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李廷珪,生年不詳,卒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五代時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李廷珪7歲起就入侍后唐太原留守孟知祥。后唐同光三年 (925年),孟知祥出征西川(今四川),李廷珪隨其入蜀。后唐應順元年(934年),孟知祥在蜀稱帝,建立后蜀政權,授李廷珪軍職,累遷奉鑾肅衛(wèi)都虞侯。同年七月,孟知祥死,子孟昶繼位。不久,后漢將領趙贊向后蜀求援。李廷珪受命率大軍接應,剛出子午谷就聽到趙贊被后漢將領王景崇所逼棄城逃走的消息,于是退師,無功而返。李廷珪被授以興元節(jié)度使,后又歷任捧圣控鶴都指揮使,領蜀州刺史,雅州永平軍節(jié)度;右光圣都指揮使,領山南節(jié)度;闐州、保寧節(jié)度,護圣控鶴都指揮使等職。
后蜀廣政十八年(955年),后周攻后蜀,李廷珪任北路行營都統(tǒng),抗擊后周,結果抵抗失敗。秦、成。階3州皆為后周軍所取。李廷珪上表待罪。然而,孟昶不僅沒有對他治罪,反而授以左右衛(wèi)圣諸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等要職,從而引起朝野反對,迫于輿論,李廷珪只好自求解除。不久.李廷珪又被加兼侍中、成都巡檢史。隨后又改任遂州、武信軍節(jié)度,領本鎮(zhèn)及保寧軍都巡檢使。
后蜀廣政二十七年(964年)冬,宋太祖命忠武軍節(jié)度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騎軍郡部署,率兵山鳳州路討伐后蜀。次年正月。孟昶命太子孟玄哲為元帥.李廷珪為副元帥到劍門抵柜宋軍,孟玄哲聽說劍門已經失守,連忙逃回成都,并與李廷珪合謀,“棄軍西奔,所過盡焚其廬舍倉廩乃去!闭鲁跗撸笫窠邓。李廷珪歸順宋朝后,被授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于宋乾德五年(967年)去世.
⑵李廷珪,五代時南唐易水(今河北易縣)人。造墨名家。唐朝末年,社會動亂,隨父李超攜家至安徽歙州(今歙縣)居住。父子以造墨為生,李家造墨松煙輕、膠質好、調料勻、錘搗細,據(jù)說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李廷珪造墨技術尤高。所造墨“其堅利可削木”,抄寫《華嚴經》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數(shù)百年,研磨時尚有“龍腦氣”。宋人稱之為“天下第一品”。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賞賜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寫詔書,都用廷珪墨。每年徽州要向朝廷進貢1000斤墨。由于統(tǒng)治者的壟斷,市上很難買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間,竟出現(xiàn)“黃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現(xiàn)象。慶歷年間,一枚廷珪墨,賣到一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