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趙顥,字仲明,初名仲糺, 宋英宗 趙曙次子, 宋神宗 趙頊同母弟,母 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謚曰榮。初封 安樂郡公,進(jìn)祁國公,再進(jìn)東陽郡王。 神宗即位后,進(jìn)封昌王。后相繼改封雍王、揚(yáng)王、冀王、楚王、 燕王、 吳王。
趙顥天資穎異,尤嗜學(xué)。工 飛白,善射,好圖書, 博求善本。神宗嘉其志尚,每得異書,亟 馳使以示。
原配王妃死后,王安石的兒媳改嫁于他,生有二子一女。
家庭成員
父親: 宋英宗 趙曙
母親: 宣仁圣烈皇后高氏
哥哥: 宋神宗 趙頊
弟弟:潤王 趙顏、益端獻(xiàn)王 趙頵
兒子:晉康郡王 趙孝騫、永國公 趙孝錫
史書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傳第五》:
英宗四子:長神宗,次吳榮王顥,次潤王顏,次益端獻(xiàn)王頵,皆宣仁圣烈 高皇后出也。顏早亡,徽宗賜名追封。
吳榮王顥字仲明,初名仲糺,自右內(nèi)率府副率為和州 防御使,封 安樂郡公,轉(zhuǎn) 明州觀察使,進(jìn)祁國公。治平元年,加檢校 太傅、 保寧軍節(jié)度使、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東陽郡王。三年,出閣。神宗立,進(jìn)封昌王;官制行, 冊拜司空,徙王雍。 哲宗嗣位,加 太保,換成德、橫海二鎮(zhèn), 徙封揚(yáng)王,賜 贊拜不名,五日一 謁禁中。帝致恭如家人禮。神宗祔廟,拜太傅,移鎮(zhèn) 京兆、 鳳翔。
自熙寧以來,顥屢請居外,章上輒卻。至元祐初,乃賜咸宜坊第一區(qū),榜曰"親賢"與弟頵對邸。車駕偕三宮臨幸,留宴終日。拜 太尉,諸子皆 命賜官,制曰:“先皇帝篤兄弟之好,以恩勝義,不許二叔出居于外,蓋武王待周公之意。太皇太后嚴(yán)朝廷之禮,以義制恩,始從其請,出就 外宅,得孔子遠(yuǎn)其子之意。二圣不同,同歸于道,皆可以為萬世法。朕承侍兩宮,按行新第,顧瞻懷思,潸然出涕。昔漢明帝問 東平王:u2018在家何以為樂?' 王言:u2018為善最樂。'帝大其言,因送 列侯印十九枚,諸子五歲以上悉佩之,著之 簡策,天下不以為私。今王諸子性于忠孝,漸于禮義,自勝衣以上,頎然皆有成人之風(fēng),朕甚嘉之。其各進(jìn)一官,以助其為善之樂,尚勉之哉!毋忝父祖,以為邦家光! 徙封徐王,詔書不名。
宣仁有疾,顥旦旦入問,因亦被病。宣仁祔廟,拜太師,徙王冀,賜入朝不趨。改淮南、 荊南節(jié)度使,徙封楚王。病益篤,帝親挾醫(yī)視診,令晝夜具起居狀聞,小愈則喜。既而薨,年四十七。帝即臨哭,輟朝五日,成服苑中。贈尚書令兼 中書令、揚(yáng)荊冀三州牧、 燕王,謚曰榮,陪葬永厚陵;兆诩次唬姆鈪峭。
顥天資穎異,尤嗜學(xué),始就外傅,每一經(jīng)終,即遺講讀官以器幣服馬。工 飛白,善射,好圖書,博求善本。神宗嘉其志尚,每得異書,亟馳使以示。嘗賜方團(tuán)玉帶,俾服而朝,顥辭,乃為制 玉魚以別之。是后親王遂踵為故實(shí)。初,居 英宗喪,丐解官終制,以厭于至尊,不克遂。服慈圣光獻(xiàn)太后之服, 易月當(dāng)除,顥曰:“身為孫而情文缺然,若是可乎?請如心喪禮,須上 禫除,即吉!痹t可。
子孝騫嗣,終 寧國軍節(jié)度使、晉康郡王;孝錫終嘉州 團(tuán)練使,贈永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