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詹姆斯·弗朗西斯·伯恩斯(James Francis Byrnes,1879年5月2日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 - 1972年4月9日),也有翻譯成貝恩納斯。美國政治家,1941年至1942年他任最高法院大法官。1945年-1947年任美國國務卿。1951年-1955年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伯恩斯是美國民主黨人,并支持種族隔離。
生平
出生于南卡萊羅納州一個種植園主家庭,父親在他降生之前幾個月去世,在完成基礎教育后,他沒有按慣例上大學深造,反而去當速記員,和許多法官學習法律,從當審判員開始,最后開自己的律師行,1908年成為法官,1911 年被選為眾議員,正式開始政治生涯。1924年競選參議員受挫,但1930 年11月終于入選參議院,并與1936年連任,新政開始之初,他也是一名熱心的支持者,但不久就反對擴大開支,成為新政的反對派。盡管這樣,他和羅斯?偨y(tǒng)任然保持著密切的政治和私人關系。
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支持富蘭克林·羅斯福對武器實行“現(xiàn)購自運”,反對孤立主義,在國會極力策動通過《租借法案》和選征兵役制。1941 年6 月—1942 年10 月任最高法院法官。1942—1943 年任經濟穩(wěn)定局局長。1943—1945 年出任國防動員局局長。對戰(zhàn)時美國國內經濟事務起重要作用, 是羅斯福國內事務的得力助手。在這些職務上,由于總統(tǒng)對他賦予的權利不加限制,他表現(xiàn)出相當大的優(yōu)越感,他規(guī)定最高年薪不得超過2.5萬美元,以制止通貨膨脹,并大量增加軍火生產。羅斯福稱他是后方戰(zhàn)線的副總統(tǒng)。
1944年他本來是羅斯福的副總統(tǒng)候選人,但由于遭到北方自由人士和工會的反對,后來被杜魯門取代,1945 年初隨羅斯福出席雅爾塔會議。同年7 月接替愛德華·斯退丁紐斯為國務卿,出席波茨坦會議,是會議文件的主要談判者和簽署這。戰(zhàn)后支持哈里·杜魯門遏制蘇聯(lián)和進行冷戰(zhàn)。在1945年12月的第11次莫斯科會議上,莫洛托夫諷刺的攻擊他說話的強硬態(tài)度,問他是不是在褲子里裝了一顆原子彈,伯恩斯干脆的回答:“如果不好好談判,就的領教原子彈的滋味!被貒笏灾靼l(fā)表了會議精神,這時總統(tǒng)還茫然不知,大權旁落的杜魯門大發(fā)雷霆,要求他立即辭職,他只好請求總統(tǒng)讓他完成簽字儀式才辭職。1951—1955年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著有回憶錄《老實話》和自傳《畢生所有》等。
相關人物
前任美國國務卿:小愛德華·斯特蒂紐斯
繼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
前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斯特羅姆·瑟蒙德
繼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小喬治·貝爾·蒂默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