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忠民,男,漢族,1969年9月生,新疆(獨山子)寰球工程公司高級經(jīng)濟師、中國辭賦家協(xié)會理事、著名辭賦家。辭賦散見于《中華辭賦》、《中華詩人》、《湖北日報》、《香港商報》、《三晉都市報》、《新疆石油報》等,其《生態(tài)萬柏林賦》、《大美飛山賦》、《觀音山賦》、《祁連玉賦》、《茶經(jīng)樓賦》、《贛州賦》、《頌炎帝文》、《祭黃帝文》等在2014年的大賽中獲獎。其中《生態(tài)萬柏林賦》獲得特等獎,《大美飛山賦》、《贛州賦》、《頌炎帝文》等獲得二等獎 。
主要作品
《阿勒泰賦》、《殘疾人事業(yè)賦》、《人民網(wǎng)賦》、《道德賦》、《中國石油賦》、《石油工人賦》、《神游九州辭》、《中國辭賦》、《中國共產(chǎn)黨賦》、《銅川賦》、《一畝泉賦》、《獨山子賦》等。
創(chuàng)作成績
從2004年開始創(chuàng)作、發(fā)表論文、辭賦,《對工程項目管理索賠的探討》獲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石油造價論文二等獎;《工程結(jié)算審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獲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石油造價論文三等獎;《加強企業(yè)法律風(fēng)險防范,維護企業(yè)合法權(quán)益》獲得山東省“企業(yè)法律風(fēng)險防范”論文征集三等獎;論文《對新疆經(jīng)濟發(fā)展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思考》獲得“新疆第三屆中青年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研討會”優(yōu)秀獎;《中國共產(chǎn)黨賦》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建黨90周年征文二等獎;《石油工人賦》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建黨90周年征文三等獎;《中國石油賦》獲得首屆中國辭賦優(yōu)秀獎。其論文、辭賦散見于《工程造價》、《工程經(jīng)濟》、《中國工程咨詢》、《建筑》、《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中國建設(shè)信息》、《湖北日報》、《新疆日報》、《克拉瑪依日報》等。其論文《對工程量清單計價招標(biāo)工作的探討》被數(shù)十家工程造價專業(yè)網(wǎng)站轉(zhuǎn)載,影響較大。
辭賦展示
生態(tài)萬柏林賦
有云南叟者,久慕北國氣派,三晉風(fēng)情,乃北上,至于太原。惟見廠礦林立、車水馬龍,顧而慨之:“三晉物華,名不虛傳!然山無云桂之清,水無江南之秀,豈不惜哉?”適有三晉公聞之,笑曰:“仁兄必是遠(yuǎn)客,豈不聞u2018生態(tài)萬柏林u2019乎?”叟驚異:“愿聞其詳!惫藙C然,辭曰 :
“林海蒼茫,群芳騁漫。民有節(jié)概之風(fēng),士有陷堅之范。尋幽覓古,豈唯萬畝生態(tài)之園;尚理崇文,更有科技理工之院。懷秀色以清心,貴禮儀而揚善。妙境紛紜,人文璀璨。層巒疊嶂,納秀水之沖融;曲徑通幽,醉嘉園之變幻。亭臺樓榭,巧奪天工;怡景流泉,天闕垂練。安驅(qū)盤山道,融瑤圃之祥和;迥眺啟春閣,瞰太原之流絢。一斑窺豹,足醉我心;游興方濃,何言迷倦?狼坡圣境,逍遙遍野之蔥蘢;荷蘭風(fēng)車,滿載亞歐之眷戀。靈泉瀑布,昭綠色之滋榮;唐槐宋榆,歷千秋之時變。高天皓皓,鸞鶴齊飛;綠海茫茫,芳林生倩,摷乘袂,登邀月閣而志遠(yuǎn)。為祥為慶,但求美麗太原;不屈不撓,所賴埋頭苦干!
