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秦禮萍2001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大地球化學專業(yè),獲得郭沫若獎學金。后赴美國深造,2007年在芝加哥大學地球物理系獲博士學位。之后,相繼獲美國卡耐基研究院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博士后獎學金,繼續(xù)從事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研究。2012年,秦禮萍擔任中國科大教授。
教育經歷
2001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學士2007年,芝加哥大學,地球物理系,博士工作經歷
2007-2009,卡耐基學院,Carnegie Postdoctoral Fellow2010-2012,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Geological Postdoctoral Fellow榮譽獎項
2001年,郭沫若獎學金2014年,歐洲地球化學學會豪特曼斯獎(Houtermans Award)豪特曼斯獎是歐洲地球化學學會為紀念著名物理學家豪特曼斯而設立的,自1990年以來每年在世界范圍內頒發(fā)給一位在地球化學領域取得突出研究成果、不超過35歲的青年科學家。該獎是國際地球化學界對青年科學家的最高級別獎項之一,與美國地球化學學會Clarke Award和美國地球物理學會Macelwane Medal相當。(秦禮萍是獲此獎項的第一位中國人)2016年,首屆“中國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6年,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研究領域
- 同位素宇宙化學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體系研究太陽系早期物質的形成與演化:例如地月系統(tǒng)及其他行星和小行星的演化史。通過對隕石中金屬和重同位素異常的觀察來研究太陽系形成時的天文環(huán)境宇宙射線照射對隕石中金屬和重金屬的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的改變生物地球化學利用生物刺激對鉻污染進行環(huán)境救援過程中的鉻的穩(wěn)定同位素分餾她主要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體系研究太陽系早期物質的形成與演化,并通過對隕石中金屬和重同位素異常的觀察來研究太陽系形成時的天文環(huán)境
在Science、Nature Geoscience、GeochimicaCosmochimica et Acta和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國際高影響因子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