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年),榜眼進(jìn)士,授翰林院編修。
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十日(1846年1月7日),擢工部左侍郎。
道光二十九年七月三日(1849年8月20日),任左都御史,順天鄉(xiāng)試主考。
道光三十年正月(1850年2月),文宗登極,詔求賢,廣蔭疏薦王東槐、林揚(yáng)祖等人。
是年六月二日(1850年7月10日),擢工部尚書。
清文宗咸豐元年六月八日(1851年7月6日),任兵部尚書。
八月,恭選宣宗圣容,供奉盛京鳳凰樓,樓高五十七級(jí),怡邸謂廣蔭年邁,毋陟級(jí)。廣蔭曰:“先皇圣容,及今尚可瞻仰,何忍遽違?且禮當(dāng)升階,敢以老廢禮耶?”升樓敬謹(jǐn)成禮。途次冒風(fēng)雪,冱寒中體,還京疾劇。
十二月十四日(1852年2月3日),卒,謚文慎。
主要著作
《集益齋》四卷
軼事
廣蔭篤孝友,父嘉禮客浙幕將歸,母馮命至港迎視,風(fēng)適作,遙見(jiàn)一舟危甚,亟出金,命舟駛救,即之,乃父舟也。為諸生時(shí),授徒有法,修脯悉供親,妻若子粗糲一盂,勿令親知。及貴,屢典文炳,清苦如故。常官總憲,或勸乞外,廣蔭曰:“我二十年窮翰林,不識(shí)終南捷徑,今轉(zhuǎn)勔顏為此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