“至其西山毓秀,三晉鐘靈。桃花谷馳芳騁郁,四達溝隱鶴驚鴻。曲徑翩綿,貫蒼林以尋密;層巒旖旎,披錦繡而玲瓏。何妨碧水清心,登高覽勝;亦可休閑度假,逸致娛情。秀木靈泉,彰生態(tài)之卓逸;云霞瑞靄,醉乾坤之欣榮。既昭三晉風(fēng)情,湖光山色;亦納龍城氣派,浩氣充盈。百折不撓兮,土窯洞飽經(jīng)風(fēng)雨;蘭心慧質(zhì)兮,小木屋幾度相逢?時也乾坤清朗,徽政昭融。以創(chuàng)新而求發(fā)展,彰生態(tài)而啟鵬程。秀木亭亭,自是三晉精神之灼爍;夭桃煜煜,豈非萬民熱血之丹紅?”
叟暢然曰:“若非先生所言,吾焉知生態(tài)萬柏林,實乃世外桃源也!
公曰:“此非惟地利,益賴人和也!所賴同舟共濟,開拓創(chuàng)新。坑口填埋,治理私挖濫采;關(guān)停污染,但求綠水白云。政民齊心,種花植綠;生態(tài)恢復(fù),觸手生春。斬荊榛,暴霜露;披星月,迎朝暾。霧霾沉沉兮消退,綠色藹藹兮生根。美麗中國,億民筑夢;文明生態(tài),千載利人。滄海橫流兮,方顯英雄本色;真抓實干兮,尤彰三晉精神。太行峙立,汾水涌奔。高山景行,聳千尋以祚千祀;上善若水,利萬物而澤萬民。美麗兮中國夢,生態(tài)兮萬柏林。山清亦水秀,政善而民勤。不忮不求,不以己利為利;宜居宜業(yè),而以民心為心!”
叟嘆服,欣往。。。。。。
大美飛山賦
承風(fēng)四海,效瑞千秋。采渠江之清韻,彰大美之靖州。山水沖融兮,耀飛山之秀色;人文鼎盛兮,昭青史之遐悠。薪火相傳,承千年之文脈;翠微旖旎,效萬象之清修。侗苗抱樸守真,情投意洽;川岳鐘靈毓秀,水軟花柔。青史悠悠兮,肇文明于遠(yuǎn)古;飛山皓皓兮,昭故邑之貞休。商賈云集,“八邦會靖”;圣賢淵藪,宣化承流。楊梅之鄉(xiāng),實乃上流之門戶;中藥產(chǎn)地,豈止茯苓之卓優(yōu)?大美靖州兮,泛蒼林之蓊郁;氤氳巒岳兮,凌煙浪之未收。況乎文化傳承,為祥為慶;佛光普照,不忮不求。聆天籟之音兮,仰民族之歌舞;慨飛來之岳兮,融佛教之綢繆。
若及遺跡恢宏,人文璀璨。承歲月之幽悠,載春秋之積淀。湖山輝映,昭故邑之祥和;文化交融,耀飛山之絢爛。明山普照佛光,秀水胸懷星漢。心香古剎,仰佛教之和融;烽火連年,慨兵家之妙算。飛山寺佛光靈照,善利蒼生;楊再思忠勇馀榮,能征慣戰(zhàn)!帮w山太公 ”,彰忠義之高崇;白云洞寺,歷滄桑之變幻!扒曛莞,萬眾傾心;一代風(fēng)流,千秋懿范。至虔至化,觀世音延祉佛心;為國為民,飛山神幾多眷戀!疤扉_列嶂”,高標(biāo)兵憲之亭;“白云洞天”,久仰吳公之撰①。烈士兮蕓蕓,星光兮燦燦。恩威并著,李化龍演武修文;勵志興學(xué),戈忠艷當(dāng)機立斷。孫守信英雄孤膽,血薦軒轅;黃石安守正不阿,氣沖霄漢。飛山縱目,鄧子龍墨寶尚存;書院傾心,魏了翁流連忘返②。憶飛山之故事,故事崢嶸;懷千古之英雄,英雄所見。憂心壯士,云橋虎步凌空;相助山神,巖壁白牛深嵌③。鄧公慷慨激烈,有勇有謀;子龍飲血蹈鋒,無悔無怨④。英雄歷歷兮,灑碧血而遺芬;青史昭昭兮,載人文之浩瀚。方廣寺紅墻青瓦,精致雅幽;飛山寺“松林禪云”⑤,翩綿寶殿。一鼓作氣,珠寶巖玄圣以書⑥;峭壁凌空,頭寶鼎“凌云”而現(xiàn)。漫步飛山古道,怡情鳥語花香;肅恭天界靈祠,和穆楊公高善。千秋馳譽,銀杏王厚德載福;百病可醫(yī),蓮花洞扶危救難!拔甯V亍雹哔猓f物之欣榮;大美飛山兮,泛風(fēng)光之無限。一斑窺豹,足醉我心;圣境無邊,何言迷倦?
