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徐文靖仕途緣淺,先是困于諸生,五十七歲才舉鄉(xiāng)試。古稀之年,得大司馬甘汝來(遜齋)、都察院孫嘉淦(靜軒)等保舉博學鴻詞科,偏又廷試不諧,于是只好“天假窮愁得著書”(《湖居三十詠》,見《志寧堂稿》),聊以自慰。后來他的著作被侍讀學士張鵬翀看中,于乾隆九年上呈皇帝。乾隆十七年,安徽巡撫再度推薦其經學,乾隆皇帝看他年高體健又如此好學,著實世間少有,方賜了個翰林檢討。
成就
徐文靖的著述,除了《管城碩記》外,還有《山河兩戒考》十四卷,《志寧堂稿》(又叫《詩賦全集》)四卷,《禹貢會箋》十二卷,《竹書紀年統(tǒng)箋》十二卷,《皇極經世考》三卷,《天文考異》一卷!豆艹谴T記》是徐氏整理的歷年讀書筆記,是他的代表作。此書考訂經典,駁難傳統(tǒng)注疏,旁及子史雜說,材料豐富,立論有據,堪稱一家之言。
徐文靖一生淹貫經史,擇善而從,既不墨守先儒,也不妄加臆斷。他特別致力于一般學者所不甚注意、不愿研究的《竹書紀年》一類的典籍!吨駮o年》原為蝌蚪文。其注相傳為梁代沈約所作,自沈約以后能夠加以研究的極少。徐文靖作了大量的文字?惫ぷ鳎麖V征博引,著《竹書紀年統(tǒng)箋》十二卷。又潛心研究地理地貌,每到一處,記錄在簿,著成《山河兩戒考》十四卷。在清人胡渭著《禹貢錐指》的基礎上,他又補其所未涉獵之處著《禹貢會箋》十二卷。接著又撰《周易拾遺》十四卷,大力闡發(fā)程朱的學術見解,而對漢唐以來各家學派也多有獨見。他的《管城碩記》一書,涉獵詩、禮、經、子、史各個領域,其中有關歷史部分的論斷,亦時有創(chuàng)見。鄞人全祖望極服其考據精博。他還著有《皇極經世考》三卷、《志寧堂詩賦集》若干卷。徐文靖不僅致力于古代典籍研究,對于近世人的著作也極為注意,他還訂正張自烈的《正字通》,并對方以智的《通雅》提出修正意見。徐文靖生于清朝全盛時期,一門兄弟,自相師友。居湖陽,魚米豐饒,菱藕飄香,耕讀傳家,寄情水鄉(xiāng),其《湖居三十詠》、《語助七字詩》膾炙人口,清學者袁枚將其采入《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