    不久,居民們好奇地開始圍觀哥倫布,他們?nèi)锹泱w,體態(tài)十分健美,自以為是到了東印度群島的哥倫布,把這些土著居民稱做印第安人。這樣,從那時起所有的美洲土著也都被這樣稱呼了。實際上,他們當時見到的這些人是散居于南美北岸諸海島上的阿拉瓦克人。

    哥倫布同這些土著居民做了交易,以銅鈴、紅帽子、玻璃珠之類的小物品換得了黃金制成的小飾物、棉紗和鸚鵡等等。這項貿(mào)易是絕對不平等的交換,一枚普通的西班牙錢幣就可以換25磅棉紗。后來哥倫布描寫這些居民時說道:“我所見到的所有的人都很年輕……,他們沒攜帶也不懂得鐵的武器可以傷人,當我把劍拿給他們看時,他們抓住了劍刃,因無知而傷了手指。他們沒有任何鐵器……”

    船員們在圣薩爾瓦多停留了兩天,也用一些廉價的裝飾品從印第安人那里換來了食物、淡水。

    那位帶來的阿拉伯語言學家在這里是毫無用武之地的。哥倫布他們只是依靠手勢和符號從阿拉瓦克人那里得知,南邊有一個擁有大量黃金的國王,且在南邊和西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海島。

    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在當時那帶有很多想象成份的地圖上,確實有許多海島散綴在亞洲東部的海上,包括那個所謂的日本國。根據(jù)《馬可·波羅行紀》的記載,那里黃金豐富到這樣的程度,連宮殿的屋頂和地板都是用黃金制成的。于是哥倫布下定決心要向西南方尋找這塊寶地。抓了6個阿拉瓦克人當翻譯和向?qū)е,船隊又朝西南方行進了約兩個多星期。在途中,他們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海島,并且在這一帶首次嘗到了白薯、玉米和木薯,令他們贊賞不已的還有印第安人奇特的睡鋪——網(wǎng)絡狀吊床。這以后不久,歐洲的海員就采用了這種吊床。

    然而,尋遍了巴哈馬群島,他們也沒有找到很多黃金,因而根據(jù)印第安人的傳聞他們又繼續(xù)向南方去尋找一個更大的叫古巴的海島。這里向東風景十分秀美,到處可見巍峨的青山,因而,哥倫布說古巴是他聽見到的最美麗的海島?墒,在那里,他們同樣沒有找到什么商船和黃金屋頂?shù)膶m殿,他們所見的只是一些獨木舟和一些由圓形小屋組成的村落。

    哥倫布拿著一塊黃金指給當?shù)赝林丝磿r,他們指了指內(nèi)陸的一個地方說:“古巴納坎!薄肮虐图{坎?”“……坎?”“……可汗?”就是它,哥倫布認為他們一定是說:“中國的大汗”。因此他認為自己1492年到了中國,而不是什么日本國。

    一個外交使團很快被哥倫布派出了,攜帶著菲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公函去見大汗。顯然在這里不可能見到中國的大汗也不可能找到什么黃金的寶藏,可是卻發(fā)現(xiàn)了當?shù)鼐用竦囊粋奇特的習慣——就是把一種稱做托巴科斯的葉子卷起來塞進鼻孔,吸入點燃時冒出的煙。他們沒有料到這野草有一天會變得像黃金似的貴重,這就是煙草。

    沿古巴北岸航行了5個星期,船隊仍舊沒有找到黃金。由于聽信了阿拉瓦克人的意見,有一天,平塔號船長自做主張起錨向東航行,去一個叫巴比克的海島上尋找黃金,自此一去6個星期不見歸來。

    1492年12月5日,哥倫布只率領著尼娜號和圣瑪麗號到達了古巴的最東端,在繼續(xù)東行中,又一個人口眾多,風景優(yōu)美的海岸出現(xiàn)了。全體人員都認為這是一個和西班牙同樣美麗的海島,西班牙島就這樣被哥倫布命名為這個海島的名稱,這就是現(xiàn)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屬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

    又過了兩個星期,哥倫布他們勘查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北部海岸的大約1/3的地方,并且繪制了一幅相當準確的這一帶的地圖。有時他們?nèi)⒂^阿瓦克人的大部落并一同去尋找黃金。他們發(fā)現(xiàn)越是向東走,就越有找到黃金的苗頭。

