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690年代-762年),法號無上真,字玄玄(一說“元元”),號“持盈”,唐朝公主,唐睿宗和竇德妃之女,唐玄宗、金仙公主同母妹。公主年幼時,母親竇德妃即遇害(693年)。初封崇昌縣主,景云元年(710年),父親睿宗復(fù)位。獲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五月辛丑,由昌隆公主改封玉真公主。后入道,改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天寶年間又賜號“持盈”。唐肅宗元年(762年),公主逝世,唐肅宗元年建巳月十二日(即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四月)葬萬年縣寧安里鳳棲原。

    人物簡介

    唐玄宗有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兩個公主都在很年輕的時候,自愿做了女道士。

    說起唐朝女道士,讀過雜史野史的都知道,在民間,其另一個名稱就是高級娼妓,比較有名的如魚玄機(jī)。當(dāng)然,“娼妓”的說法過于簡單化了。唐朝女權(quán)思想走強(qiáng),一部分女孩不愿意嫁人,寧愿單身,過更為自由更多選擇的愛情生活!芭朗俊本褪潜容^體面的身份掩飾!芭朗俊笨梢宰杂傻亟哟锌停鹑缟除埖呐魅。還有一些女孩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躲一年半載的,再重新配人。

    皇家的女孩,有些不同,她們是有特殊身世的人。

    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是武則天的孫女。她的童年,是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度過的。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沒了母親。那時候,武則天對自己立的太子,從來都不信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兒子踢下臺。武則天的婢女團(tuán)兒,接受收買,誣陷太子的劉皇后和德妃,說她們經(jīng)常半夜三更在屋子里做咒蠱,詛咒武則天,武則天就派人將太子的后妃殺死在后宮,然后拋尸。那時候,玉真公主只有二三歲左右。唐玄宗當(dāng)皇帝后,多次探尋他們兄妹三人的親生母親——德妃的葬身之處,都沒有結(jié)果。

    金仙和玉真兩姐妹成長的時候,恰好是宮廷斗爭最錯綜最血腥的時候,最積極參政最飛揚(yáng)跋扈的公主,恰好下場最慘。可以想見,這些她們都耳聞目睹。姐妹倆又沒了母親的庇護(hù),在宮里更是處處留心,盡量遠(yuǎn)離這些復(fù)雜的人事。她們姐妹倆,在年幼時——可能十一二歲,就開始慕仙學(xué)道,向往靜修的生活。玉真公主,很像《紅樓夢》里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她說:“請入數(shù)百家之產(chǎn),延十年之命”,就是說寧肯放棄一部分公主的待遇,只求延命。浮華生活是短暫難保的,還不如多活幾年——甚至長生不死——那時很多學(xué)道的人,相信這一點(diǎn)。

    玉真公主

    相關(guān)詩詞

    別館苦雨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諢熋杂晟,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dú)酌聊自勉,誰貴經(jīng)綸才。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

    這首《玉真仙人詞》是唐朝第一大詩人--李白所作。這是在開元十七年時,李白和玉真公主見面時寫下的。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怎么說也是修道之人。和道家方面的人頗有些來往。于是經(jīng)人推薦,李白得以和玉真公主相會。太白寫詩豪放不羈,雖然在公主面前,也不失飄逸狂放的本色。什么”鳴天鼓“、“騰雙龍”、“弄電行云”之類的,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一般地浪漫,比起王維那篇拘謹(jǐn)呆板的詩來要好得多。太白本性就是個飛揚(yáng)跳脫、風(fēng)流多情的人物!度圃姟分杏欣畎走@樣一首詩,題為:“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nèi),嘗驅(qū)牛經(jīng)堂下。令妻怒,將加詰責(zé)。白亟以詩謝云:素面倚欄鉤,嬌聲出外頭。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我們看,當(dāng)時的小李白,就敢和縣令夫人調(diào)笑。從詩中看,李白牽了牛跑到縣令的后堂臥室中攪鬧,縣令夫人大概連衣服也沒穿好,就在帳后露出半彎玉臂,探出頭來斥責(zé)李白,小李白不但不怕,還嘻皮笑臉地吟了這樣一首詩,詩中也充滿調(diào)笑之意,自稱為“牛郎”,把縣令夫人比喻成織女。由此可見,太白生來就是個風(fēng)流種子。

    所以嘛,當(dāng)太白遇上玉真公主后,是像花朵遇上雨水,還是像風(fēng)箏遇上風(fēng),我們也很難說得清。不過太白和玉真肯定會有一些故事的?墒翘讈淼臅r機(jī)卻也太不巧了,我們在王維那篇中說過,開元十七年時,王維正好也回到了長安,此時的王維和玉真公主可能正親親熱熱,甜甜蜜蜜哪。這里也可以解釋一下這樣一個問題。有不少人疑惑,為什么李白和王維雖為同時代的兩大詩人,但他們彼此的詩作中居然誰也沒有提過誰,似乎不在一個時代似的。按說他們都和孟浩然關(guān)系不錯,但為什么他們之間就沒有什么來往?其實答案正在這里,王維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這種關(guān)系,他們當(dāng)然都不愿意答理對方。

