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2010年5月~至今,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特別研究員。
2008年2月~2010年5月, 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后。
2005年7月~2008年2月,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博士后。
2000年9月~2005年7月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博士。
1996年9月―2000年7月, 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本科。
研究方向
新型分子成像技術
激光誘導的分子電離信號包含了分子的空間構形信息。利用這一原理發(fā)展而成的新型分子成像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給現(xiàn)有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挑戰(zhàn)性課題。
超快化學反應的相干控制
化學反應的過程可以看成是 化學鍵的合成和破壞,而化學鍵的重組又歸結于電子的運動。通過控制電子在分子內部的運動,可以控制化學反應的過程。建立了和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超快激光實驗小組的合作,著重于提出并解釋化學反應的相干控制方案。
新型光源的產(chǎn)生
鈦寶石激光或者中紅外激光和分子原子的相互作用可以輻射出THz或者XUV脈沖。THz射線在民用、商業(yè)、軍事等方面都有廣泛用途。超短XUV脈沖是到目前為止的曝光時間最快的照相機,可以用來觀測電子在分子內部的散射以及化學鍵的重組過程。著重于尋找產(chǎn)生新型輻射光源的理論方案。
極端強場作用下正負電子對的產(chǎn)生
通過數(shù)值模擬含時狄拉克方程研究極端強場作用下正負電子對的產(chǎn)生過程,揭示極端強場條件下真空的超快非線性效應。研究能量和物質的轉換過程。
期刊論文列表
1. Christian Buth, Feng He, Joachim Ullrich, Christoph H. Keitel, and Karen Z. Hatsagortsyan, Phys.REv. A 88, 033848 (2013) .
2. Feng He, Phys. Rev. A 86, 063415 (2012).
3. Feng He, Camilo Ruiz, Andreas Becker and Uwe Thumm, J. Phys. B (FTC)44, 211001 (2011).
4. Feng He and Uwe Thumm, Phys. Rev. A 81, 053413 (2010).
5.K. P. Singh, F. He, P. Ranitovic, W. Cao, S. De, D. Ray, S. Chen, U. Thumm, A. Becker, M. M. Murnane, H. C. Kapteyn, I. V. Litvinyuk, and C. L. Cocke, Phys. Rev. Lett. 104, 023001 (2010).
6.D. Ray, F. He, S. De, W. Cao, H. Mashiko, P. Ranitovic, K. P. Singh, I. Znakovskaya, U. Thumm, G. G.Paulus, M. F. Kling, I. V. Litvinyuk, and C. L. Cocke, Phys. Rev. Lett. 103, 223201 (2009).
7.Maia Magrakvelidze, Feng He, Thomas Niederhausen, I.V.Litvinyuk, and Uwe Thumm, Phys. Rev. A, 79, 033408 (2009 ).
8.Feng He, Andreas Becker and Uwe Thumm, Phys. Rev. Lett, 101, 213002 (2008).
9.Feng He, Camilo Ruiz, and Andreas Becker, J. Phys. B 41, 081003 (2008) (Fast Track Communication).
10.Feng He and Andreas Becker, J. Phys. B 41, 074017 (2008).
11.Feng He, Camilo Ruiz, and Andreas Becker, Optics Letters 32, 3224 (2007).
12.Feng He, Camilo Ruiz, and Andreas Becker, Phys. Rev. Lett 99, 083002 (2007).
13.Feng He, Camilo Ruiz, and Andreas Becker, Phys.Rev. A 75, 053407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