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長沙開福寺碑》及“真阿蘭若”匾額至今保存完好。著有《續(xù)訪碑錄》《寶鴨齋詩集》《詩馀》《寶鴨齋題跋》《寶鴨齋法帖》《寶鴨齋金石拓存》《淮海詠歸》《長郡題名錄》等,另有大量碑刻、墓志銘、對聯(lián)、冊頁、四條屏、橫幅保存在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名勝景區(qū)及各私人藏家家中。
《湖南通志》《湖南書畫篆刻家匯傳》《長沙縣志》《文史拾遺》《馮庭桂撰徐公墓表》《翰林院庶吉士孔憲教撰徐公行狀》《全清詞鈔》《長沙的望族——徐氏》
(1842—1910)字衡士,號叔鴻,棻公三子,咸豐七年丁巳舉人。誥授資政大夫,二品銜江淮淮陽海兵備道兼按察史,江南道、山西道、京畿道監(jiān)察御史,布政史,賞戴花翎,戶部福建司郎中,軍機(jī)處行走。以得王獻(xiàn)之《鴨頭丸帖》真跡而名其室曰寶鴨齋。與徐世昌、李鴻章交游唱酬甚密。收藏金石墨拓、歷代名家字畫數(shù)千種,秦磚漢瓦數(shù)百種,書擅各體,作品宏富。篆宗石鼓,隸法蔡中郎,行楷師大令,草法宗二王,尤究心于金石碑版考據(jù)之學(xué)
《長沙開福寺碑》及“真阿蘭若”匾額至今保存完好。著有《續(xù)訪碑錄》《寶鴨齋詩集》《詩馀》《寶鴨齋題跋》《寶鴨齋法帖》《寶鴨齋金石拓存》《淮海詠歸》《長郡題名錄》等,另有大量碑刻、墓志銘、對聯(lián)、冊頁、四條屏、橫幅保存在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名勝景區(qū)及各私人藏家家中。
《湖南通志》《湖南書畫篆刻家匯傳》《長沙縣志》《文史拾遺》《馮庭桂撰徐公墓表》《翰林院庶吉士孔憲教撰徐公行狀》《全清詞鈔》《長沙的望族——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