    說來玉真公主一開始對李白并不是太好,她曾把李白晾在“玉真公主別館”里好多天,一直不管不問。玉真公主的住處有好多,像什么玉真觀、安國觀、山居、別館之類的。所以她幾個月不來這里也很稀松平常。李白因此寫了兩首詩,發(fā)了一會牢騷后悵然而去:

    相關(guān)信息

    但是玉真公主對李白并未完全忘情。天寶年間,在玉真公主的推薦下,玄宗宣李白入京,封他為翰林學(xué)士,并曾有“御手調(diào)羹,龍巾拭吐”之寵。但李白毛病不少,一是太狂妄,二是好喝酒。整天醉得昏天黑地--”天子呼來不上船”,天子都叫不醒,公主恐怕也叫不動他。李白和同僚間的關(guān)系也十分差,他看別人不順眼,別人看他更不順眼,另外又得罪了高力士等人,于是天寶三年,唐玄宗只好將他“賜金放還”。但此時玉真公主并不同意,于是玉真公主賭氣對玄宗說:“那將我的公主名號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財賦,也都去掉!毙陂_始不答應(yīng),但玉真公主還是堅決散去了財產(chǎn),辭掉公主的名號,并離開京城,遠(yuǎn)去安徽宣城修道。這時候玄宗有了楊貴妃在側(cè),不是說凡事都依著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了。所以雖然知道公主是在賭氣,也沒有再順著她的意思,聽任她去除名號,散財修道。

    李白終其一生,都對玉真公主充滿愛慕之情。李白有一首廣為流傳的詩,叫做:“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比绻涣私膺@首詩的背景,還以為太白真對著座山發(fā)愣哪。其實玉真公主后來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煉,所以李白對著敬亭山,終日心馳神往,要知道太白之意不在山,在乎玉真公主也。太白又曾有詩道:“?湓圃潞,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葉,三江游未還。相思不可見,嘆息損朱顏”。這其中的相思之情,不可謂不深。太白和玉真公主的情緣,可謂不淺。然而太白之性情太過狂放,似乎也不是可以終身相托的人。同樣,玉真公主既然出家做女道士,想必也是個不喜歡受拘束的人。

    所以太白和玉真公主正像一首歌中唱得那樣:“緣分,緣分,就怕有緣沒有份”。不過人們經(jīng)常說,越是沒有得到的就越美好,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所謂:“娶了紅玫瑰,就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就成了衣服上的一顆飯粒子”。也許就像太白和玉真公主這樣,在歲月深淵,望明月遠(yuǎn)遠(yuǎn),挺好。

    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時年七十多歲,葬于敬亭山。李白也于同一年死于敬亭山下的當(dāng)涂縣。

    李白與玉真公主,一場子虛烏有的戀情

    很多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就像是個長舌婦,總有些微風(fēng)起于青萍之末,總有些倒下的梧桐樹需要說長道短。在網(wǎng)上游蕩,發(fā)現(xiàn)李白與玉真公主的緋聞?wù)缁鹑绮枞缈Х,被各類寫手炒作。至于李白的老婆“趙香爐”和女兒“紫煙”,早已經(jīng)是昨日或者明天的黃花了。

    緋聞的大意是:大詩人李白跟美麗的玉真公主(唐睿宗的女兒,唐玄宗的妹妹)先是一見鐘情,然后一輩子藕斷絲連。玉真公主向哥哥唐玄宗推薦了李白,使李白有機(jī)會進(jìn)入宮廷,但玄宗最終沒有重用李白,玉真因此跟皇帝哥哥鬧翻,連財產(chǎn)和公主的身份都放棄了。玉真晚年為了李白而隱居在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所以李白多次往來宣城,而且寫下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緋聞還說,另外一個大詩人王維其實跟玉真公主也很曖昧,經(jīng)常跟李白爭風(fēng)吃醋。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一個名人,一個名詩人,如果沒有點(diǎn)緋聞,沒有點(diǎn)艷遇,似乎總是美中不足。雖然李謫仙生前喜歡女人,老婆有四個,留過情的妓女N個,但似乎都不夠麻辣,不夠火爆,不夠纏綿,不夠飄逸。當(dāng)然了,更不能拉動內(nèi)需,刺激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所以在死了1300年后,李白被搖身一變成為陳X希式的人物,又是楊貴妃又是玉真公主,搞了一大串。只可憐那雄才大略的唐玄宗,竟然成了謝X鋒式的人物,太太和妹妹都被人上了,真是比竇娥還冤枉!

