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由于他在理論凝聚態(tài)(理論物理)方面的出色研究,他于1987年被破格提升為物理學副教授,時年29歲,屬當時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個。1989年1月,他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被派往英國曼徹斯特進行訪問。從那時起,他先后受聘于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利物浦大學,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在英國工作生活達16年之久。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
從2001年到2004年,他作為一名首席科學家及技術總監(jiān)受聘于英國硅谷-劍橋一家高科技工程軟件公司。在那里,由于他深厚的數學功底及超常的算法分析能力使公司產品的功能及性能躍升到了一個至高的層次,他曾3次獲得公司總裁頒發(fā)的杰出表現獎。
2004年9月華南理工大學全球招聘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院長,他辭去首席科學家與技術總監(jiān)的工作,贏聘回國任職。
他的研究興趣廣泛而交叉:先進計算與服務計算,云計算, 量子計算,高性能計算,并行計算,科學計算,社會計算,大數據,物聯(lián)網,RFID,信息擴散理論,計算機模擬與仿真,數值分析與算法,工程過程的建模與仿真,SOA, 可視化,計算機輔助工程(CAE), 計算機輔助的制造(CAM),計算機過程控制,復雜系統(tǒng)行為的研究與建模,計算凝聚態(tài)物理,量子動力學模擬,第一原理計算,分子動力學模擬,蒙特卡洛模擬, 計算流體動力學(CFD),計算材料科學,計算機輔助的藥物設計等等。
他主持參與了歐共體合作項目,國家“863”重點科研項目以及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擁有多項市場前景可觀的核心發(fā)明專利。
他發(fā)表了100多篇文章,近80篇是用英文發(fā)表的,并被三大索引收錄。
他正指導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0多名,博士研究生6名,外國留學博士生2名。
近年來,他給本、碩/本、博連讀創(chuàng)新班,計算機聯(lián)合班,以及國際留學生班 全英講授《計算機科學概論》課程。
他是(曾經是)英國劍橋旭日系統(tǒng)軟件公司的首席客座科學家,亞太地區(qū)ITC年度大賽獨立國際評委,教育部認證的高層次海外留學人才,粵港RFID產業(yè)聯(lián)盟副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高級專家,國家“863”項目評審專家,省部市區(qū)級項目評審專家,廣東省省情調查與對策咨詢專家(特聘研究員),廣東省企業(yè)管理現代化創(chuàng)新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移動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專家,廣東省、江蘇省、廣州市、深圳市等科技評估中心、發(fā)改委,創(chuàng)新中心等項目評審專家,湖南省【大型文獻館藏傳書】《當代湖南人-杰出人物篇》編纂委員會委員及書中人物。此外,他還擔任多家國際英文學術期刊的編審人,是多家海外國際學術會議組委會的成員。
獲得榮譽
2015年1月30日,第三屆“金博獎”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