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宋代音樂家 晁無咎曾在消息詞題下自行 注釋到:“自過腔,即越調 永遇樂! 自過腔的概念常與“ 自度曲”、“自制曲”一同出現(xiàn),但是三者有相當大的區(qū)別。
自度曲與自制曲
通曉音律的詞人,自擺歌詞,又能自己譜寫新的曲調,這叫做 自度曲。此語最早見于《漢書·元帝紀贊》:“元帝多村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蕭, 自度曲,被歌聲!睉弊⒃唬骸白噪[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為歌詩聲也。”茍悅注曰:“被聲,能播樂也。刀臣噴注臼:“度曲,謂歌終更援其次,謂之度曲!段骶┵x》曰:u2018度曲未終, 云起雪飛。u2019張衡《舞賦》:u2018度終復位,次受二八。u2019”師古注曰:“應、茍二說皆是也。度,音大谷反!卑矗 應劭以此“度”字為“隱度”之義。師古用 應劭說,故讀此“度”字為“大谷反”,即令“鐸”字音,臣瓚引《西京賦》為注,李善注《西京賦》,又引用臣瓚之說,他們都把這個“度”字解釋為“過度”的意思,于是可知他們把“度”字讀作“杜”字音。但是 應劭所注釋的是:“ 自度曲”三個字,他以為“ 自度曲”就是“自制曲”! 臣瓚、李善所注釋的,僅為“度曲”二字,他們以為“度曲” 即“唱曲”。可是“度曲” 二字,早已見于 宋玉的《笛賦》:“度曲舉盼! 宋玉用這兩個字,也是“唱曲”的意思。故后世以“度曲”為“唱曲”,以“ 自度曲”為“自制曲”,乃是各取一說,二者不可混淆! 自度曲”是一個名詞!岸惹 是一個動賓結構的語詞。不能把“ 自度曲” 解釋為“自唱曲”。
宋代有不少詞人,都深通音樂,他們做了詞,便自己能夠作曲,故詞集中常見有“ 自度曲”。舊本姜 白石詞集第五卷,標目云:“ 自度曲”,這里所收都是姜白石自己創(chuàng)作的曲調, 第六卷標目云:“自制曲” 。其實就是“ 自度曲”,當時編集時偶然沒有統(tǒng)一。陸鐘輝刻本就已經(jīng)統(tǒng)一為“ 自度曲”了。 柳永、 周邦彥深于音律,他們的詞集中有不少 自度曲,但并不都標明。不過,凡是 自度曲:至少都應當注明這個曲子的宮調,或者在詞序中說明, 柳永的《樂章集》按照宮調編輯, 姜夔的 自度曲都有小序。這個辦法最有交代,其他詞集中未有說明的 自度曲,后世讀者就無法知道了。
自度曲亦稱“自度腔”, 吳文英西子妝慢注曰:“夢窗自度腔!睆堉倥e虞美人詞序云:“題臨川葉宋英《千林白雪》,多自度腔。”也有稱“自撰腔”的, 張先勸金船詞序曰:“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碧K東坡和作序亦云:“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這是說:勸金船是他們的朋友楊元素自己作的曲調, 勸金船這個調名也是楊元素取定的。 自度曲有時亦稱“自制腔”。 例如蘇東坡翻香令詞小序云:“此詞蘇次言傳于伯固家, 云老人自制腔!庇贮S花庵云:“馮偉壽精于律呂,詞多自制腔。”
自度腔與自過腔
又有稱為“自過腔” 的,其含義就不同了。宋代音樂家 晁無咎曾在“消息詞”題下自注曰:“自過腔,即越調 永遇樂。” 姜夔有一首湘月詞,自序曰:“予度此曲,即念奴嬌同指聲也。于 雙調中吹之。鬲指,亦謂之過腔,見 晁無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過腔也。”據(jù)此可知, 晁無咎的消息,就是用鬲指聲來吹奏的 永遇樂。 姜夔的湘月詞, 句格仍與 念奴嬌一樣, 晁無咎的消息,句法亦與 永遇樂沒有不同?芍^“過腔”,僅是音律上的改變, 并不影響到歌詞 句格。 因此萬樹編《詞律》,徑自以 湘月為念奴嬌的別名,而不再另外收錄湘月這個曲調。萬氏解釋云:“白石湘月一調。自注即念奴嬌鬲指聲,其字句無不相合。今人不曉宮調,亦不知鬲指為何義,若欲填湘月,即仍是填念奴嬌,不必巧徇其名也,故本譜不另收湘月調!比f氏亦不收消息,即在 永遇樂下注云:“一名消息!逼浣忉屧疲骸 晁無咎題名消息,注云:u2018自過腔,即越調 永遇樂。u2019故知入某調即異其腔,因即異其名。如白石之湘月,即念奴嬌,而腔自不同,此理今不傳矣!
所謂“過腔”者,是從此一腔調過入另一腔調,所謂“過腔”,僅是音律上的改變, 并不影響到歌詞句格。“鬲指”者。指吹笛的指法可以高一孔,或低一孔。指法稍變,腔調即異。故念奴嬌的腔調稍變,即可另外題一個調名曰湘月。但這僅是歌曲腔調的改動,并不影響到歌詞句格。后世詞家,已不懂宋詞音律,作詞只能依照句法填字。念奴嬌和湘月, 永遇樂和消息,句法既然一樣,從文學形式的角度來看,當然不妨說:湘月即念奴嬌,消息即永遇樂。至于二者之間,腔調不同,卻不能從字句中看得出來!对~律》《詞譜》,只能以 詞調的 句格同異為類別,無法從句法相同的兩首詞中區(qū)別其腔調之不同?墒,周之畸的《心日齋詞選》、江順詒的《詞學集成》,都極力排低萬樹不懂宮調。其實,萬樹在《詞律》卷端 《發(fā)凡》 中已明白說了:“宮調失傳,作者依腔填句,不必另收湘月!比f氏正因為無法從字句中區(qū)別宮調,故只能就詞論詞。如周之畸、江順詒之自以為能知二詞有宮調不同的區(qū)別,但他們也不可能作字句相同的湘月及念奴嬌各一闋,而使讀者知其有宮調之不同。不過,以文詞句法而論,則湘月即 念奴嬌,消息即 永遇樂,從音律而論,則湘月非念奴嬌,消息亦非永遇樂,萬氏在念奴嬌下注百字令、 酹江月、大江東去等異名,而湘月亦在其中,似乎湘月亦是念奴嬌的一個別名,又在永遇樂下注云:“一名消息”,這樣注法,確是失于考慮的。
與自度曲的關系
自過腔既然不是創(chuàng)調,它就和 自度曲不同。但 姜白石以 湘月編入詞集第六卷自制曲中,可見宋朝人還是把自過腔作為 自度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