    緋聞的源頭

    在網(wǎng)上搜索了兩天,終于找到了緋聞的源頭。原來在宣城敬亭山下,地方政府給玉真公主修了塑像,還建了墳、立了碑,碑文如下:

    玉真公主(?~七六二年),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降世之初,母竇氏被執(zhí)掌皇權(quán)的祖母武則天害死,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撫養(yǎng)。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響,豆蔻年華便入道為女冠,號持盈法師,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封崇昌縣主食租賦。入道后廣游天下名山,好結(jié)有識之士,尤垂青才華橫溢的平民道友李白,力薦李白供奉翰林為圣上潛草詔誥。李白傲視權(quán)貴遭讒言而賜金還山,公主郁郁寡歡,憤然上書去公主稱號。安史之亂后追尋李白隱居敬亭山。后香消玉殞魂寄斯山,百姓將其安息之地稱為皇姑墳,世代祭拜。李白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苯栀澝谰赐ど降耐瑫r,蘊(yùn)含著對玉真公主的深深懷念之情。

    公元二零零一年九月十日

    許錫照撰文聶華軍書程家仁刻

    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管理處立

    我不知道寫碑文的許某人是何方神圣,有沒有研究過歷史。如果沒有,只能說明他無知;如果研究過,還寫出這樣的東西,就太不地道了。因為他涉嫌在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多次強(qiáng)奸歷史,故意張冠李戴。

    不信,且聽我道來。

    玉真公主是誰

    前文說了,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親妹妹。在這里,我還要強(qiáng)調(diào)一點(diǎn),她不僅僅跟玄宗是一個爹,還是一個媽,這在當(dāng)年皇子妻妾成群的年代,可是不太容易的。

    而且他們共同的母親,就是唐睿宗的正妻竇氏,很早就被惡婆婆武則天干掉了。兄妹從小相依為命,感情很深。所以,在唐睿宗和唐玄宗兩朝,玉真公主地位十分顯赫,經(jīng)常向爸爸和哥哥推薦干部。當(dāng)然了,她的最大樂趣是幫助爸爸、哥哥搞統(tǒng)戰(zhàn)事業(yè),跟文化界和宗教界關(guān)系密切,王維和李白都是她推薦上去的。此外,張說、高適、儲光羲都跟她關(guān)系密切。以致千年之后,有人猜測在開元天寶年間,長安城中有一個以玉真公主為核心的文藝沙龍。

    所以有人認(rèn)為,玉真公主在唐代公主的影響力中,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大概能排到第三的位置。

    玉真公主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女道士。唐代,道教有特殊的地位。唐王室出身并不高貴,而且跟北方少數(shù)民族血脈相連。李淵最多有一半漢人血統(tǒng),到了李世民,最多四分之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那年頭,血統(tǒng)出身很重要,為了鞏固統(tǒng)治,唐皇室說自己是老子的后代。郡望在隴西成紀(jì),也就是說,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后代,然后傳到后來的西涼國開國皇帝李藁,他們是這一世系的。所以道教是李家的宗教,是國教。當(dāng)然了,李淵和李世民的這些說法是偽造的,是為了欺騙人民群眾。李白在敘述自己祖先的時候,編的內(nèi)容跟唐王室很像,也是從李廣到李藁,然后到他李白,不過跟李唐一樣,八成是偽造的。

    正是由于玉真很得寵,也有她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很有效(團(tuán)結(jié)了李白王維高適等文人,也團(tuán)結(jié)了道教頭面人物司馬承楨元丹丘等等),所以無論是睿宗還是玄宗,都舍得在她身上花錢,為她在長安、洛陽、終南山、王屋山等地大修道觀,說是道觀,其實就是高級別墅。

    情人關(guān)系

    關(guān)于李白和玉真相識的時間,有三個說法,第一種是說,玉真公主早年曾經(jīng)到四川的青城山修道,那時認(rèn)識了沒有出川,但開始在四川閑逛的李白。第二種說法是,李白在開元十九年前后從安陸第一次到長安前后。第三種則認(rèn)為,李白跟玉真公主見面,應(yīng)該在天寶元年,他被玄宗召到長安的時候。

    據(jù)學(xué)者丁放和袁行霈的考證,玉真公主生于周武則天如意元年(692),卒于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享年71歲。而據(jù)李白研究專家,諸如安旗、郁賢皓等考證,李白的生卒年月,分別是701年和762年。而這些考證,基本上是定論。

    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玉真公主其實比李白大9歲。李白出川的具體年份,專家還在爭論,但是大概在25歲左右,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如果玉真和李白在四川相識,那么,女方當(dāng)在30歲左右,男方在20歲左右。那時,公主可能還沒有衰老,但是詩人恐怕比較青澀,沒有什么名氣。關(guān)鍵的問題是,如果那時他們就勾搭成奸的話,李白完全沒有必要到湖北看司馬相如說的大澤,到安陸給人家當(dāng)?shù)共彘T的女婿,從而酒隱安陸、蹉跎十年,并在一些廳局級地方官員門口做奴顏婢膝狀。他完全可以跟著玉真公主直接回到長安,先當(dāng)面手,然后出來搞頂官帽戴戴。至少考上個進(jìn)士,沒有任何問題。而事實上,李白從來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原因嘛,研究者基本上都認(rèn)為,他要么沒有正式的大唐戶口(他爸爸李客是從西域流竄回來的,身份不明,種族不明的人),要么有戶口也是商人戶口,是不能參加考試的。那么我們要問了,玉真公主的情人,改改戶口應(yīng)該不是難事吧。

