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陸鼎堂其后外調(diào)大洋州地區(qū),1973年至1976年間歷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及所羅門群島總督,隨后再度調(diào)返香港,最初于1977年接替何禮文爵士出任公務(wù)員敘用委員會主席,后于1978年接替姬達為第2任廉政專員,直到1980年卸任退休。
生平
早年生涯
陸鼎堂生于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父親諾曼·約翰·拉丁頓(Norman John Luddington)曾于英屬錫蘭政府任職公務(wù)員,至于母親則名默特爾·亞美士德·潘恩(Myrtle Amethyst Payne)。陸鼎堂早年曾入讀英格蘭肯特郡的多佛爾書院,后來升讀蘇格蘭圣安德魯斯大學,并取得文學碩士資格畢業(yè)。
自1940年至1946年期間,陸鼎堂于英國陸軍服役,參與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軍中,他先后隸屬于英皇直屬約克郡輕步兵團(KOYLI)及皇家裝甲兵團(RAC),并曾于印、緬及西班牙的阿拉貢等地作戰(zhàn)。陸鼎堂戰(zhàn)時曾因緊急狀態(tài)(Emergency Commission)而獲暫委為上尉,到戰(zhàn)后復(fù)于1952年7月19日獲軍方授予正任上尉軍階,同時獲授名譽上校軍銜。
殖民地生涯
在1949年2月,陸鼎堂以官學生(今政務(wù)官)身份獲聘到香港政府供職,由此展開其殖民地生涯。他最初在大埔任職理民官、其后曾于華民政務(wù)司署、警務(wù)處、輔政司署及工商署等部門任職,此外他亦曾自1949年至1955年服役于皇家香港防衛(wèi)軍。至1960年11月,陸鼎堂獲港府擢升為防衛(wèi)司兼首席助理輔政司,主管香港保安事務(wù),后來先后改任副民政署長及工商業(yè)管理處副處長,并成為香港管理專業(yè)協(xié)會會員。在1969年4月,他接替景韓出任新界民政署長,同時在英女皇批準下獲港督戴麟趾爵士委任為立法局官守議員,到同年6月獲委為官守太平紳士。
在1971年5月,陸鼎堂接替何禮文(后為爵士)升任民政司,成為港府主要官員之一。然而,據(jù)其前下屬許仕仁憶述,由于陸鼎堂為人耿直,因此與當時新上任的港督麥理浩爵士不咬弦。有說麥理浩曾數(shù)次下令要求陸鼎堂的下屬執(zhí)行某些命令,但都被他一一駁回。結(jié)果在1973年5月,陸鼎堂被明升暗貶,遭英政府外放到大洋州,同年10月10日起正式出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管理太平洋小島國英屬所羅門群島,但為了讓他體面離港,英廷在他正式上任前宣布向他獎授CMG勛銜。到1974年8月21日,陸鼎堂獲任命為英屬所羅門群島保護領(lǐng)總督,繼續(xù)對當?shù)刈鞒龉苤,直?976年1月卸任,此后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一職被英政府廢置。
在英屬所羅門群島供職期間,他曾于1974年2月款待到訪的英女皇及菲臘親王伉儷,事后因而獲封CVO勛銜。另一方面,他又在1974年協(xié)助引入新憲法,為當?shù)亟⒆h會民主制及部長制政府;到1975年更將當?shù)卣礁麨椤八_門群島”,為日后的自治及獨立鋪路。陸鼎堂在1976年1月卸任總督以后,所羅門群島隨即成立自治政府,兩年后脫離英國獨立,成為英聯(lián)邦王國的一員;至于他自己則在在1976年6月的英女皇壽辰名單中獲授KBE勛銜,成為爵士。
在1977年5月,陸鼎堂爵士獲港府重新起用,返回香港以接替退休的何禮文爵士出任公務(wù)員敘用委員會主席,后于1978年3月退任。同年7月4日,他獲麥理浩委任接替姬達爵士,出任第二任總督特派廉政專員,掌管廉政公署,任內(nèi)致力改善警、廉關(guān)系,及鞏固廉署致力肅貪的公眾形象。陸鼎堂在1980年11月卸任廉政專員一職,開展退休生活。
晚年
陸鼎堂退休后返回英國,并居于約克郡的伊盛沃德(Easingwold),至2009年1月26日在伊盛沃德區(qū)內(nèi)一所醫(yī)院安詳去世,終年88歲。在家人安排下,其葬禮于同年2月2日上午11時在伊盛沃德教區(qū)教堂舉行。陸鼎堂身后,時任香港特首曾蔭權(quán)及廉政專員湯顯明皆對其逝世深表哀悼,并贊揚他對香港所作貢獻,其中曾蔭權(quán)更稱陸鼎堂是他的“多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