    12月20日,船隊在四周環(huán)山的阿庫爾灣下錨。友好的當?shù)鼐用駥⒁恍S金飾物獻給了他們。一件嵌金的精繡棉布做為禮物送給了哥倫布,這是在東邊幾英里外的一個部落酋長特意送來的,因此哥倫布決定馬上回訪。途中,圣瑪麗號不幸觸礁。哥倫布從這位酋長那里得知在內(nèi)地有一個黃金十分豐富的叫錫瓦奧的地方。錫瓦奧又被哥倫布誤解為可能是日本國的誤讀,因此他更認為無盡的寶藏已終于在這個西班牙島上被發(fā)現(xiàn)了,也更相信西班牙島就是位于中國東邊海上的日本國。他們在岸上修了一個寨堡,木料來自于圣瑪麗亞號船的殘骸,命名為納維達德,西班牙語的意思就是“圣誕節(jié)”。作為在這新大陸上的第一次殖民活動,哥倫布留下40人開采伊斯帕尼奧拉的金礦。隨后,他們帶著從島上弄到的各種特產(chǎn),大量的黃金以及那6個印第安人作為這次發(fā)現(xiàn)的證物,于1493年1月4日起錨開始了返回西班牙的漫長航程。

    兩天后,哥倫布的尼娜號又和正貼岸向西航行的平塔號重新會合。兩只探險船無畏地駛向茫茫大西洋。兩星期后,伊斯帕尼奧拉的群山就再也看不到了。歸航的旅途也是驚險萬狀的,同樣經(jīng)歷了驚濤駭浪和狂猛的風暴,在亞速爾群島附近,兩艘船又被巨大的風浪所沖散。3月4日,歷盡坎坷的尼娜號終于到達了里斯本,3月15日,船又駛進了出發(fā)時的帕洛斯港。平塔號在幾個小時后也進了港口。經(jīng)過7個月零12天,這些疲倦的探險者終于又回來了。

    哥倫布一生中最愉悅的日子要算他回來后的幾個月,4月中旬他被召進宮,并且得到了將軍的封號,隆重的招待也大出哥倫布意料。哥倫布也因此成了風云一時的英雄。

    二次遠征

    急于想占有所發(fā)現(xiàn)的土地和財富的國王和皇后命令哥倫布馬上返航回伊斯帕尼奧拉。一支包括17艘船和1200船員的巨大船隊,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nèi)就組建完成了。這次殖民遠征在當?shù)貧W洲派出去的遠征中要算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哥倫布把自己的弟弟迪戈也帶上做他的助手。本次遠征的目的是要哥倫布在那里建一個永久殖民地,使當?shù)赝林藲w順,還要搞明白古巴是否真的是亞洲的一部分。

    這次遠航出發(fā)時與首次時不同,船隊是在喇叭伴奏下,堂皇地從良港加的斯出發(fā)的。而第一次是從沿河的一個小鎮(zhèn)出發(fā)的。其時正是1493年9月25日。為了找到印第安人提示的位于伊斯帕尼奧拉東南方的一些大島,船隊從加那利群島出發(fā)以后,航向定得比上次更靠南了一些。11月3日,正是禮拜天,禮拜天在西班牙語就是迪斯多米尼 (意為主日),由于在當天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風景秀美的海島,哥倫布就把多米尼加作為這個海島的名字。這個標志哥倫布在加勒比海巡航開端的海島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島的中部。

    在一個以哥倫布的旗艦命名的叫馬里加朗特島的海島上稍事停留以后,船隊又繼續(xù)向北駛進,不久就靠岸在草木茂盛的火山島瓜德羅普。在這里,船員們發(fā)現(xiàn)當?shù)氐募永詹既擞谐匀说牧曅,美味的菠蘿他們也是在這里首次嘗到的。

    在繼續(xù)向北的航行中,船隊又經(jīng)過了一系列海島——圣基茨、雷東達、安提瓜、蒙特塞拉特、尼維斯,這些海島的許多名字都是哥倫布起的。1493年11月13日,船隊停在圣克羅伊島,14日,第一次武裝沖突在他們與加勒布人之間發(fā)生了。船隊通過長長的維爾京群島,沿著波多黎各南岸行進。1493年11月22日,船隊通過了莫納海峽,他們前次登陸的地方——伊斯帕尼奧拉出現(xiàn)在眼前。