    所以四川事情李白就認(rèn)識玉真,并過從甚密,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看第二個時間點(diǎn),開元19年前后,那時李白31歲左右,玉真公主40歲的樣子。李白在安陸得罪當(dāng)?shù)毓賳T,寫信請求理解,并要求裴某人推薦。但是人家沒有理他。當(dāng)時關(guān)于李白的謠言四起,是什么不知道,反正讓他很尷尬。于是他告別了太太,跑到長安尋找前途。

    這次有確切的證據(jù)表明,李白曾經(jīng)在玉真公主的別館(郊外別墅)住過,當(dāng)時大雨滂沱,連日不開。李白住得很無聊,對前途也有點(diǎn)悲觀,寫了詩給“衛(wèi)尉張卿”。從詩本身來看,這個張先生應(yīng)該男主人。以前大家一直以為衛(wèi)尉張卿是唐玄宗的女婿張洎,或者說是玉真公主的外甥女婿張洎,不過張洎呆在妻子姑姑的別墅里接待李白,比較不靠譜。后來郁賢皓教授考證出來,這玉真公主原來是結(jié)過婚的,而且丈夫就姓張。因為后來考古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墓志,里面提到玉真公主的二兒子。所以,玉真不僅僅結(jié)過婚,而且至少有兩個兒子。李白第一次到長安,雖然住在玉真公主別館,但是沒有直接證據(jù)顯示他見到了玉真公主,反而很有可能,他只見到了玉真的丈夫,跟他一起在苦雨中住郊外別墅里多日。

    如果開元19年,31歲的李白,跟40歲的玉真見過面,有了感情,那么玉真還用等到10年之后再推薦他嗎?而李白,還會在苦雨中,在別墅里悶悶不樂嗎。我們只能認(rèn)為,有人向玉真推薦了李白,李白也去見她了,但是她很可能跟道教里的驢友們一起搞自駕游去了!爸辉诖松街,云深不知處”。那時沒有BP機(jī),沒有移動電話,恐怕連男主人張先生,也幫不了他的忙。所以31歲的李白,壓根就沒有見到40歲的玉真公主。

    可兩個人畢竟是有點(diǎn)緣分的。十年之后,李白和玉真公主終于見面了,那是天寶元年,他們一個42歲,一個51歲。當(dāng)時李白最好的朋友元丹丘,在道教圈子里名聲日大,被玉真請去長安,大概是進(jìn)了玉真的統(tǒng)《戰(zhàn)》部、宗《教》局,成為大紅人。李白聽說老朋友要飛黃騰達(dá)了,立馬從東魯趕到河南,大概是嵩山吧,見了他的哥們老元,說兄弟呀,茍富貴無相忘。元當(dāng)然不含糊,到了長安就把事情辦了。玄宗的詔書從長安發(fā)到暇丘城,剛剛從泰山上下來的大詩人仰天大笑,然后就出門了。沒錯,他的時間到了。

    42歲的李白,有沒有跟51歲的玉真公主搞黃昏戀,我搞不清楚,因為史料上看不出痕跡,歷史上也沒有傳聞。不過從玉真公主跟哥哥的關(guān)系看,她的情人兼當(dāng)時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白這時候已經(jīng)很有名氣),即便當(dāng)不了玄宗的政治秘書或者辦公廳主任,給個地位崇高、待遇豐厚的閑職還是可能的,但是玄宗沒有給,而是出了點(diǎn)錢把他打法了。從這點(diǎn)看,李白應(yīng)該跟玉真沒有特別深厚的交情。

    行文至此,我還想告訴熱切盼望李白跟玉真搞出點(diǎn)名堂的網(wǎng)友,玉真公主應(yīng)該不是什么美女,而且很可能性格不好,反正算不上可愛的女人。據(jù)《新唐書·張果傳》等文獻(xiàn)記載,唐玄宗曾經(jīng)想將自己這個妹妹嫁給張果,結(jié)果張先生堅決不干,并且因此離開了京城。張果何許人?張果老也,傳說中的八仙呀!不過當(dāng)年,他就是個名道士而已。至少在他眼里,玉真公主做自己的太太,是件比較可怕的事情。

    不過史料沒有說,那時的玉真,是未婚少女,還是帶著兩個孩子的寡婦(或者是離婚婦女)。反正不管怎么算,張果老拒絕的玉真,肯定還沒有51歲呢。而李白第一次見到的玉真,可不折不扣的過了知天命之年了。這樣的愛情,即便有了,又有多浪漫呢。

    王屋山

    我還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玉真公主壓根就沒有到過江南的敬亭山。但我能肯定,玉真的晚年是河南的王屋山度過的,而且在那里去世。而她在天寶3年李白離開長安前后上書玄宗,要求廢除公主稱號,獻(xiàn)出自己的財產(chǎn),其實跟李白沒有任何關(guān)系,相反跟王屋山關(guān)系密切。

