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概要
韓子高,南北朝陳朝官員。永定三年,陳蒨即位,任命韓子高為右軍將軍。天嘉元年,封文招縣子。天嘉五年,平定晉安有功,升任通直散騎常侍,晉爵為伯。廢帝陳伯宗即位后,升任散騎常侍。
人物簡介
韓子高,南北朝時期陳朝人。原名蠻子,后陳文帝為他取名子高,姓韓。出身貧微,世代以做鞋為生。我國古代著名美男之一.。至于孌[luán]童一說,從未見于正史,為后人杜撰所做。
人物履歷
生于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死于陳光大元年(公元567年)
侯景之亂末期(約公元553年),旅居于京都(今南京)。
梁承圣二年(公元554年)侯景之亂平,蠻子欲附部伍還鄉(xiāng),與時任吳興太守的陳蒨相遇,招為陳蒨貼身備刀侍衛(wèi),負責傳酒炙等工作,陳蒨改其名為子高。
梁承圣四年(蕭淵明天成元年,蕭方智紹泰元年)十月(公元555年),陳霸先討王僧辨,子高隨陳蒨討杜龕。
紹泰二年正月(公元556年)討平杜龕,陳蒨配給子高士卒。又隨陳蒨討張彪,平張彪后,陳蒨分自己帳下士兵多配給子高。
陳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六月,陳蒨即位,授子高右軍將軍。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正月,冊封韓子高為文招縣子爵。王琳進犯柵口,子高宿衛(wèi)臺城內(nèi),二月,王琳平,子高所統(tǒng)甚多,將士依附者,子高盡力論進,文帝皆任使。
陳天嘉二年(公元561年),遷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剌史。十二月,韓子高出征討留異,隨侯安都駐兵桃枝嶺下,當時子高兵強馬壯,于大軍外另外安營扎寨,子高一人騎馬殺入敵陣,傷了頸部的左邊。
陳天嘉三年(公元562年)三月,因平留異之功,授假節(jié)、遷貞毅將軍、東陽太守。
陳天嘉五年(公元564年)討陳寶應(yīng),自安泉嶺會章昭達等諸軍于建安,諸將中人馬最為強壯。十一月,破陳寶應(yīng),晉安平,因功遷通直散騎常侍,進爵為文招縣伯。
陳天嘉六年(公元565年),征為右衛(wèi)將軍,至京都,鎮(zhèn)領(lǐng)軍府。
陳天康元年(公元566年),廢帝伯宗即位,遷為散騎常侍,仍為右衛(wèi)將軍,移營駐兵于新安寺。
陳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八月,前上虞縣令陸昉及子高軍主告其謀反,陳頊在尚書省,因召文武在位議立皇太子,子高平旦入省,被執(zhí)送廷尉,當晚與到仲舉一同被賜死,時年三十歲。
死亡原因
以下是《南北史通俗演義》中陳頊給子高定的罪名:“韓子高小豎輕佻,推心委仗,陰謀禍亂,決起蕭墻,元相不忍多誅,但除君側(cè),何意復密詔華皎,稱兵上流,國祚憂惶,幾移丑類”。
后來子高就以謀反罪被害死了。其實那些所謂的罪名都是子虛烏有的,作者本人都說“多半是懸空架誣”,作者給的評價是“到仲舉子高等,為主而死,死尚足稱”?梢,子高可是名副其實的忠臣。
史籍記載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吳興,子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載欲還鄉(xiāng)。文帝見而問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許諾。子高本名蠻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謹,勤于侍奉,恒執(zhí)備身刀及傳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會意旨。及長,稍習騎射,頗有膽決,愿為將帥,及平杜龕,配以士卒。文帝甚寵愛之,未嘗離于左右。文帝嘗夢見騎馬登山,路危欲墮,子高推捧而升。
討張文帝之討張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據(jù)有州城,周文育鎮(zhèn)北郭香巖寺。張彪自剡縣夜還襲城,文帝自北門出,倉卒暗夕,軍人擾亂,文育亦未測文帝所在,唯子高在側(cè),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勞眾軍。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導入文育營,因共立柵。明日,與彪戰(zhàn),彪將申縉復降,彪奔松山,浙東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輕財禮士,歸之者甚眾。