    11月28日,船隊到達達納維達德,他們發(fā)現(xiàn)寨堡已經(jīng)被燒毀,在這里留守的人也無影無蹤了。原來哥倫布派駐在這里開掘金礦的人沒有去采金卻到處掠奪、搶劫、霸占婦女,這惹怒了島上的土著人,把他們?nèi)繗⑺懒。于是哥倫布不敢在這里駐扎,而是率領船隊到東邊估計100英里外的伊薩貝拉,并且在那里又建立了一個新殖民地。而后他們對這個海島的內(nèi)陸進行了幾個月的考察,最后確認這里并不是日本國。4月底,哥倫布的弟弟留下來駐守,而哥倫布自己率3艘帆船到古巴南岸去勘察。在那里還是沒有找到黃金,于是他們決定于5月5日出發(fā)到熱帶海島牙買加去尋找。約1個星期之后,他們又失望地從牙買加回到了古巴。在這以后的1個月中,在哥倫布的帶領下,船隊謹慎地,緩緩穿過了布滿暗礁和小島的位于古巴南岸的彎曲狹長的海灣。

    在航行中,哥掄布做為一個航海家的高超技術顯露無遺。當時哥倫布只有一個羅盤,各種海圖,一副兩腳規(guī),一個直尺和一個計時的沙漏這些最基本的航海儀器。由于船一直在運動,所以他的一個星盤和四分儀也毫無用武之地。哥倫布只有用航位推測法來航行,這是一種當時有經(jīng)驗的航海家常采用的方法。他們每隔一段時間根據(jù)估計得來的船速、航向和航行的時間來估算船的大體位置。在那時只有簡陋儀器的情況下,這樣的結果是很不精確的。在16世紀海員是用一定距離打有一個結的繩子來計算船速的,每隔約半個小時計算一下節(jié)的數(shù)目,從而得知船速。把“節(jié)”做為航速的單位一直延用到現(xiàn)代?墒,在哥倫布那個時代,由于人們根本不知這種方法,所以計算航速有很大的誤差。由于計時沙漏也必須根據(jù)地區(qū)的變換而定期進行調(diào)整,或依據(jù)當?shù)卣绲奶柛叨冉沁M行調(diào)校。海員們常根據(jù)小北斗七星像時針一樣每一天繞北極星旋轉(zhuǎn)一周做為在夜間報時的方法。這種方法具體是把人體假設在北極星的中心,周圍的輻射線用來表示日期,這樣一個測星時鐘就形成了。例如 4月 15日,當時間是半夜的時候,會有一顆最亮的星星出現(xiàn)在頭頂。哥倫布就是采用的這種定時方法。海員本身的經(jīng)驗是掌握好航位推測法的重要因素。在經(jīng)驗方面,據(jù)當時的海員說,沒有人能在觀測海浪和天空的經(jīng)驗上比哥倫布強。他往往根據(jù)天上的星星和云就可以對未來的天氣進行預測。在第一次航行時發(fā)現(xiàn)的在當時尚沒被人們所知的遼闊的加勒比海面上的稀散分布的島嶼,哥倫布能很容易地在后來的航行中找到它們。這都是說明哥倫布是一個偉大航海天才的事實。

    由于哥倫布的計算錯誤,到1494年6月12日,船隊已經(jīng)沿古巴南岸行進了約650英里,所有的海員都說海島不可能有這么長,因此哥倫布又把古巴錯誤地看成是他們這次西行的目的地——亞洲的延伸部分。

    在1494年9月29日回到伊薩貝拉之前,哥倫布又考察和繪制了牙買加和伊斯帕尼奧拉南海岸的地圖;氐揭了_貝拉后,哥倫布發(fā)現(xiàn)在他們出海的5個月里,剛建立不久的新殖民地又是一片混亂。成幫結隊的西班牙人在島上來回游逛,不時地嚇唬當?shù)赝林,偷竊他們的黃金,抓人做苦役,因此一場公開的戰(zhàn)爭不久就爆發(fā)了,由于情勢所逼,哥倫布也不得不率軍隊參戰(zhàn),對土著人進行屠殺。從1492年開始的50年中,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幾十萬阿拉瓦克人幾乎遭到了滅絕。