    中國人估計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知道王屋山了。偶爾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學(xué)老三篇的結(jié)果。可在唐朝,王屋山可是NB極了的圣山,其地位可以跟泰山、嵩山比一比。王屋山NB,最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它是道教名山,唐朝的很多大道士,比如玉真公主的師父司馬承楨等都跟這座山有密切的關(guān)系(司馬承楨曾經(jīng)說,王屋山是天下第一洞天),道教是唐朝的國教,所以它當(dāng)然顯赫;第二,王屋山位置很好,它位于河南濟(jì)源,南面隔著黃河是大唐的第二首都洛陽,西面隔著黃河是大唐的第一首都長安,北面不太遠(yuǎn)就是大唐的第三首都太原(那是李家的龍興之地)。一座山,僅僅神圣還夠,僅僅有名也不夠,還要有好的位置,方便有錢有權(quán)的人光臨。唐朝數(shù)得著的大城也就5個,除了成都和揚(yáng)州,都在王屋山周圍,所以這座山當(dāng)時的人氣極盛。

    玉真公主一生中,有兩次成為全國輿論關(guān)注的焦點(diǎn),確切地說,成為輿論攻擊的焦點(diǎn)。原因很簡單,國家當(dāng)時花大價錢為她營造道觀,納稅人們因此議論紛紛。第一次是712年前后,也就是李白先生12歲左右的時候,唐睿宗(玉真的爸爸),為兩個心愛的女兒(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出家而在長安和終南山,可能還有洛陽等地建立道觀,那銀子花的跟水一樣,嘩嘩的。當(dāng)時朝野上下議論紛紛,朝臣紛紛上述,要求停建。但工程確日趕夜趕,等宣布停工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基本建成了。那次,僅給玉真公主就至少建了三座道觀和一座別館,還占用了當(dāng)年顯赫一時的太平公主的舊宅。

    第二次是在天寶初年,那時玉真公主年過五十,開始計劃自己的晚年生活,她看重了王屋山。于是,唐選宗又出錢給她在王屋山大興土木,這次的核心建筑叫靈都宮(觀),這里后來玉真公主的終老之地。對此,《明一統(tǒng)志》卷二十八有明確記載:“靈都宮,在濟(jì)源縣西三十里尚書谷,唐玉真公主升仙處。天寶間建,元至元間重修,有碑!倍鴿(jì)源的地方史志也記載:玉真公主晚年在王屋玉陽山靈都觀,以“柴門栝亭,竹徑茅室”為依托,出家修真又18年,于寶應(yīng)元年(762年)在仙姑頂白日飛升,葬于平陽洞府前。

    這第二大規(guī)模為玉真公主營造宮觀,肯定又引起了朝野的議論。所以,為了平息當(dāng)時的輿論,玉真公主提出放棄公主稱號,捐贈自己的世俗財產(chǎn)給國家,以平息議論,為自己安度晚年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新唐書·諸帝公主》這樣記載這段歷史:“玉真公主天寶三載上言曰:u2018先帝許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賦,誠愿去公主號,罷邑司,歸之王府。u2019玄宗不許。又言:u2018妾,高宗之孫,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為賤,何必名系主號、資湯沐,然后為貴?請入數(shù)百家之產(chǎn),延十年之命。u2019帝知至意,乃許之。

    可見玉真公主放棄公主名號和財產(chǎn),跟李白沒有任何關(guān)系,反而跟她準(zhǔn)備隱居王屋山息息相關(guān)。而且玉真公主晚年根本沒有去過敬亭山,更沒有在那里隱居修道終老。

    相看兩不厭

    李白一生至少七次光臨宣城和城外的敬亭山,而且他還寫下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名句。李白為什么這么喜歡宣城,喜歡敬亭山?緋聞制造者們說了,因為他的情人玉真公主在這里。

    我們前文已經(jīng)用足夠的證據(jù)來證明,李白跟玉真公主根本沒有戀情,玉真公主也根本沒有在敬亭山隱居。那么,李白為什么這樣喜歡敬亭山?

    這就要回到常識了。因為幾乎每個有點(diǎn)古典文學(xué)知識的人都知道,李白最崇拜的前輩詩人是謝朓。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詩人,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謝朓在宣城,特別是敬亭山留下了大量詩文,也留下了很多遺跡。

    今天,我們從大文學(xué)史的角度看,謝朓只能算中國歷史上二流詩人,但是沒有辦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李白一輩子,在詩人里就喜歡他,也最崇拜他。他僅僅在宣城謝朓樓上,就留下多篇名作,這里我們隨便列舉兩首: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至于李白直接寫詩懷念謝朓的就更多了,比如: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fēng)颯颯吹飛雨。謝朓已沒青山空,后來繼之有殷公。

    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

    宅近青山同謝朓,門垂碧柳似陶潛。

    至于宣城的地方官,也因此跟他混的很熟,比如宇文太守,趙悅太守,李昭長史,連民間的釀酒師,都成為李白的哥們。宣城和敬亭山,就這樣因為一個男人,使李白如醉如癡。

    出宮做道士

    金仙公主二十三歲左右,玉真公主二十歲左右,姐妹倆一起向父親唐睿宗提出要出宮做女道士。古代女子是很難挺到這個歲數(shù)還不出嫁的,所以有人推測,她們都曾嫁過人,但并不愿意過婚姻生活,等到父親唐睿宗一當(dāng)政,她們就立刻提出離婚,過她們幼時就愿意過的生活。

