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殿功平生最喜植樹造林。自到香嚴寺后,立志栽松植柏,改變香嚴古剎容貌。遂將這一打算向離石縣人民政府提出,縣政府領(lǐng)導對這種熱心植樹造林的精神大加贊許,并多 次撥款資助。高殿功克服無地育苗,生活拮據(jù)等重重困難,在寺院周圍鏟土培梗,入籽下種。從民國35年(1946)開始,年復一年,經(jīng)過近10年的努力,于寺周山坡上,修造成 許多小型梯田,植上了滿山松柏。由于精心管理,樹成活率達到95%以上。使荒涼凋敝的香嚴古剎,變得綠蔭掩映,郁郁蔥蔥,成為柳林游覽勝地。
高殿功為公共事業(yè)盡智盡力的精神和育苗護林的高度競?cè)涡,受到黨和政府的嘉獎,連續(xù)五年被評為出席縣造林模范。1955年,中共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來柳林視察工作時,見香嚴寺周圍松柏成林,予以當面表揚。年逾七旬的高殿功倍受鼓舞,決心為綠化柳林再出一把老力。
1956年2月,高被選為山西省社會主義建設(shè)積極分子赴省城太原開會,不料會期身受風寒,病勢日漸加重,經(jīng)治療無效,與世長辭,享年72歲。
榮譽
離石縣人民政府為其在柳林舉行了隆重的公葬儀式,中共山西省委陶魯笳書記親筆寫了挽聯(lián)。1957年3月清明節(jié),中共離石縣委、離石縣人民委員會在香嚴寺前筑亭立碑,旌表高殿功為民造福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