    由于有人控告哥倫布管理不力,剛愎自用,一個西班牙檢察官于 1495年10月來視察了這個殖民地。1496年3月,哥倫布不得不離開伊薩貝拉回到西班牙替自己辯白。30個印第安人及250個感到失望的殖民者也隨著哥倫布的兩只小船回西班牙,因為船小人多,再加上一路上的饑餓,當 6月11日他們到達加的斯踏著艱難的步履走下舷梯時,這些面黃肌瘦的人都已幾乎成為骷髏了。

    三次探索

    兩年后,重振旗鼓的哥倫布才又一次出海到新世界探險。其時,由于國王和皇后有別的事纏身,所以以前對探險表示出的熱心在這次已蕩然無存了。探險隊帶著一批包括一些婦女和一批以勞役折罪的囚徒的移民乘著只有6艘船組成的船隊出洋了。雖然這次航行的主要目的只是給伊斯帕尼奧拉島輸送供應品和人員,哥倫布還是打算去發(fā)現(xiàn)新土地,上次已發(fā)現(xiàn)的諸海島更是他的目標。

    哥倫布的船隊于1498年5月3日開出,到達加那利群島后,只有3只船仍向伊斯帕尼奧拉開進,另外的船在哥倫布的帶領下改向西南方向朝佛得角開進,這是比歷次航行都更為偏南的方向。

    1498年7月31日,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陸地,3個底部相連的山峰奇跡般地出現(xiàn)了。哥倫布把這個海島叫做特立尼達,這是感恩于神圣的三位體。第二天,在海天相接的南邊,另一個海島模糊的影子又顯現(xiàn)了出來。其實哥倫布看到的陸地就是南美洲,那個只看到模糊側影的海島就是桑克塔島。

    在特立尼達和南美洲之間的帕里亞灣,也就是現(xiàn)在的委內(nèi)瑞拉,哥倫布進行了兩周的考察。在考察中,哥倫布發(fā)現(xiàn)居住在委內(nèi)瑞拉的印第安人佩帶著一串串珍珠和很大的金銅合金的飾物,而且個個都是棉紡織的能工巧匠。于是十分有利可圖的珍珠養(yǎng)殖業(yè)在之后不到1年的時間里就被開發(fā)起來了。

    由于擔心船上所帶的酒和食物會在高溫下變質(zhì),哥倫布決定于1498年8月15日回航到伊斯帕尼奧拉去。根據(jù)帕里亞灣里的水是淡水這一跡象,哥倫布推知?怂䦛u遠比一個海島大得多。派上岸去的一支考察隊還發(fā)現(xiàn)了4條大河,這實際是現(xiàn)代的奧里諾科河注入大洋的一些支流。想入非非的哥倫布竟把這里當成了伊甸園,而發(fā)現(xiàn)的河也成了天堂的4條河。在那個時代這也不足為怪,當時的許多學者都認為在亞洲東南的某個地方坐落著地上的天堂。

    1498年8月19日,哥倫布的船隊回到了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由他的另一個兄弟建立的首府圣多明各。到達時,這里的情況也是一團糟。哥倫布不得不應對那些不服從他的西班牙定居者和當?shù)赝林。他還把一些不愿聽從他的船員絞死,一些返回西班牙的定居者和船員在西班牙法院控告他和他的兄弟們治理總督區(qū)不當。另有一些西班牙人認為,伊斯帕尼奧拉島作為西班牙的一部分,不應由一個意大利人治理。很多人控訴說他像一個暴君一樣治理他的領地。那時的哥倫布無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已經(jīng)極度疲乏,還患有關節(jié)炎等疾病。1499年10月,他派出兩艘船回到西班牙,向?qū)m廷請求指定一位皇家專員協(xié)助他治理伊斯帕尼奧拉島。

    宮廷指定了弗朗西斯科·德·博瓦迪亞。然而他的權力范圍卻遠超出哥倫布的請求,博瓦迪亞在他的任期內(nèi)被授予全權。他一來到圣多明各,就聽取了當?shù)厝藢Ω鐐惒夹值艿谋г埂S辛诉@些證據(jù),哥倫布就在不允許辯護的情況下被戴上手銬和腳鐐,投入監(jiān)獄,等候返回西班牙,當時他53歲。

