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永樂初入太學(xué),后升為監(jiān)察御史,巡按四川。1424年(明永樂二十二年),李浚以父喪回籍家居。
1426年,宣宗朱瞻基即位,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蓄謀舉兵奪位稱帝,派人致請李浚。李浚佯為應(yīng)諾,托疾不往。為揭發(fā)漢王謀反之事,他先召族眾共謀,又讓母親和兩個兒子離家避險,然后至濟南請都指揮使靳榮發(fā)給符驗以便進京告變,遭到與漢王有約的靳榮反對后,李浚化名王剛星夜赴京。
朱高煦聞密報派人追殺未遂,李浚金殿奏陳漢王反情。宣宗御駕親征,圍樂安城,用神機銃箭猛攻。朱高煦自知不敵乃降。宣宗以李浚告變有功,晉其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并改樂安州為武定州,乃取武力平定反叛之意。
1428年(明宣德三年) ,李浚奉命督理浙江糧儲,鎮(zhèn)守易州柴廠軍屯。1436年(明英宗正統(tǒng)元年) ,又奉命巡守遼東。他戍邊八年,事綏人安,晉升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因病離職回鄉(xiāng)。
李浚死后,詔謚“忠誠”。
后世紀(jì)念
李浚死后,當(dāng)?shù)丶澝駷樗c袁化中合建“雙忠祠”。遂家村改稱李御史村,后稱御史街,村東南有御史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