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48年12月9日,瑪琳·格里斯出生于荷蘭林堡魯爾蒙德。之后,在格羅寧根大學與阿姆斯特丹大學研讀英語和戲劇。1982年,執(zhí)導個人首部電影《一個沉默的問題》,該片在法國女性影展獲得觀眾票選最佳電影獎。
1983年,擔任劇情電影《De geest van gras》的導演。1984年,由其執(zhí)導的驚悚電影《破碎之鏡》上映,影片以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妓院里的一群妓女為主人公,在尼德蘭電影節(jié)以及美國舊金山同性戀電影節(jié)上獲得觀眾獎。1990年,執(zhí)導由肯尼斯·考利、保羅·弗里曼合作主演的科幻電影《最后之島》。1993年,擔任劇情電影《Verhalen van de straat》的導演。
1995年9月12日,由其執(zhí)導的劇情電影《安東尼婭家族》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叫安冬尼婭的女人用大半生的時間收養(yǎng)孩子,形成龐大的“安冬尼婭家族”的故事,獲得第2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人民選擇獎-最佳故事片獎、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1997年,執(zhí)導由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娜塔莎·麥克艾霍恩共同主演的愛情電影《黛洛維夫人》。
2000年,執(zhí)導由約翰·特托羅、艾米麗·沃森、杰拉丁妮·詹姆斯聯(lián)袂主演的愛情電影《盧金的防守》,影片改編自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964年的同名小說。2004年,由其執(zhí)導的愛情劇《拉字至上第一季》播出。
2006年,擔任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的評委。2009年,執(zhí)導由米麗·沃森、烏爾里希·圖庫爾搭檔主演的傳記電影《旋風中央》。2014年,執(zhí)導劇情電影《天堂與塵世》。2017年,執(zhí)導由吉斯·納貝、麥達·阿帕諾威茨、唐娜提拉·芬諾恰羅聯(lián)合主演的劇情電影《郁金香情事》。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7年 | 《郁金香情事》 | 電影 |
2014年 | 《天堂與塵世》 | 電影 |
2009年 | 《旋風中央》 | 電影 |
2004年 | 《拉字至上第一季》 | 電視劇 |
2003年 | 《卡羅琳娜》 | 電影 |
2000年 | 《盧金的防守》 | 電影 |
1997年 | 《黛洛維夫人》 | 電影 |
1995年 | 《安東尼婭家族》 | 電影 |
1993年 | 《Verhalen van de straat》 | 電影 |
1990年 | 《最后之島》 | 電影 |
1984年 | 《破碎之鏡》 | 電影 |
1983年 | 《De geest van gras》 | 電影 |
1982年 | 《沉默的問題》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95年 | 《安東尼婭家族》 | 電影 |
1993年 | 《Verhalen van de straat》 | 電影 |
1990年 | 《最后之島》 | 電影 |
1984年 | 《破碎之鏡》 | 電影 |
1982年 | 《沉默的問題》 | 電影 |
制作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4年 | 《天堂與塵世》 | 電影 |
榮譽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1996 第68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安東尼婭家族 (獲獎)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shù)學院獎 |
?1997 第50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shù)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安東尼婭家族 (提名)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 |
?1995 第20屆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人民選擇獎-最佳故事片獎 安東尼婭家族 (獲獎) |
其它獎項 |
?1984 尼德蘭電影節(jié)觀眾獎破碎之鏡 (獲獎) 1984 美國舊金山同性戀電影節(jié)觀眾獎破碎之鏡 (獲獎) 1982 法國女性影展觀眾票選最佳電影獎 一個沉默的問題 (獲獎) |
人物評價
瑪琳·格里斯是一個具有女性主義傾向的荷蘭女導演,她的影片總是被貼上女性主義的標簽,而她從不為此辯解。從處女作開始,她就致力于探索這樣的命題:女性個體的獨立以及女性群體的交流和聯(lián)合。在電影《最后之島》中,進一步確認了格里斯作為一個富有洞察力的和絕不妥協(xié)的女性主義導演的地位。從電影《安東尼婭家族》開始,她從直露的反叛走到了一種內(nèi)斂、自省的境地,而且她的控制能力和對影片的把握使得片中女性格外獨立而具有力量(新浪娛樂、《浙江文藝出版社》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