軍將文帝嗣位,除右軍將軍。天嘉元年,封文招縣子,邑三百戶。王琳至于柵口,子高宿衛(wèi)臺內(nèi)。及琳平,子高所統(tǒng)益多,將士依附之者,子高盡力論進,文帝皆任使焉。二年,遷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刺史。及征留異,隨侯安都頓桃支嶺巖下。時子高兵甲精銳,別御一營,單馬入陳,傷項之左,一髻半落。異平,除假節(jié)、貞毅將軍、東陽太守。五年,章昭達等自臨川征晉安,子高自安泉嶺會于建安,諸將中人馬最為強盛。晉安平,以功遷通直散騎常侍,進爵為伯,增邑并前四百戶。六年,征為右衛(wèi)將軍,至都,鎮(zhèn)領(lǐng)軍府。文帝不豫,入侍醫(yī)藥。廢帝即位,遷散騎常侍,右衛(wèi)如故,移頓于新安寺。
過重高宗入輔,子高兵權(quán)過重,深不自安,好參訪臺閣,又求出為衡、廣諸鎮(zhèn)。光大元年八月,前上虞縣令陸昉及子高軍主告其謀反,高宗在尚書省,因召文武在位議立皇太子,子高預焉,平旦入省,執(zhí)之,送廷尉,其夕與到仲舉同賜死,時年三十。父延慶及子弟并原宥。延慶因子高之寵,官至給事中、山陰令。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都下。景平,陳文帝出守吳興,子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載欲還鄉(xiāng)里,文帝見而問曰:「能事我乎?」子高許諾。子高本名蠻子,帝改名之。性恭謹,恒執(zhí) 備身刀及傳酒炙。帝性急,子高恒會意旨。稍長,習騎射,頗有膽決,愿為將帥。及平杜龕,配以士卒。文帝甚愛之,未嘗離左右。
帝嘗夢騎馬登山,路危欲墮,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討張彪也,沉泰等先降,帝據(jù)有州城,周文育鎮(zhèn)北郭香巖寺,張彪自剡縣夜還襲城,文帝自北門出,倉卒闇夕,軍人擾亂,唯子高在側(cè)。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勞眾軍。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入文育營,因共立柵。明日敗彪,彪奔松山,浙東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輕財禮士,歸之者甚眾。
文帝嗣位,除右軍將軍,封文招縣子。及王琳平,子高所統(tǒng)益多,將士依附之,其有所論進,帝皆任使焉。天嘉六年,為右衛(wèi)將軍。文帝不豫,入侍醫(yī)藥。
廢帝即位,加散騎常侍。宣帝入輔,子高兵權(quán)過重,深不自安,好參訪臺閣,又求出為衡、廣諸鎮(zhèn)。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八月,前上虞縣令陸昉及子高軍主告其謀反,宣帝在尚書省,因召文武在位議立皇太子,子高預焉,執(zhí)送廷尉。其夕與到仲舉同賜死。父延慶及子弟并原宥。
軼事典故
從《陳書》中的錚錚美少年,到《男王后》中的狐媚妖龍陽,韓子高的雌化特征越來越濃重,稗官野史、民間想象、逸聞趣事合成了這個人物,使其成為晚明通俗文學消費潮流中戲說歷史人物的典型個案。
故事緣起
男王后故事起源于《陳書》卷二十《韓子高傳》,韓子高即一千年后被人變身為男王后的花樣少年,唐人姚察、姚思廉父子如此敘寫韓的出身及其與陳文帝的邂逅: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吳興,子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于淮渚附部伍寄我欲還鄉(xiāng)。文帝見而問之,曰:u2018能事我乎?u2019子高許諾。子高本名蠻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謹,勤于侍奉,恒執(zhí)備身刀及傳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會意旨。及長,稍習騎射,頗有膽決,愿為將帥。及平杜龕,配以士卒。文帝甚寵愛之,未嘗離于左右。文帝嘗夢見騎馬登山,路危欲墮,子高推捧而升!