    1500年10月1日,哥倫布和他的兄弟們被押回西班牙加的斯。他們在監(jiān)獄里度過了六個星期之后,繁忙的國王費爾南多才將他們放出來。不久以后,國王和王后在格拉納達的阿爾漢布拉宮召見了他們,恢復了他們的自由、名譽和財富。并且在哥倫布的勸說下,同意了他的第四次航海計劃,不過哥倫布再也當不成西印度群島領地的總督了。尼古拉斯·奧萬多被任命為新總督。

    無功而返

    在幾個月后恢復了尊嚴的哥倫布已是一個50多歲的老人了,而且視力減退,身患關節(jié)炎,雖然這樣,1502年初,他又一次請求國王讓他去探險,得到國王的一口應承。

    1502年5月1日,一只由4艘輕快帆船組成的船隊在哥倫布率領下又從加的斯港出發(fā)了。這次哥倫布計劃從中國 (其實是古巴)南部海岸和他所發(fā)現(xiàn)的地上天堂 (其實是南美洲)中間穿過,目的地是印度,再從世界的另一邊回西班牙。

    6月29日,船隊在經(jīng)過馬提尼克島之后,臨時在圣多明各靠岸。而哥倫布把在前面阻路的地方看成是印度支那,在之后的幾個月中,哥倫布一直企圖闖過這一關。船隊頂著強勁的逆向風,迎著滔天的巨浪從洪都拉斯開始,依次經(jīng)過了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和現(xiàn)代的巴拿馬。12月6日,海面上刮起了持續(xù)一個月之久的大風暴,雷電交加,暴風雨傾盆而下。大海像瘋了一樣翻騰著,這是哥倫布有生以來從未經(jīng)歷過的最大風浪。船隊除了任憑自然擺布外,根本毫無辦法,船隊沒法前進,又找不到避風港,隨時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濕熱的天氣又助長了蛆蟲的生長,船上帶的糕餅中生的滿是蛆蟲,人們只有等到天黑連蛆一起吃下;有些人吃習慣了也就懶得剔除蛆蟲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挑食就很有可能被餓死,這是每個人都懂得的。

    即使在這種艱難的逆境中,哥倫布依舊保持著樂觀的情緒。為了找到一個能通過去到另一個大洋的海峽,他一個個海灣、一條條河流地探查,可是終未能如愿。也許是因為從巴拿馬附近的印第安人那里得知根本沒有水道或海峽連通兩大洋的緣故,哥倫布放棄了繼續(xù)尋找通路的探索,又開始尋找起黃金來了。

    可是船隊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開始是4月中旬,一只輕快帆船在沙洲上擱淺。接著,另一只船又被船蛆蛀漏,而且在如此的熱帶高溫下,另兩只船也都面臨著蟲蛀的危險。在這種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哥倫布命令把船靠在一個避風的海灘上,全體船員勉強度日,因為乘這樣的船想回到伊斯帕尼奧拉島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之后,哥倫布也曾派過兩個人劃獨木舟回圣多明各求援,可是他們卻是一去無音訊。哥倫布關節(jié)炎發(fā)作臥床不起,耐不住苦苦等待的船員約有一半起來鬧事,1504年1月初,他們沒經(jīng)哥倫布允許擅自離開,想回到伊斯帕尼奧拉島去?墒撬麄兊莫毮局塾衷踅(jīng)得起海上的大風浪,不久就又都被狂風吹回到牙買加。

    1504年6月29日,盼了1年多的船終于來到了這里,哥倫布和船員們回到了伊斯帕尼奧拉島。死里逃生的哥倫布帶著自己的兒子、弟弟和其他22名成員乘一只租來的船回到了西班牙。到達西班牙的日期是1504年11月。

    1506年5月20日,哥倫布與世長辭。直到死他還一直認為自己到過的地方就是亞洲。后來另一位探險家、意大利人亞美利加證實了哥倫布所到過的地方不是亞洲,而是一塊新大陸。這塊大陸也因此以亞美利加的名字而命名,稱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哥倫布最初發(fā)現(xiàn)的那個群島,被稱為西印度群島,用來區(qū)分東方的印度。而哥倫布西行到亞洲的目標也只有留給別人去完成了。