    皇帝當(dāng)然不會輕易同意,主要是怕委屈了兩位公主。但公主很堅決,她們提出為“母親祈!钡睦碛伞_@大概使皇帝想起了她們橫遭不測的可憐的母親,的確是孤魂野鬼,需要超度。另外,他對兩位公主從小學(xué)道的習(xí)性,應(yīng)該是很了解的。

    修道觀

    那年春天,正是播種的新綠時節(jié),在長安城附近,有兩項大工程動工了。每天都有上萬的農(nóng)民,被迫放下農(nóng)事,前去造觀。這兩座公主道觀的模樣史無記載,但肯定非常壯麗!杜f唐書》上,一些大臣難免跑到皇帝那里表達(dá)不滿,說:“陛下愛兩女,而造兩觀,燒瓦運(yùn)木,載土填沙。道路流言,皆云用錢百萬!贝蟪颊J(rèn)為學(xué)道應(yīng)該淡泊,就像老莊那樣,不應(yīng)該動用這么多財務(wù)和人工;实郾砻嫔辖邮芤庖,但并沒有停止造觀的進(jìn)度和削減費(fèi)用。

    經(jīng)過一年多的修建,兩位公主住進(jìn)了“璇臺玉榭,寶象珍龕”的華麗道觀。同時入住的另有不少皇家樂團(tuán)的退休歌舞女郎,還有一些退休宮女。道觀儼然是一座女子宮殿。還模擬蓬萊、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修建了人工山水景致。公主的服侍用度,依然按照皇家待遇——甚至更高,是按照仙女的標(biāo)準(zhǔn)。唐詩上有“知有持盈玉葉冠,剪云裁月照人寒”的句子,持盈就是玉真公主的名字,她有一頂玉葉冠,是無價珍寶,“時人莫計其價”。每到清風(fēng)朗月之夜,道觀里都傳出笙磬的清音,歌舞女郎在人工山水里,上演著仙游的人間戲劇。兩位公主的生活,比出嫁的其他公主要自在逍遙很多,儼然是單身女公爵。

    姐姐金仙公主推薦的方士,在朝廷惹了一些麻煩。她自己死得早,感情生活不祥。唐玄宗執(zhí)政的時候,對妹妹玉真公主更加寵愛。玉真公主經(jīng)常云游,她在王屋等山,擁有多處道觀,在長安洛陽等大城市,還有別館、山莊、舊居等等。在公主周圍,方士和文人時常出沒。很難讓人相信,這么一位年輕入道,行動自由的公主,是沒有感情生活的。

    《太平廣記》上記錄唐玄宗曾經(jīng)向張果提親,要把公主嫁給他。這個張果,身份甚是奇怪:他是仙人,就是八仙中的張果老。但是他不老,還相當(dāng)年輕,自稱出生在堯帝時代。當(dāng)然,如果真有張果老,他得道成仙,從遠(yuǎn)古活到唐朝是理所當(dāng)然的。唐玄宗說:“張果啊,我們家公主,從小就特別仰慕你。你終于顯形了,我們真是有眼福啊,F(xiàn)在我鄭重宣布:把公主嫁給你!”

    張果說:“我考慮一下。”然后他就消失了——不是神話中的隱身,是逃得不見影了。

    這事如果是真的?峙轮挥幸粋可能:這個張果,是個年輕方士。說得難聽一點(diǎn),很可能是個騙子。他經(jīng)常在皇帝和公主身邊出入,搞怪做法:比如自己打落牙齒,敷上自帶的粉紅色藥膏,過一會兒牙又長出來了,很像賣假藥者的魔術(shù)。他和公主的關(guān)系非常親密,不然做為女方家長的唐玄宗,也不會那么積極地去提親。這個蹊蹺的年輕張果老逃掉之后,也沒有人追究,對于跟“仙人”做親家,皇家這邊本來就信心不足。

    不久,在玉真公主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另一個人——李白。李白結(jié)婚不久,就到長安謀求仕途,期間曾經(jīng)住在玉真公主的小別墅里。如果唐朝的小報發(fā)達(dá)的話,這事可以上頭條了:“浪漫大詩人和金枝玉葉爆婚外情”“皇家女道士和大詩人在京城同居”,或者還有后續(xù)報道:“李白怒斥狗仔隊,稱與公主只是普通u2018道u2019友”“公主稱自己正在外地仙游,李白入住別墅之事,只是收容普通香客”……當(dāng)然,李白當(dāng)時的名氣和后世不能比,即使唐朝有小報,也不會渲染這樁事情。而且,李白比玉真公主小十歲左右。

    不過,假如探詢一下李白的行跡,而且按八卦雜志的作風(fēng)別有用心地羅列,再捕風(fēng)捉影地敘述,李白和玉真公主的交往,很有些緋聞可以挖掘,而且都非常勁爆哦:

    這位據(jù)說是古西涼國國王的后裔,來自中亞細(xì)亞的富商的公子,顯然相貌和中原人有很大不同,很有可能帶有混血男子的特質(zhì)。他不只有驚人的酒量,而且談吐豪爽迷人,聽他說話,仿佛看見春花在他的齒牙間綻放,叫做“粲花”。凡見過他的,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會被他迷倒。他自稱“太白金星”投胎轉(zhuǎn)世,有點(diǎn)迷信的古代人,總有七八分相信。