這段歷史敘述中的男主人公之一陳文帝即南朝陳皇帝陳蒨。他出生于公元522年,“少沈敏有識量,美容儀,留意經(jīng)史,舉動方雅,造次必遵禮法。高祖甚愛之,常稱u2018此兒吾宗之英秀也,!标惿`起家于梁朝吳興太守,敬帝紹泰元年(555),曾佐周文育平定杜龕、張彪,因戰(zhàn)功而授會稽太守。陳武帝霸先即位。作為武帝之侄,年輕有為的陳蒨很受器重,被立為臨川王。永定三年(559),武帝死,宣皇后與中書舍人蔡景歷等定計秘不發(fā)喪,召陳蒨還朝,立其為帝,改元天嘉。陳蒨在位凡七年,公元566年崩逝,卒謚文帝,廟號世祖。
子高還是陳蒨建立帝王霸業(yè)的得力助手!拔牡壑憦埍胍,沈泰等先降,文帝據(jù)有州城,周文育鎮(zhèn)北鄴香巖寺。張彪自剡縣夜還襲城,文帝自北門出,倉卒暗夕,軍人擾亂,文育亦未測文帝所在,唯子高在側(cè),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勞眾軍。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導入文育營,因共立柵。明日,與彪戰(zhàn),彪將申縉復降,彪奔松山,浙東平!蹦朔主庀露嗯渥痈撸痈咭噍p財禮士,歸之者甚眾。”韓子高逐漸成長為陳蒨的得力助手。
陳蒨嗣位后,子高因勞苦功高而除右軍將軍。接著他又為鞏固文帝的江山而殫精竭慮,馳騁疆場。平王琳亂,征留異,奪晉安,因?qū)伊?zhàn)功而不斷升遷,天嘉六年被征為右將軍,至都,鎮(zhèn)領(lǐng)軍府。正當子高春風得意之際,文帝臥病不豫,子高入侍醫(yī)藥,衣不解帶。然而病魔還是奪走了文帝陳蒨,子高的噩夢也便接踵而至。廢帝即位,高宗陳頊入輔,子高因兵權(quán)過重受新主忌憚,“光大元年八月,前上虞縣令陸肪及子高軍主告其謀反”,子高被執(zhí)賜死,年僅三十。
《陳書》中的韓子高容貌秀美,頗具膽識,忠心耿耿,軍功卓越,這樣一位英武少將是如何變身為柔媚妖嬈的男王后的呢?
故事發(fā)展
韓子高的故事日后的流傳中經(jīng)歷了三變。姓氏之變。據(jù)《陳書》記載,韓子高本名韓蠻子,或許文帝嫌此名過于村俗,將其改為子高。然子高何時、為何改姓為陳則無記載,是文帝給其改名時順便賜姓陳,還是子高受陳朝文帝殊寵,后人誤以其姓陳?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唐代,有人就稱其為陳子高了。據(jù)唐代詩人陸龜蒙《小名錄》記載:“ 陳子高,會稽人。世祖時為吳興守,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世祖見而問之:u2018能事我乎?u2019高許諾。本名蠻子,世祖改命今名,執(zhí)備身刀。世祖寵之!焙笕擞墒墙苑Q其為陳子高,如王世貞《艷異編·男寵部·陳子高》,王驥德《男王后》、馮夢龍《情史,情外類,陳子高》等。
情節(jié)之變。除了悄然改變的姓名之外,韓子高故事的情節(jié)也在傳播過程中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悄然改變!短接[》對韓子高的記載基本沿襲了《陳書》,《太平御覽》卷三四五載:“南史日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都下。景平,陳文帝出守吳興,子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載還鄉(xiāng)里。文帝見而問日:能事我乎?子高許諾。子高本名蠻子,帝改名之。性恭謹,恒執(zhí)備身刀!本砣呔庞州d:“陳書日韓子高,會稽山陰人,本家微賤。年十六,猶總角,才敏過人,容貌美麗,狀似婦人!彼稳似戒佒睌⒘俗痈叩某錾、籍貫、年齡、姓名及與文帝的相遇經(jīng)過,體現(xiàn)了歷史敘事的單薄簡約。