    歷史評價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事跡為人們所熟知。哥倫布的成就在航海界無人能及,但是人們對他的功過是非從來就褒貶不一。

    出色的航海家

    哥倫布很有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至今為止出色的航海家之一,而這一切都要從他的童年說起。哥倫布出生在意大利熱那亞一個紡織工匠家庭。他從小就在家中的紡織作坊中幫工。多年的勞作及動手實踐,培養(yǎng)了哥倫布細致、耐心的性格和極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位他以后出海及繪制海圖打下了必要的基礎。熱那亞是地中海北部重要和著名的港口,每天數(shù)以萬計的船只在這里停泊。港內(nèi)膚色不同、著裝各異的人們,異國的香料、熱帶木料的信箱、千奇百怪的海上見聞,以及海產(chǎn)品的腥臭,給幼小的哥倫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優(yōu)越的外部條件為哥倫布成為航海家埋下了伏筆。在此需要一提的是,由于父親經(jīng)商失敗,悲慘離世,使哥倫布對從商失去信心,這促使他將目光全部投到大海之上。當作為一個水手一旦成為可能的時候,哥倫布便離開了陸地,開始了他的海上生涯。青年哥倫布在熱那亞商船上當水手,曾到過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及冰島一帶。這期間,哥倫布積累了相當寶貴的航海經(jīng)驗。在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的航海教育之前,使這些興趣與經(jīng)驗支撐著未來的航海家。

    1476年,哥倫布在航海途中的激戰(zhàn)中落入水中,靠著一塊破碎的船板泅渡到葡萄牙,從此在這里學習航海知識。此時,聰慧與勤奮幫助了哥倫布。是的,在這里,他學會了葡文及拉丁文,并利用這些語言深入研究了航海所必不可少的宇宙學和數(shù)學,并且學會了繪制地圖和使用各種航海工具。更為重要的事,在航海強國葡萄牙,哥倫布在思想上為遠航做好了準備:他閱讀了《馬可·波羅游記》,對東方的富饒遐想無限,他產(chǎn)生了到東方去的想法;他接觸了學者托斯勘內(nèi)里,接受了“地圓學說”,堅定了從海上到達東方的信念。至此,遠航西去,就只欠“物質(zhì)”東風了。

    虔誠的基督徒

    哥倫布的遺囑中這樣寫道:“圣靈佑助,我獲得了并在后來徹底明白了一種思想……承萬能的主宰,我在1492年登上了印度大陸……”將死之時,哥倫布仍然不忘其“主”,其虔誠可見一斑。哥倫布遠航是懸掛十字軍的旗幟出航的,他以此來說明為上帝傳教是己任,對“主”是忠誠的。而哥倫布西渡的目的之一便是傳教,這既是“王命”,又是作為基督徒的他義不容辭的義務。事實上,西歐的基督徒們認為,不信仰上帝的異教徒應該以殺戮來消滅之,這就不難解釋哥倫布在到達美洲后屠殺印第安人的行為了。哥倫布用屠殺印第安人來表明對上帝的虔誠。

    時代的先驅(qū)

    哥倫布的發(fā)現(xiàn)成為美洲大陸開發(fā)和殖民的新紀元,是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點。15世紀歐洲人口急劇膨脹,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陸后,使歐洲人有了可以移民的場所,也有了可以使歐洲經(jīng)濟發(fā)生改觀的礦石和原材料。但同時,這一發(fā)現(xiàn)卻導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毀滅。新航路地開辟,進一步地推動了世界各地之間的文化交流。美洲的橡膠、玉米、煙葉、番薯、可可與馬鈴薯等物產(chǎn),都是通過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后傳遍世界各地的。而歐洲移民則把大麥、黑麥、燕麥、水稻等植物以及馬、牛、騾等牲畜帶入美洲并生根發(fā)芽,這大大豐富了東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此發(fā)現(xiàn)還致使西半球出現(xiàn)了一些與曾在該地區(qū)定居的各個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國家(美國等),對舊大陸的各個國家?guī)順O大的影響?梢哉f,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具有非正義基礎上的客觀進步性。

