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錫縝(1822——1884),原名錫淳,字厚安,號淥石,博爾濟吉特氏蒙古人。先祖世居科爾沁兀魯特地方,天聰六年改隸滿洲正藍旗。其父保恒曾任西安參將、直隸總督等多種官職,故錫縝青少年即隨其父歷居陜、甘、青、江、淮、直隸等地,拜漢族名師學習漢文經(jīng)籍詩詞。咸豐六年進士。由戶部郎中授江西督道,為駐藏大臣,乞病歸。錫縝工書,善詩文,著有《退復軒詩文集》七卷,包括古近體詩四卷,約四百余首;科舉時文兩卷,約二百篇;古體散文一卷,約五十篇。其中古近體詩和古體散文文學價值較高。
錫縝(1822-1884),原名錫淳,字厚安,號淥石,博爾濟吉特氏蒙古人。
錫縝(1822——1884),原名錫淳,字厚安,號淥石,博爾濟吉特氏蒙古人。先祖世居科爾沁兀魯特地方,天聰六年改隸滿洲正藍旗。其父保恒曾任西安參將、直隸總督等多種官職,故錫縝青少年即隨其父歷居陜、甘、青、江、淮、直隸等地,拜漢族名師學習漢文經(jīng)籍詩詞。咸豐六年進士。由戶部郎中授江西督道,為駐藏大臣,乞病歸。錫縝工書,善詩文,著有《退復軒詩文集》七卷,包括古近體詩四卷,約四百余首;科舉時文兩卷,約二百篇;古體散文一卷,約五十篇。其中古近體詩和古體散文文學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