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幼時,在叔祖宋章錫開設的吉磐書室讀書,曾得到花縣舉人宋灝的教誨。14歲時,隨宋章錫參加佛岡廳同知龔耿光的詩會,即席賦《禹門魚躍》:“勝景黃華癖,懸崖號禹門。魚乘新漲躍,銜尾認燒痕!贝嗽姷玫綇d同知龔耿光的贊賞,收載于《佛岡廳志》藝文卷。
清咸豐十年(1860年),廳宰陳祚康招考觀風,看到宋銓山的文章后,判斷他定能中舉,獎四千錢給他作讀書補貼費用。果然他于同兇年(1862年)中壬戌科舉人。同治五年(1866年),宋與佛岡廳歲貢朱品三等在附城創(chuàng)建鳳梧書院。同治十年(1871年), 奉命籌建吉河書院。他畢生從事興教辦學,有暇即吟詩怡情。他曾在清遠、英德浛洸、從化鳳院以及本縣煙嶺等地設壇講學。宋銓山一生敬業(yè)樂群,勤于教書育人,卒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享年77歲。生前不曾置一田、一屋,沒有積蓄。他的兒子將祖父遺留的六畝田全部典押給族中富戶,才為他辦完后事。
代表作品
他生前著有《紅杏山房》詩集(軼 失),其中吟詠從化景色之一《市歸晚渡》:“菜擔花籃絡繹還,黃昏人語滿前彎。呼來桃葉乘風便,指點吾廬一棹間!绷硪痪啊赌练禑煷濉,詩云:“數(shù)聲橫笛 畫橋頭,日落郊原罷飯牛。燈火夜來曾叩角,英雄事業(yè)感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