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會王生者,以故至山,素與郭善,登門造訪。見污本,問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殘課示
王。王諦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復(fù)視?卷,類冗雜可刪。訝曰:“狐似有意。不惟
勿患,當(dāng)即以為師。”過數(shù)月,回視舊作,頓覺所涂良確。于是改作兩題,置案上,以觀其
異。比曉,又涂之。積年余,不復(fù)涂,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王閱之曰:“狐真爾師也,佳幅可售矣!笔菤q,果入邑庫。郭以是德狐,恒置雞黍,備狐
啖飲。每市房書名稿,不自選擇,但決于狐。由是兩試俱列前名,入闈中副車。
時葉、繆諸公稿,風(fēng)雅絕麗,家弦而戶誦之。郭有抄本,愛惜臻至。忽被傾濃墨碗許于
上,污蔭幾無余字,又?jǐn)M題構(gòu)作,自覺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漸不信狐。無何,葉公以正文
體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見。然每作一文,經(jīng)營慘淡,輒被涂污。自以屢拔前茅,心氣頗高,
以是益疑狐妄。乃錄向之灑點煩多者試之,狐又盡?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
非也?”遂不為狐設(shè)饌,取讀本鎖箱簏中。旦見封錮儼然,啟視則卷面涂四畫,粗于指,第
一章畫五,二章亦畫五,后即無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兩次五等,始知其兆
已寓意于畫也。
異史氏曰:“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zhí)葉、繆之余習(xí),狃而
不變,勢不至大敗涂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翻譯:
郭生是淄博東山人,他從小特別喜歡讀書,但山村沒有地方可以請教。二十多歲時,他的字畫還有很多錯誤。
以前,他家中狐貍作難,衣服、食品、器物,總是丟失,他深深地為狐貍的禍害而苦惱。
一天晚上,他閱讀自己的詩文,讀完后,隨手把詩卷放在案頭。第二天一看,他驚呆了:自己精心寫出的詩文竟被狐貍涂得烏黑,以至于連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選擇稍稍干凈的編輯起來讀。他心里十分憤恨,但又無可奈何。后來,他又收集了新寫的二十多篇,準(zhǔn)備向名人請教。早上起來,見詩卷被狐貍翻開攤在案幾上,墨汁幾乎把它全部涂滿了,他更加憤恨。剛好王生因事到東山,他與郭生是好友,登門拜訪郭生時,見到被墨汁污染的詩卷,問是怎么回事。郭生詳細(xì)訴說了他的苦惱,并拿出殘剩的詩給王生看。王生仔細(xì)地看了看,發(fā)現(xiàn)狐貍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刪去。他驚訝地說:“狐貍好像懂詩,它不僅不是你的禍害,而且你應(yīng)該馬上拜它為師。”
郭生開始不以為然,過了幾個月,郭生回頭看自己的舊作,忽然感到狐貍涂得很對。于是修改了兩篇放在案上,以觀察有什么怪異。到天亮?xí)r,又被狐貍涂了。
過了一年多,狐貍不再涂,只是用濃墨灑灑點點,弄得滿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訴王生。王生看了看說:“狐貍真是你的老師啊!這好文章可以入試了!边@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從此感激狐貍,常常買些雞肉黍米,備給狐貍吃。他買了別人名稿,自己不選擇,而是讓狐貍選擇。因此,他在縣、府兩級考試中都名列前茅。
當(dāng)時,葉、繆等人的作品,風(fēng)格典雅,文詞華美,家傳戶誦。郭生有一個抄本,愛惜備至,不料被狐貍倒了約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幾乎沒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葉、繆的題目創(chuàng)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沒想到,狐貍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漸漸不相信狐貍。但過了不久,葉公因為文章內(nèi)容不當(dāng)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貍有先見之明。但自己每次慘淡經(jīng)營地寫一篇文章,總是被狐貍涂壞。他還是懷疑狐貍妄為,就拿了從前被狐貍?cè)c很多的文章來試狐貍,狐貍又全部涂污。郭生笑著說:“這真是胡鬧了!為什么以前肯定而現(xiàn)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為狐貍安排飲食,并把讀過的書鎖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鎖著,打開一看,卷面卻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沒有涂了。此后狐貍沒有再來打擾。以后郭生在科舉考試中得了一次四等,兩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貍的涂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