    但是要注意到,引起歐洲資本原始積累和價格革命的大量金銀,并非哥倫布一人帶回,而是他與其后諸多航海殖民者共同掠奪的結果,若將促使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的功績歸于哥倫布一人,太過牽強。

    哥倫布與其他偉大的探險家一樣,即使沒有哥倫布,他的發(fā)現(xiàn)同樣會被別人作出,這是歷史的必然。15世紀的歐洲,通商貿(mào)易四通八達,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此局面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和刺激探險活動。我們似乎可以斷言歐洲人遲早都會到達他們沒有去過的“新大陸”,且不會與哥倫布的發(fā)現(xiàn)相距很長時間。但如果不是哥倫布在1492年的探險中到達新大陸,而是此后的1510年由法國人或英國人來發(fā)現(xiàn),那么隨后的發(fā)展就會與今天的歷史截然不同。

    美洲之謎

    著名航海探險家克里斯多弗·哥倫布(Christophel Kolumbus)曾聲稱自己是“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的第一人,但事實上他可能并不是第一位登陸美洲的人。在哥倫布之前曾有許多人抵達到美洲大陸,甚至還在此定居下來。在哥倫布之前就有美洲土著居民在此生活數(shù)萬年,此外,還有一些證據(jù)可以顯示其他文明曾到達過美洲大陸,在美國和墨西哥境內(nèi)曾發(fā)現(xiàn)過古代希臘和羅馬錢幣和陶器;在墨西哥發(fā)現(xiàn)伊西斯和掌握陰府之神的雕像,在美國大峽谷里發(fā)現(xiàn)了古埃及的文物,這種遠古物品的歷史均早于哥倫布登陸美洲的時間。

    人物爭議

    時至今日,五個世紀過去了,人們不僅對于哥倫布“首先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提出了質(zhì)疑,而且對哥倫布本人也產(chǎn)生了眾多說辭。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前總理埃里克·威廉斯說:“現(xiàn)在每個小學生都知道,哥倫布并不是最先u2018發(fā)現(xiàn)u2019美洲的人!

    研究拉美歷史的專家喀爾蒂斯·維爾格斯和羅爾·德加禾在談到哥倫布其人時說:“我們不能確實知道他是什么時候出生的,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出生的,他的早年生活究竟如何,他的面貌怎樣,他能不能讀寫,他最初登陸美洲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死后葬在何處。”

    歷史學家!ぐ汀ね旭R斯在他的《拉丁美洲史》中說:“哥倫布其人是個謎……關于他的生平,很少能說的確切!

    歷史學家埃爾馬諾·內(nèi)克塔里奧·馬利亞是委內(nèi)瑞拉國家歷史研究院的一流學者,他認為:有兩個哥倫布,一個是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西班牙猶太人,出生地在西班牙的馬略爾卡島的赫諾瓦,只講西班牙語,不懂意大利語;另一個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意大利熱那亞人,在地中海從事商業(yè)航行。發(fā)現(xiàn)美洲的是西班牙的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而不是意大利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他們的出生地“赫諾瓦”與“熱那亞”的拼寫字母是一樣的,哥倫布的故事在流傳中,人們把兩個哥倫布搞混了。這也是在不同版本的介紹哥倫布的書中其肖像完全不同的原因。

    內(nèi)克塔里奧進一步指出:實際上,哪個哥倫布也沒有最先到達美洲,首先到達美洲的是一個叫阿隆索·桑切斯·德威爾瓦的西班牙人。桑切斯在1481年前后登上了美洲大陸,返航時因病來到家駐馬德伊拉斯群島的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家里,并病死在那里。生前把全部航行資料交給了他,10年后,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利用那些資料進行了那次著名的航行。

    顯然,不管是哪個哥倫布還是桑切絲登上的美洲大陸,都不是“首先發(fā)現(xiàn)”,在他們來之前這里不僅有幾千萬的居民,而且早在他們之前就已經(jīng)有歐洲人、非洲人和亞洲人登上過美洲的土地,只是他們不是為擴張勢力范圍和掠奪殖民地而來,而是為了躲避災禍、文化交流或商業(yè)貿(mào)易,是一種和平的交往或探險,這與哥倫布和后來的西方殖民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哥倫布怎樣發(fā)現(xiàn)新大陸?