    與李白

    李白娶了退休宰相的女兒之后,就進(jìn)入了名媛的社交圈子。第一任妻子死后,他又娶了另一位退休宰相的女兒。李白通過妻子,結(jié)識了很多貴族婦女,也認(rèn)識當(dāng)朝宰相李林甫的女兒李騰空。順便說一句,李林甫的家風(fēng)開放得不得了,六個女兒,都活潑風(fēng)流。他家客廳,專門為女兒們開了窺視窗,只要有單身男客來,女孩們就躲在后面評頭論足,給自己挑情人。李騰空后來也做了女道士。

    李白在仕途上,完全走的是外戚路線。非世襲貴族出身的青年,只能像《紅與黑》中的于連一樣,在名媛和貴婦那里找門路。李白為這些名媛,寫了一些贊美詩。沒有什么意思,李白在贊美女性方面,辭藻單調(diào)。無非是“紅顏”“素手”,然后云呀花呀形容一番?床怀鲇惺裁凑\意。

    李白三十歲以后的人生,跟玉真公主都有若隱若現(xiàn)的聯(lián)系。第一次“入住玉真公主小別墅”,李白遇到一位張駙馬,本指望這位駙馬到皇帝那里說好話,誰知,駙馬跑去皇宮,不知說了些什么,皇帝反而不理李白了。李白悻悻地回了老家。但他和玉真公主一直有交往。玉真公主喜歡往名山訪道求仙,煉丹磕藥。李白恰好在少年時也喜歡這個。玉真公主去過的名山,從李白詩里看出,他大都去過的。十二年后,李白終于通過玉真公主的力薦,被唐玄宗召進(jìn)宮中。這位大詩人喜得“仰天大笑出門去”,自信“我輩豈是蓬蒿人!

    起初,唐玄宗對玉真公主的這位密友,非常客氣,甚至親自拿調(diào)羹給他夾菜。后來宰相李林甫進(jìn)讒言,李白不久就被“賜金放還”——看樣子皇上永遠(yuǎn)也不想用他了。李白在朝廷并不是高官,僅僅奉命寫點(diǎn)贊美詩而已。李林甫為什么要狠狠地中傷李白,很費(fèi)猜測,據(jù)說是看不慣李白的“狂狷”,“狂狷”是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風(fēng)問題,僅僅是因為他愛喝酒,還是有更多原因,不得而知。三流電視劇的編劇,肯定要把李白和楊貴妃扯在一起。若是如此,李白的結(jié)局就是當(dāng)庭杖殺,而不是賜金放還了。其實公主推薦的人,名聲都不太好,一般人覺得他們是“吃軟飯”的,重用不得,給點(diǎn)錢打發(fā)掉算了。

    總之李白徹底喪失了做官的熱情和希望,專心地把自己培養(yǎng)成神仙了。

    敬亭山修煉

    玉真公主晚年在安徽敬亭山修煉,李白也住在安徽,他曾經(jīng)七上敬亭山,寫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詩。晚年的李白,沒有了憤怒,只有超脫和淡泊。公元762年,玉真公主死于敬亭山,終年71歲。同年,李白病發(fā),在敬亭山下的安徽當(dāng)涂縣去世,終年62歲。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

    ——李白《玉真仙人詞》

    碧落風(fēng)煙外,瑤臺道路賒。如何連帝苑,別自有仙家。此地回鸞駕,

    緣溪轉(zhuǎn)翠華。洞中開日月,窗里發(fā)云霞。庭養(yǎng)沖天鶴,溪流上漢槎。

    種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靜泉逾響,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

    香飯進(jìn)胡麻。大道今無外,長生詎有涯。還瞻九霄上,來往五云車。

    這首詩是王維和皇帝一起到玉真公主的山莊去時寫的,從詩句中看,似乎非常一般,不外乎就是稱頌公主的山莊是人間仙境,公主超凡脫俗,渾似仙人天女罷了。然而,從歷史上細(xì)查王維和玉真公主的關(guān)系,還真是不那么一般。

    我們來看《唐才子傳》上有這樣一段文字: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工草隸,閑音律。岐王重之。維將應(yīng)舉,岐王謂曰:“子詩清越者,可錄數(shù)篇,琵琶新聲,能度一曲,同詣九公主第!本S如其言。是日,諸伶擁維獨(dú)奏,主問何名,曰:“《郁輪袍》!币虺鲈娋怼V髟唬骸敖晕伊(xí)諷,謂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為解頭,榮哉!”力薦之。

    這就是《郁輪袍》一故事的出處。王維首次應(yīng)試是在開元八年(720年),結(jié)果卻落第。看來當(dāng)時科舉中的潛規(guī)則也挺厲害的,不拜謁一些名人權(quán)貴,也很難高中。于是王維就在寧王、岐王(都是玄宗的兄弟)府中出入,第二年將應(yīng)舉時,岐王就勸他去“九公主”的府上去。九公主即玉真公主,有的地方說成是太平公主,大錯特錯,太平公主死時王維才十二歲。他們不可能有什么故事。于是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幕:“妙年潔白,風(fēng)姿郁美”的王維懷抱琵琶,像個歌妓一樣在酒宴間為玉真公主獻(xiàn)藝。玉真公主聽了王維演奏的《郁輪袍》后,才又看過王維的詩文,并對王維的才氣大大地夸獎了一番。

