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經歷
陳國富沒有接受過任何與電影有關的正規(guī)教育,父親賣皮鞋為生,信奉“讀書無用”。陳國富和3個姐姐都沒念過大學,父母原想讓他子承父業(yè),但陳國富志不在此。
高中才念一學期,陳國富被退學,去了不需要分數的私立高中,選了和電影沒有任何關系的機械制圖。陳國富在無數次訪問中都提到過自己的少年流氓生涯,不是悔不當初引以為戒的口吻,而是人生經歷豐富的小得意。
演藝經歷
1980年,他應地下刊物《電影旬刊》之邀寫影評,開始影評人生涯。
1981年至1982年,陳國富任金馬獎國際影展策劃,后來擔任《影響》電影雜志總編輯以及電影資料館書刊《電影欣賞》編輯。
1986年,為楊德昌改寫《恐怖分子》劇本,正式從影。
1988年,邱復生投資,由陳國富和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成立了“合作社電影”, 辦公室設在臺北市峨嵋街。
1990年,由陳國富執(zhí)導的處女作《國中女生》上映,以青少年的思考角度,表現了國中女生的純真以及現代成人社會的冷漠。
1993年,陳國富拍攝了《只要為你活一天》,與葉玉卿、吳大維、蘇慧倫等合作。
1998年,其編劇、導演的作品——《征婚啟事》,以女性視角描繪了臺灣男性的眾生百態(tài)圖,并憑借此片獲得3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期間,他受臺北市政府之托,成功創(chuàng)辦了兩屆“臺北電影節(jié)”。
1999年,陳國富開始了與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合作。
2000年,他正式擔任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亞洲區(qū)制作部總監(jiān),負責華語片的開發(fā)和制作,正式轉向幕后。
2002年,由其編劇、導演并監(jiān)制的驚悚電影《雙瞳》,采用偵破片的樣式,營造了懸疑、恐怖、神秘的氛圍。在臺灣票房近4000萬新臺幣,成為當年臺灣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創(chuàng)下臺灣驚悚類型的開畫票房紀錄。
自2004年,陳國富的工作重心逐漸轉入兩岸三地華語電影的整合與開創(chuàng)。
2006年之后,他與華誼兄弟電影制作公司合作,擔任電影總監(jiān)制。于七年中監(jiān)制了共14部影片,其中10部票房過億。
2009年,其導演的諜戰(zhàn)影片《風聲》(與高群書合導),取得了2.3億的票房成績。
除了一系列商業(yè)片的制作外,他也于2011年出品了公益系列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探討孤獨癥孩童及其家人的處境。
2010年,陳國富與徐克、劉德華、劉嘉玲等合作、監(jiān)制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票房收獲3億。
2012年,陳國富監(jiān)制了斥資2.2億元,啟用兩集連拍連映的罕有制片模式的《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
2013年,陳國富再次與徐克合作,監(jiān)制了趙又廷、馮紹峰、林更新、Angelababy主演的《狄仁杰之神都龍王》,票房過6億;同年,陳國富結束了與華誼兄弟的七年合作,開始了又一輪創(chuàng)新的工作模式,他成立“工夫影業(yè)”,標榜將繼續(xù)探索“電影的原創(chuàng)性和市場的可能性”,并成功當選為中國影協第九屆理事。
2014年5月23日,陳國富監(jiān)制新作,與蔣勤勤、孫茜等合作諜戰(zhàn)片的《一號目標》上映。
2015年11月10日,第52屆金馬獎召開評審團記者會,評審團主席陳國富率領評審桂綸鎂、楊力州、陳德森、李檣、李中旺、 林正盛、姚謙、陳寶旭、曾偉禎、黃美清、涂翔文等人與媒體會面, 正式宣告金馬獎進入倒數階段。12月18日,與烏爾善再度合作的《鬼吹燈之尋龍訣》上映。
2017年10月19日,陳國富、周迅、陳坤宣布聯合創(chuàng)辦山下學堂。12月29日,由陳國富監(jiān)制的電影《二代妖精》上映。
2018年7月,擔任第12屆FIRST影展評委會主席。7月14日,獲得臺北電影獎楊士琪卓越貢獻獎。7月27日,監(jiān)制的電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全國公映。
人物生活
1994年,陳國富邀請劉若英出演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該電影不但促成了劉若英熒幕首秀,兩人更因為合作由陌生到熟悉,從朋友到曖昧,最終發(fā)展成戀人。之后,劉若英憑借陳國富的作品《征婚啟事》、《雙瞳》,先后問鼎亞太影后和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劉若英苦等陳國富10多年,卻遲遲等不到陳國富正面回應。
2011年,陳國富與劉若英的感情結束。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片名 |
1990 | 《國中女生》(School Girls) |
