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謝八堯(?-1922年07月17日),男,漢族,廣東南海人。早年在馬來亞霹靂州甲板地區(qū)僑居。
詳細介紹
他胸有大志,關心國事,對同盟會在南洋的黨務活動積極盡力。袁世凱破壞民主共和,復辟封建帝制的活動公開后,他激于義憤,萬里跋涉,回國討袁,與朱執(zhí)信、林直勉等在廣東策劃討伐積極擁袁稱帝的軍閥龍洛光。他和羅金蘭等組織由10余人組成的廣東華僑決死隊。1916年2月,領導決死隊員發(fā)動第二次劫奪北洋駐防黃浦港的肇和艦行動,失利后,再去南洋霹靂等地,為革命宣傳集款,并在霹靂各地發(fā)展革命黨組織。1922年6月,軍閥陳炯明發(fā)動叛變,孫中山被困于永豐艦。他與鄭行果等5人聞訊后,匯集南洋同僑俱樂部,商議回國解救孫中山的行動。認為現(xiàn)在即是“效力犧牲之日”,“即真愛國愛黨者之試驗時也”。于是他們5人一行回廣東進行援救活動。他與芙蓉華僑鄧伯曜赴長洲要塞孫中山大元帥行營,并往返駐香港機關,秘密部署行動計劃。正準備舉事時,為陳炯明部下探悉。7月16日,他等5人被捕。在審訊時,他寧死不屈,切齒痛罵陳炯明叛國叛黨,罪惡滔天。翌日晚,英勇就義。
烈士墓地
華僑五烈士墓是愛國華僑謝八堯、鄧伯曜、鄭行果、譚振雄和范運焜5位烈士的合葬墓。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炮轟總統(tǒng)府,孫中山幸免于難。革命黨人謝八堯異常憤慨,秘密聯(lián)絡了華僑中的革命黨人鄧伯曜、譚振雄、鄭行果和范運焜等,謀刺陳炯明。后不幸事敗,7月16日,5人先后被捕遇害,暴尸白云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