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jīng)歷
飄搖帝位
柴宗訓為周世宗柴榮第四子,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訓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靈柩前即皇帝位。由于年紀太小,由宰相范質(zhì)、王溥輔政。政局不穩(wěn),人心浮動,謠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馬上就敏銳地意識到動亂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趙匡胤那里,指出趙匡胤不應再掌禁軍,甚至有的人主張先發(fā)制人,及早將趙匡胤干掉?芍芄У壑皇歉娜乌w匡胤為歸德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
此時,趙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緊活動。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軍高級將領(lǐng)的安排,發(fā)生了對趙匡胤絕對有利的變動。先看殿前司系統(tǒng),原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由慕容延釗出任,慕容延釗是趙匡胤的少年好友,關(guān)系非同一般。原來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職,則由王審琦擔任,此人也是趙匡胤的“布衣故交”,與當時已經(jīng)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石守信一樣,都是趙匡胤勢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這樣,整個殿前司系統(tǒng)的所有高級將領(lǐng)的職務(wù),均由趙匡胤的人擔任了。在侍衛(wèi)司系統(tǒng)的高級將領(lǐng)中,原來趙匡胤只與韓令坤有“兄弟”之誼,當時他正領(lǐng)兵駐守在淮南揚州,京城中實際上只剩下副都指揮使韓通,雖然不是趙匡胤的人,但勢孤力單,無法同趙匡胤抗衡。
陳橋兵變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賀新年,突然接到遼和北漢聯(lián)兵入侵的戰(zhàn)報,大臣們慌作一團。小皇帝柴宗訓征得宰相范質(zhì)、王溥的同意后,命令趙匡胤率領(lǐng)禁軍前往迎敵。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調(diào)兵遣將,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隨他的還有他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當天下午,到達了離開封幾十里的陳橋驛。晚上,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將領(lǐng)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說:“皇上年紀那么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大伙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官員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那個官員到趙匡義那里,還沒有把話說完,將領(lǐng)們已經(jīng)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著說:“我們已經(jīng)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壁w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趙匡胤的親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將石守信和王審琦管好京城內(nèi)外大門。沒多久,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nèi)饋砹,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一直等到天色發(fā)白。
晚上,趙匡胤假裝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覺醒來,只聽得外面一片嘈雜。接著,就有人打開房門,高聲地叫嚷,說:“請點檢做皇帝!”趙匡胤趕快起床,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著,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京城。
周宋禪代
官修史書為尊者諱,將趙匡胤寫得無比被動。趙匡胤騎在馬上,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將士們齊聲回答說:“自然聽陛下命令!庇谑勤w匡胤就發(fā)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護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zhí)行命令的將來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作內(nèi)應,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敗筆是王彥升殺死了試圖組織抵抗的韓通和他的家人,給趙匡胤的和平演變涂上了后周忠臣的鮮血。王彥升就此被趙匡胤恨上了,終身沒有當上節(jié)度使。
與范質(zhì)、王溥的見面比較富有戲劇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訴范質(zhì)等人,當時早朝還沒有結(jié)束,宰相范質(zhì)抓住王溥的手說:“倉促譴將,吾輩之罪也!笔种钙胪蹁叩氖,幾乎出血。王溥一句話也不敢說。趙匡胤見他們時,裝出為難的模樣說:“世宗待我恩義深重,現(xiàn)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么辦?”范質(zhì)不知該怎么回答。有個將領(lǐng)聲色俱厲地叫了起來:“我們沒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范質(zhì)、王溥嚇得趕快下拜。
然后舉行禪讓儀式,但人到齊了,卻沒有禪讓詔書,翰林承旨陶谷從袖子中拿出一份,于是就用了這份詔書。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趙匡胤任歸德軍節(jié)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為國號,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外地生活
后趙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塊石碑上留下三條遺訓,其中有一條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于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舊黨爭當中失勢的官員并沒有被殺,還可能會隨著政局的演變由罷黜而回到中央這兩點就可以證明。
趙匡胤受禪后,降柴宗訓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后柴宗訓母子被遷往房州,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逝世,終年20歲,被謚為恭帝。
歷史評價
《舊五代史》史臣曰:夫四序之氣,寒往則暑來;五行之數(shù),金銷則火盛。故堯、舜之揖讓,漢、魏之傳禪,皆知其數(shù)而順乎人也。況恭帝當紈綺之沖年,會笙鏞之變響,聽謳歌之所屬,知命歷之有在,能遜其位,不亦善乎。終謚為恭,固其宜矣。
親屬成員
父親
后周世宗柴榮
母親
大符皇后(生母,宣懿皇后)
小符皇后(繼母,養(yǎng)母,宣慈皇后)
兄弟
哥哥越王柴宗誼,初名宜哥,被后漢隱帝所殺。
吳王柴宗誠(柴誠),野史載初名喜哥,被后漢隱帝所殺。
韓王柴宗諴(柴諴),野史載初名三哥,被后漢隱帝所殺。
弟弟曹王柴熙讓:原名柴宗讓,后改為柴熙讓。
紀王柴熙謹,后周滅亡后被潘美收為養(yǎng)子,改名潘惟吉。
蘄王柴熙誨,后周滅亡后被盧琰收養(yǎng)為義子,改名盧璇。
妻子
趙氏
林氏
張氏
兒子
長子 柴永崎(后該封鄭國公)
次子 柴永廉
三子 柴永惠
四子 柴永孝
五子 柴永盛
史書記載
《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周書·恭帝紀》
《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本紀第十二》
影視形象
1986年電視劇《絕代雙雄》:楊順捷飾演柴宗訓;
1996年電視劇《情劍山河》:扮演者不詳;
1996年電視劇《大宋王朝趙匡胤》:扮演者不詳;
2005年電視劇《問君能有幾多愁》:徐嘉偉飾演柴宗訓;
2015年電視劇《大宋傳奇之趙匡胤》:楊司晨飾演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