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76年生于北京,1990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攻老生。1997年畢業(yè)后,從白元鳴老師學習并結識茹元俊先生,受益頗多。1998年起,每周必至劉曾復先生家請益,持之5年未曾間斷;先生耄耄之年,還親自陪同帶把子,示范身段,講解唱腔;五年間,學習了《定軍山》《陽平關》《鎮(zhèn)潭州》《戰(zhàn)太平》《寧武關》《珠簾寨》《連營寨》《瓊林宴》等六十余出戲。近兩年又從劉老研習臉譜理論并習書錢派臉譜。
1999年,幸得著名文博專家朱家溍先生親炙,先后學習了《寧武關》《麒麟閣》《湘江會》《狀元印》《伍員寄子》《卸甲封王》等戲。為了更好地詮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使其真正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朱先生在傳授劇目的同時,在歷史、戲曲史、古籍與書畫鑒定等方面都無私地給予了巨大的幫助。兩位先生雖不是戲曲專業(yè),但都精通戲曲;二老的勤奮造就了他們的博學,其所信奉的君子不器與見賢思齊的治學態(tài)度,是我后輩人奉為圭臬。
陳超現就職于北京戲曲藝術學院,任教研工作并兼職教師。該院于2003年開始錄制《老藝術家訪談錄》,陳超任策劃并擔當主持,且參與后期匯編;已制作完成了十多位藝術家的專輯,并準備出版。
自1998年至今,陳超利用閑置時間,著述了《茹派表演藝術》五十余萬字(包括十出茹派戲的身段譜)。整理劉曾復先生口述梨園軼聞十萬余字。紀錄朱家溍先生文物鑒定及故宮掌故八萬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