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徐曉峰 ,江蘇東臺人。初由 供事隨 工部侍郎 呂賢基剿辦安徽捻匪,獎六品頂帶。旋署蒙城縣知縣,有惠政。時 潁州府捻氛不靖,給事中 袁甲三檄曉峰剿辦,先后獲其酋 馬文俊、鄧大俊、馬在隴、馬九、 陳建中等。馀匪麕聚阜、亳交界,復擒捻首李致文於陣。剿匪渦河,匪眾鳧水來撲,曉峰領隊堵截,賊炮從馬腹過,馬驚蹶,頸背皆傷,復上馬截擊賊渡河者,殲焉。
粵匪撲潁州府城,甲三復檄曉峰赴援,御之南岸河上,殲匪毀船。匪於滁州駐馬河紥營為久踞計。曉峰改裝潛探,隨按察使恩錫分三路進剿,毀賊營三座。竄林母圩,復偕都司劉鶴翔等剿敗之。又隨 廬鳳道張光第追剿粵匪於高旺街,賊潰,追敗之。烏江賊分隊襲后路,於大雨中麾眾痛擊,擒偽司馬等五人。匪由 江寧鎮(zhèn)下竄,陣斬偽佑天侯富姓、偽右四丞尉張盛林等。
咸豐七年,亳州捻匪劉老淵等竄擾李八莊等處,曉峰督兵攻剿,斃賊百馀,生擒三十馀人。攻破宗圩匪巢,鄧圩賊內(nèi)訌,被脅男婦閉門乞命,縛匪首李寅、悍賊劉破頭等三十五人。姚圩賊二百馀人亦降,遂平兩圩。著名巨賊,悉數(shù)就誅。王圩捻匪復踞河抗拒,曉峰乘夜進攻,難民內(nèi)應,遂擒匪首王紹堂。乘勝收復東面七圩,宿州以南,一律肅清。五六年間,曉峰於剿辦捻、粵各匪,戰(zhàn)功獨著。由知縣歷保知府,至是擢道員,記名簡放。旋授福建汀漳龍道,同治元年,赴任。
三年二月,檄署按察使,督全省軍務,守延平。粵匪馀孽竄粵,閩防解嚴,七月,還漳州道任。賊復由粵竄閩,守漳者僅練勇二百五十人,賊遂勾結土匪攻城。無備無援,九月十四日城陷,曉峰被執(zhí),死之。妻王氏聞城破,知曉峰必死,先絞其女,亦自經(jīng)。恤贈 內(nèi)閣學士銜,給騎都尉世職,復以“曉峰從戎豫、皖由軍功洊升監(jiān)司,自軍營回任,甫及旬馀,倉猝被害,最為慘烈。妻女皆以身殉。忠孝節(jié)烈,萃於一門”褒之,於死所建專祠。
曉峰初從甲三軍,與 馬新貽同幕,新貽謂曉峰殺氣滿面,目光灼灼 射人,終當以義烈見。及被賊執(zhí),備受凌虐,叱跪不跪,勸降不降,書其禁錮壁間有云:“壯志未酬,君恩莫補。取義成仁,臣心千古!庇纸^命辭二章。尋予謚剛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