1993 | 《只要為你活一天》(Treasure Island) |
1995 | 《我的美麗與哀愁》(The Peony Pavilion) |
1998 | 《征婚啟事》(The Personals) |
2002 | 《雙瞳》(Double Vision) |
2009 | 《風聲》(The Message) |
2016 | 《火鍋英雄》 |
監(jiān)制作品
時間 | 片名 |
1998 | 《征婚啟事》(The Personals) |
2003 | 《天地英雄》(Warriors of Heaven and Earth) |
2002 | 《雙瞳》(Double Vision) |
2003 | 《20 30 40》(20:30:40) |
2004 | 《可可西里》(Kekexili |
2004 | 《天下無賊》(A World Without Thieves) |
2006 | 《心中有鬼》(The Matrimony) |
2007 | 《集結號》(Assembly) |
2007 | 《李米的猜想》(The Equation of Love & Death) |
2008 | 《非誠勿擾》(If You Are The One) |
2009 | 《風聲》(The Message) |
2010 | 《唐山大地震》(After Shock) |
2010 | 《狄仁杰之通天帝國》(Detective Dee) |
2010 | 《非誠勿擾2》(If You Are The One II) |
2011 | 《星空》(Starry Night) |
2011 | 《轉山》(KORA) |
2012 | 《畫皮2》(Painted Skin II: The Resurrection ) |
2012 | 《太極之從零開始》(Taichi:From Zero To Hero) |
2012 | 《一九四二》(1942) |
2013 | 《狄仁杰前傳》(Detective Dee:Rise of The Sea Dragon) |
2014 | 《人間小團圓》(Aberden) |
2015 | 《鬼吹燈.尋龍訣》(TheGhouls) |
2015 | 《少年班》 |
2017年12月29日 | 《二代妖精》 |
2018-7-27 |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
編劇作品
時間 | 片名 |
1993 | 《只要為你活一天》(Treasure Island |
1995 | 《我的美麗與哀愁》(The Peony Pavilion |
1998 | 《征婚啟事》(The Personals |
2008 | 《梅蘭芳》(Forever Enthralled |
2010 | 《狄仁杰之通天帝國》(DetectiveDee |
出品作品
時間 | 片名 |
2002 | 《愛情靈藥》(Better Than Sex) |
2011 | 《遙遠星球的孩子》(Children From The DistantPlanet)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情況 |
? 2018-07-14 | 2018第20屆臺北電影獎楊士琪卓越貢獻獎(獲獎) |
? 2003 | 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雙瞳》,提名) |
? 2003 | 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雙瞳》,提名) |
? 1999 | 第44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征婚啟事》,獲獎) |
人物評價
內地電影真正的監(jiān)制制度,就是從陳國富開始的,他會對劇本提很具體的意見,而不是像有的監(jiān)制批復“主題有點弱,沖突不夠尖銳”之類的空話。(馮小剛評)
陳國富導演屬于一個全才的監(jiān)制,他從原創(chuàng)開始到最后營銷都會貢獻他的經驗。我覺得一路走來這是一個成功的商業(yè)模式。(華誼兄弟影業(yè)公司總裁王中磊評)
他懂得電影的藝術制作規(guī)律和商品生產流程,是能打通產業(yè)任督兩脈的人,他穿針引線,用“監(jiān)制+導演”模式激活了華語電影的生產關系,并解放了導演們的生產力。(《商業(yè)周刊》評價“陳國富效應”)
陳國富的電影創(chuàng)作不會止步于“主流超級大片”。作為一個行事一貫低調、成績卻屢屢驚人的遠來的“臺灣和尚”,陳國富一直被冠以“電影巫師”、“金牌推手”、“幕后功臣”這些不吝溢美之詞的頭銜,他有著成功電影項目的“金手指”;但在大眾視線和評論之外,光環(huán)下的他永遠帶著“特立獨行”的氣質,他多次表示,電影的喧囂繁華終將散去,唯一重要的是創(chuàng)作靈感和內心的聲音。相比較“電影傳奇人物”,他更象是藝術家,只是有點執(zhí)著,有點不羈罷了。(《收獲》雜志評)
從第一部作品開始,陳國富對女性的細微體察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從《國中女生》中對臺北問題少女的現實關注,到《我的美麗與哀愁》對女同志戀情和姊妹情誼的大膽演繹,再到《征婚啟事》對現代都市女性的情感困境的深刻呈現,他的電影幾乎都具有一種女性視角和女性特質。(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