由是惜盛景,感韶年。仰賢圣,結(jié)善緣;甏猴L(fēng),灑甘霖以迎遠(yuǎn)客;分明四季,昭秀色而潤心田。香客與珍禽同醉,彩蝶共嘉卉爭妍;êa溽,自有芝蘭煜煜;芳林悅豫,傾情秀水潺潺。感其形如鐘鼎,亦若皇冠。雙峰突兀,直刺云天。以“名、奇”而卓世,以“險、古”而遐宣。明月清風(fēng),巒岳潛行異獸;鶯歌燕舞,蒼林隱鶴驚鸞。迥眺浮云,寧靜志遠(yuǎn);清心秀水,滌蕩塵寰。浩浩湖光山色,殷殷異草馨蘭。山險洞幽,層巒疊嶂;水清林密,古剎翩綿。香客熙熙,效慈悲之顯道;煙云渺渺,融真善之心蓮。沐佛光之熙洽,遠(yuǎn)鬧市之囂喧。贊唄梵音,昭乾坤之禎泰;明山秀水,融法道之莊嚴(yán)。仰南天之奕奕,融圣境之娟娟。福慧雙修,守淡泊以明志;自他兩利,皈清靜而悟禪。度眾生以般若,彰至道而達觀。紫氣融融,效千年之法脈;佛光曄曄,昭靈岳之清安。是以奉心香,朝賢圣;開慧智,悟萬般。利樂有情,穆穆兮和合普度;慈悲濟世,殷殷兮共苦同甘。頓悟自心,因緣有果;皈依正道,法海無邊。斯乃普渡眾生,大悲拔人苦;莊嚴(yán)國土,大愛與人甜。
至矣哉!相愛相親,再接再厲。承“千年州府”之流風(fēng),效大美飛山之卓逸。以人為本,耀渠江之豐融;產(chǎn)業(yè)筑基,彰靖州之瑰麗。揆文奮武,萬古長青;秀水明山,千秋大計。厚德載物,昭福地之祥和;瑞靄氤氳,醉飛山之迢遞。嘉譽兮煌煌,佛光兮熠熠。人善地而鼎興,地因人而廣譽。上善若水,柔遠(yuǎn)懷來;高山景行,兼收并蓄。智者樂水,效徽政以利蒼生;仁者樂山,布清風(fēng)而養(yǎng)浩氣。但求不世之功,且守飛山之義。軌物范世,重禮崇文;精忠報國,前赴后繼。君子如玉,以彰志士之高風(fēng);見性成佛,而守圣賢之普濟。時也徽政昭融,貞風(fēng)涵煦。欣后子之有承,效先賢之所冀。蓋其情牽熱土,不以己私為私;筑夢飛山,而以民利為利也哉 !
