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年表
初為秘府 中書郎, 孫休即位,為散騎中常侍。 數(shù)年,以病去官。
孫皓初,為左執(zhí)法,遷 選曹尚書,及立太子,又領少傅。
建衡三年,皓 追嘆瑩父綜遺文,且命瑩繼作,摣I詩曰:“惟臣之先,昔仕 于漢,奕世綿綿,頗涉臺觀。暨臣父綜,遭時之難,卯金失御,邦家毀亂。適茲樂土,庶存孑遺,天啟其心,東南是歸。厥初流隸,困于蠻垂。大皇開基,恩德遠施。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釋放巾褐,受職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遷入京輦,遂升機樞?荽岣鼧s,絕統(tǒng)復紀,自微而顯,非原之始。亦惟寵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號東宮,乃作少傅,光華益隆。明明圣嗣,至德 謙崇,禮遇兼加,惟渥惟豐。哀哀先臣,念竭其忠,洪恩未報,委世以終。嗟臣蔑賤,惟昆及弟,幸生幸育,讬綜遺體。過庭既訓,頑蔽難啟。堂構弗克,志存耦耕。豈悟圣朝,仁澤流盈。追錄先臣,愍其無成,是濟是拔,被以殊榮。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備物,金革楊聲。及臣斯陋,實闇實微,既顯前軌,人物之機;復傅東宮,繼世荷輝,才不逮先,是忝是違。乾德博好,文雅是貴,追悼亡臣,冀存遺類。如何愚胤,曾無仿佛!瞻彼舊寵,顧此頑虛,孰能忍媿,臣實與居。夙夜反側,克心自論,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結草,生誓殺身,雖則灰隕,無報萬分!
是歲, 何定建議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瑩督萬人往,遂以多盤石難施功,罷還,出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誅,皓追圣溪事,下瑩獄,徙廣州。
天紀四年,晉軍征皓,皓奉書於 司馬伷、 王渾、 王濬請降,其文,瑩所造也,摷戎谅尻枺叵纫姅,為 散騎常侍,答問處當,皆有條理。
太康三年卒,年約75歲。
作品欣賞
《 獻詩》
惟臣之先,昔仕于漢。奕世綿綿,頗涉臺觀。暨臣父綜,遭時之難。卯金失御,邦家毀亂。 適茲樂土,庶存孑遺。天啟其心,東南是歸。厥初流隸,困于蠻垂。大皇開基,恩德遠施。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釋放巾褐,受職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遷入京輦,遂升機樞?荽岣鼧s,絕統(tǒng)復紀。自微而顯,非愿之始。亦惟寵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號東宮。乃作少傅,光華益隆。明明圣嗣,至德 謙崇。禮遇兼加,惟渥惟豐。哀哀先臣,念竭其忠。洪恩未報,委世以終。嗟臣蔑賤,惟昆及弟。幸生幸育,托綜遺體。過庭既訓,頑蔽難啟。堂構弗克,志存耦耕。豈司圣朝,仁澤流盈。追錄先臣,愍其無成。是濟是拔,被以殊榮。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備物, 金革揚聲。及臣斯陋,實暗實微。既顯前軌,人物之機。復傅東宮,繼世荷輝。才不逮先,是忝是違。乾德博好,文雅是貴。追悼亡臣,冀存遺類。如何愚胤,曾無仿佛。瞻彼舊寵,顧此頑虛。孰能忍媿,臣實與居。夙夜反側,克心自論。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結草,生誓殺身。雖則灰隕,無報萬分。
《漢紀贊》(應為部分) 漢氏中興,至于 延平而世業(yè)損矣。沖、質(zhì)短祚,孝、桓無嗣,母后稱制,奸臣執(zhí)政。孝靈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藩侯而紹皇統(tǒng),不恤宗緒,不祗天命。上虧三光之明,下傷億兆之望。于時爵服橫流,官以賄成,自公侯卿士,降於皂隸,遷官襲級,無不以貨。刑戮無辜,摧仆忠賢,佞諛在側,直言不聞。是以賢智退而窮處,忠良擯於下位。遂至奸邪蜂起,法防墮壞,夷狄并侵,盜賊糜沸,小者帶城邑,大者連州郡,編戶騷動,人人思亂。當斯之時,已無天子矣。會靈帝即世,則禍尋其后,宮室焚滅,郊社無主,危自上起,覃及華夏,使京室為墟,海內(nèi)蕭條,豈不痛哉!
歷史評價
周昭:“薛瑩、王蕃,器量綽異,弘博多通。”
陸凱:“ 姚信、 樓玄、 賀邵、 張悌、 郭逴、薛瑩、 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 卓茂,皆社稷之楨干,國家之良輔。 ”
陳壽《三國志》:“瑩纂蹈,允有先風,然於暴酷之朝,屢登顯列,君子殆諸!
房玄齡等《晉書》:“自綜至兼,三世傅東宮,談者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