    當哥倫布向葡國王室提出資助要求被拒絕后,他來到了西班牙。出于共同的對黃金的追求,哥倫布與西班牙王室達成了一致(簽訂《圣塔菲協(xié)定》),他擁有了自己的船隊、自己的船員,帶著主的庇佑和任務起航了。

    1492年8月3日,第一次西航開始了。途中,因長期漂流,不見陸地,水手幾乎暴動。但他執(zhí)著向西,于10月12日凌晨2點,在巴哈馬群島水域發(fā)現(xiàn)“陸地”。他將該島命名為“圣薩爾瓦多”。就這樣,新大陸被發(fā)現(xiàn)了。

    1493年3月4日,哥倫布回到里斯本,并于1493年4月底回到巴塞羅那,被授予重獎。至此,第一次航行勝利結束。

    隨后,哥倫布又于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分別進行了三次西航,不斷發(fā)現(xiàn)并“完善”這新大陸,新的時代到來了。

    與鄭和比

    有一句話十分到位:“西方及哥倫布之后,無數(shù)繼起之哥倫布;中國繼鄭和之后,再無鄭和。”因為哥倫布是去尋找財富,而鄭和只是個散財童子。

    鄭和與哥倫布是不可用航海家這個尺度去比較的。鄭和是皇帝派出的欽差大臣和特使,是政治家和外交家,派他率領船隊不是因為他懂航海技術是航海家,而是因為他“姿貌才智,內(nèi)侍中無與比者,察其氣色誠可任。遂令統(tǒng)督以往,所至畏服焉。”(《古今識鑒》)鄭和所經(jīng)航線基本上是一些成熟的航線,他的使命是邦交,如果他冒險去探索新航線是有違使命的。

    然而鄭和與哥倫布作為東西方兩種文化的代表,都遠航到異國他鄉(xiāng)?梢员容^的是:他們對待異國和異族的態(tài)度和行為,鄭和的船隊雖然威武雄壯,軍備精良,所到之處,皆可征服,但鄭和只是將皇帝的詔書和絲綢、金銀、瓷器等珍貴的手工藝品,奉送給各國國王,并拜祀其國的山川和廟宇,以示對各國領土和宗教之尊重。鄭和之舉,贏得了廣泛的友誼,使得東南亞各國的使節(jié)紛至沓來朝貢中國,來者中有一些是國王,如滿剌加國國王率妻子、陪臣五百多人來華。那時海上吹拂的是和平的季風,航行的是友誼的風帆?梢哉f那才是國與國、文化與文化間接觸時應有的境界和狀態(tài)。人類文明如果沿著這條道路發(fā)展,世界將是多美好。

    然而好景不長,沿著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庫克等開辟的航線,西方殖民者的航船帶來了戰(zhàn)爭、掠奪、殖民、移民,接下來是西方對全球的殖民、占領和瓜分。

    西方崇尚力,中國崇尚禮;西方講競爭征服,中國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追求規(guī)模數(shù)量,中國人講“過猶不及”;西方重視探求自然,目的是為了征服自然,而中國文化關注人倫,目的是為了構建和諧的社會。

    鄭和的境界和價值遠高于哥倫布,因為他不僅是航海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是中華文明的形象大使。

    TAGS:
    名人推薦
    • 弗朗索瓦二世
      弗朗索瓦二世(François II)(1544年1月19日—1560年12月5日)法國國王(1559年—1560年在位)。他是亨利二世與凱瑟琳·德·...
    • 珍妮佛·戴克
      珍妮佛·戴克,女,法國演員,因神奇手機擔任女主演名聲大振。
    • 徐淑敏
      徐淑敏(Suki Chui),模特、演員,1984年9月22日出生,2006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旅游大使獎。曾出演電視劇《仁心解碼》、《巾幗梟雄》和《鐵...
    • 陳敏之
      陳敏之,1979年1月17日生于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歌手。1994年以模特兒身份進入娛樂圈。2001年加入香港無線電視,成為旗下藝員。2002年拍攝第一部...
    • 塔列朗
      夏爾·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爾引(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1754年2月2日-1838年5月17日)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
    • Saffron Burrows
      薩伏龍·布倫斯( Saffron Burrows)女,演員。1973年1月1日岀生于英國倫敦。電影作品有危險的停車場、小飛俠等多部。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