道德賦
日出東海,月瞰南山。春華秋實,冬凜夏炎。時光交替,大道循環(huán)。虛無為體,清靜為源。柔弱為用,無為而安。身柔體美,氣定神閑。高山仰止,海納百川。是故道生萬物,德養(yǎng)千年。遵道貴德,得道成仙。
至若上善之水,利萬物而不爭,處卑下而淡然。遭斷崖以為瀑,遇大壩而為瀾。隨方就方,隨圓就圓。春風(fēng)化雨,澤潤桑田。樂人之吉,憫人之難。濟世利人,慈心為善。然其激情化氣,待機以抖擻;冷靜為冰,順勢而鋒寒。能屈能伸,寧靜致遠(yuǎn);勤勉堅韌,水滴石穿。
觀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不尚名利,清靜以天下正;不尚色聲,守真而精氣揚。寡欲少私,神明氣爽。見素懷樸,心靜身康。挫其銳,解其紛;同其塵,和其光。以民為本,萬物得以自化;以正治國,千年得以榮昌。
竊聞:“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孫武歸田,以安天年之頤;石崇夸富,終有刑場之陋。崇儉抑奢,人神共仰。為富不仁,天怒人詬。是以德重于財,身重于物。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己者自愛不自貴,自知不自見,自信不自傲,自強不自恃;為人者樂人之成,憫人之苦,濟人之危,成人之美;為政者則天、希天、求天、同天。是故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觀音山賦
(以“南天圣地,百粵秘境”為韻 )
法緣中土,至圣南天。度眾生以般若,彰至道而光宣。紫氣融融,效千年之法脈;佛光煜煜,昭百粵之清安。承浩氣于盛唐①,軒唐有望②;徙佛心于南海,法海無邊。是以奉心香,朝三圣③;開慧智,悟萬般。仰南天之皓皓,融秘境之娟娟。利樂有情,穆穆兮和合普度;慈悲濟世,殷殷兮共苦同甘。
觀夫秀水沖融,翠微瑤彩。拂嘉卉之亭亭,泛芳林之藹藹。悠悠古木④,幾度春秋;歷歷年輪,豈唯千百?若及云木耀佛,仙泉愜意。曲徑通幽,林間飛玉。氤氳瑞靄,瑩清漢而神虛⑤;相耀慶云,暢高天而思逸。是以感流年,懷幽秘。慕梵音,達圣地。為慈為善,藏經(jīng)閣佛旨甄明;至化至虔,大悲殿心佛涵煦。誠是梵音贊唄,法會皇皇;香客祈福,天人奕奕。
由是惜盛景,感韶年。仰仁圣,結(jié)善緣。仙宮嶺昭融佛道,觀音山譽滿華南?v目登臨,感乾坤之遼闊;皈心崇仰,融圣像之莊嚴(yán)。效慈悲之佛性,彰真善于瑞蓮。頓悟自心,承風(fēng)四海;本來清凈,智性五禪⑥。斯乃普渡眾生,大悲拔人苦;莊嚴(yán)國土,大愛與人甜。
至矣哉!;垭p修,愿行啟業(yè)⑦。戒定兼持⑧,身心和愜。自他兩利⑨,崇圣道以化萬民;內(nèi)外同學(xué)⑩,尚懿行而昭百粵。時也圣謨洋洋,貞風(fēng)正正。彰貞儉以固基,布清風(fēng)而明圣。自可沐佛光,惜靈境。舉宏猷,織國夢。慈悲為本,不以己私為私;香火因緣?,而以佛性為性也哉?!
備注:
①相傳觀音山為觀世音菩薩初入中土?xí)r的首處停留之所,其山頂之觀音古寺,始建于盛唐。
②軒唐:傳說中的古代帝王軒轅﹑唐堯的并稱。
③觀音山三圣堂供奉著:佛教開山圣佛釋迦牟尼、儒教祖師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道教鼻祖老子。合諸神之愿,積眾善之力,集勝地之光。
④觀音山建設(shè)了世界上首家古樹博物館,收藏了有研究價值的古樹近百棵。
⑤在觀瀑臺可以看到三十六級瀑布群,似天河瀉落,霧氣升騰、宛如仙境。 ⑥五禪:佛教禪宗所說的修禪的五個階次。語本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真性則不垢不凈,凡圣無差;禪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
⑦既要首先發(fā)大愿,又要隨之切切實實地行。有愿必行,行愿一致。
⑧既規(guī)范身之外在行為,又修煉心之內(nèi)在境界,達到身心的和諧安穩(wěn)。
⑨既利他,又自利。即以利他而達到自利,以自利的目標(biāo)為動力而行利他之事。
⑩既修學(xué)內(nèi)學(xué)即佛學(xué),又修學(xué)外學(xué),即佛教以外的學(xué)問。
?香和燈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指彼此契合。
?佛性:謂眾生覺悟之性,亦借指禮佛修行之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