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陳瓛(),初名祖夔,字元瑞,又字季常,號增城。 明末清初書法家。
戲曲家陳與郊子,諸生。明末任光祿寺丞。工于書法,博雅好古,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遇時,館于其家為時很久,虛心向其請教結為友好,留下很多墨跡。董其昌亦把他引為知己,認為他“深于書學,各體俱工,尤擅楷法”,特地來到鹽官,留住其家,興來即揮毫作書。陳癕一生注意搜集歷代書法精品,經(jīng)過他鐫刻傳世的有::《玉煙堂集古法帖》24卷、《渤海藏真》10卷。董其昌對此評價很高:“雖網(wǎng)羅千載,而鑒裁特精”,“此帖出,而臨池之家有所總萃矣”。陳瓛還集刻了董其昌的書法作品《玉煙堂法帖》、《妙法蓮花經(jīng)》、《觀復堂帖》等。
太平天國后,其后人集尚存的自鐘繇、王羲之至董其昌的作品38種拓為一卷,名《煙海余珍》帖,至當代殘余刻石已由國家作為文物保護,稱之為《渤海藏真》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