    關(guān)于此事,我們仔細(xì)推想一下,就會發(fā)覺這似乎是個“粉紅陷阱”,岐王和王維關(guān)系既然也相當(dāng)好,直接和考官說句話推薦一下,不就得了。何必非要找玉真公主?而且大家看歧王按排王維出場的情景,根本不像介紹一個文人學(xué)子,倒像是召呼自己的家妓出來待客一樣。十有八九,天真幼稚、有才有貌的王維實際上成了岐王給自己的小妹妹玉真公主物色好的情人。唐朝公主一向如狼似虎,玉真公主當(dāng)時已是三十多歲,閱男人多矣,很難相信飲宴之后的王維不會和她發(fā)生什么故事。于是在玉真公主的舉薦下,王維如愿以償?shù)馗咧辛恕?/p>

    此后的王維還和玉真公主發(fā)生過什么故事沒有呢?史書中卻難以尋找了。這時候,公主們的行為似乎也有所收斂,不像千金公主、太平公主那樣肆無忌憚地大玩男寵,而且有過二張、崔湜等人聲名狼籍的前例,男人們也不好意思公然地以做公主的情人為榮。然而,細(xì)心考證一番,不難發(fā)現(xiàn),王維和玉真公主還是藕斷絲連,糾纏不清的。

    大家細(xì)看王維的年譜,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情。王維因事被貶為濟(jì)州參軍,這是一個九品小官。但是四年后,王維棄官悄悄地回到了長安,他在長安閑居了七八年,這期間沒有當(dāng)任何官職。然而,就在這段時間里又發(fā)生過我們熟知的另一個故事,那就是孟浩然鉆床底的那件事:開元十七年,孟浩然到長安來求官,這天他正好在王維府上聊天,唐玄宗突然駕到,嚇得老孟鉆到床底下去了。王維見玄宗情緒不錯,于是說出了孟浩然在此的事情。玄宗也沒有見怪,還讓孟浩然吟首詩聽聽。結(jié)果老孟賴狗扶不上墻頭去,哪首不好念,念了首什么“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詩,惹得唐玄宗大為不悅,老孟的官運(yùn)也就此被封殺。

    這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但這其中卻有很多疑點(diǎn),孟浩然和王維是朋友,又是兩個大男人。在一起談?wù)勗娢挠惺裁床豢梢缘,又不是奸夫淫婦,往床底下鉆個什么勁兒?再者,玄宗為什么到王維家去串門?還來的這樣突然。就算皇帝到大臣府上去,一般也是前呼后擁,早有太監(jiān)之類的前去通知準(zhǔn)備,大臣早就恭迎在大門外了,怎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皇帝倒像是學(xué)生公寓里查宿舍衛(wèi)生的,說來就來?所以我們可以推測,王維此段時間定是常住在玉真公主居處?赡苓@天正好公主不在,出去玩了,孟浩然鄉(xiāng)下佬一個,想開開眼界,看看公主住處什么樣兒。王維就私自請了他來,所以皇帝一來,他才嚇得朝床底下鉆。而且正因為是在玉真公主的住處,以玄宗的兄妹情深,肯定不時來看看,玄宗兄妹間親密得很,一切禮儀從簡,也并不會事先傳報什么的,故而才有這檔子事。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禁宮中、玉觀里帷幕重重的背后,隱藏著溫文爾雅的大唐才子和公主的情緣,只是隨著時光的遠(yuǎn)走,這背后的故事已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名人推薦
    • 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李奴奴(698-739),唐中宗養(yǎng)女。神龍三年(707),吐蕃贊普遣使請婚,中宗許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景龍四年(710)春,吐蕃遣使迎公主入...
    • 長廣公主
      長廣公主(?—648年),隴西成紀(jì)人, 唐高祖李淵第五女,生母不詳。始封 桂陽公主。隋朝時期嫁給趙慈景,唐 武德初又改嫁楊師道。
    • 舞陽公主
      襄城公主(《世說新語》作“舞陽公主”),姓司馬,字脩袆(音[huī],非祎[yī]),河內(nèi)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之女,生母無載,嫁王敦。襄城公主在...
    • 寶慶公主
      寶慶公主(1395年-1433年),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幼女。當(dāng)時明成祖朱棣即位,當(dāng)時公主只有八歲,于是朱棣命徐皇后照顧其如同自己的女兒。永樂十...
    • 慧愍固倫公主
        慧愍固倫公主(1811年—1815年),嘉慶帝颙琰第九女,其母為恭順皇貴妃鈕枯祿氏,時為如妃。同母姐皇八女早夭。同母弟惠端親王綿愉。   嘉慶...
    • 永穆公主
      永穆公主,生卒不詳,漢族,唐玄宗長女,母柳婕妤。開元十年(723年),永穆公主下嫁王繇。天寶七年(749年),公主出家。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