到了明代,韓子高故事有了大幅度的變化,突出表現(xiàn)在王世貞成書于嘉靖年間的文言傳奇小說《艷異編》卷三一《男寵部·陳子高》一文。王世貞筆下的陳子高傳大量增加了文帝與子高同性相愛的情節(jié),同時弱化了史書中對子高才識過人、戰(zhàn)功顯赫的描寫,并憑空杜撰了一段異性戀故事:
王大司馬僧辯下京師,功為天下第一,陳司空次之。僧辯留守石頭城,命司空守京口,推以赤心,結(jié)廉藺之分,且為第三子頠,約娶司空女。頠有才貌,嘗入謝司空,女從隙窗窺之,感想形于夢寐,謂其侍婢日:“世寧有勝王郎子者乎?”婢曰:“昨見吳興東閣日直陳某,且數(shù)倍王郎子!鄙w是時蒨解郡佐司空在鎮(zhèn)。女果見而悅之,喚欲與通。子高初懼罪,謝不可,不得已,遂與私焉。女絕愛子高,嘗盜其母閣中珠寶與之,價值萬計。又書一詩曰“團扇”,畫比翼鳥其上,以遺子高曰:“人道團扇如圓月,儂道圓月不長圓。愿得炎州無霜色,出入歡袖百千年。”事漸泄,所不知者司空而已。會王僧辯有母喪,未及為頗禮娶。子高嘗恃寵凌其侶,因為竊團扇與頠,且告之故。頠忿恨以語僧辯,用他事停司空女婚。司空怒,且謂僧辯之見圖也,遂發(fā)兵襲僧辯并其子,縊殺之。蒨率子高實為軍鋒焉。自是子高引避不敢入。篟知之,仍領(lǐng)子高之鎮(zhèn)。女以念極,結(jié)氣死。
在《艷異編》中,王僧辯與陳霸先的政治聯(lián)姻因霸先之女與陳子高的私情而破滅,王僧辯撕毀兒女婚約,陳司空正好找到了吞并王大司馬的借口,派陳蒨率子高為急先鋒,一舉殲滅了僧辯父子,從而掃除了自己廢梁帝自立的最大障礙。
身份之變。韓子高在《艷異編》中已完全由一員青年驍將變身為美貌龍陽了。對子高出眾的容貌,王世貞不吝筆墨:“容貌艷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發(fā),自然娥眉,見者靡不嘖嘖。即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數(shù)矣。”直接與間接、正面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強化其美貌出眾。對陳蒨與子高間的同性性事,王世貞更是發(fā)揮了他豐富的想象力!蛾悤分袧崈艉唵蔚年悺㈨n關(guān)系已被摻人了肉欲的暖昧,陳子高以身事君的形象在王世貞筆下逐漸清晰起來。
值得一提的還有,王世貞首次提出了男后這一概念。歡情洽浹之際,陳蒨贈詩子高以表自己的濃情蜜意:“昔聞周小史,今歌明下童。玉塵手不別,羊車市若空。誰愁兩雄并,金貂應(yīng)讓依!币拱肜p綿枕畔時又私語日:“人言吾有帝王相,審爾,當冊汝為后,但恐同姓致嫌耳!标惿`深知自己即便登上天子寶座,也不可能冊封一個孌童為皇后,于是找出同姓致嫌這一借口,既表達了他對子高的膩愛,又讓子高明白這美麗的諾言只是鏡中花、水中月。才敏過人的子高亦順水推舟,叩頭日:“古有女主,當亦有男后。明公果垂異恩,奴亦何辭作吳孟子耶!”這些情人間的甜言蜜語純粹出于文學敘事的想象與虛構(gòu),然而他的想象便演繹出王驥德的《男王后》雜劇。
故事定位
王驥德約作于明萬歷后期的雜劇《男王后》是男王后故事的定型之作!赌型鹾蟆贩菜恼郏久度光O婿》,后因“好事者以《女狀元》并余舊所譜《陳子高傳》稱為《男皇后》,并刻以傳!逼畋爰逊Q此劇“取境亦奇。詞甚工美,有大雅韻度。但此等曲,玩之不厭,過眼亦不令人思。以此配《女狀元》,未免有天巧人工之別。”《男王后》一劇似取材于《艷異編》,劇中一句臺詞可以為證:“今日這樣奇事,明日史官可不載在《艷異編》上,待后邊人做一個笑話兒么!”然而,王驥德在繼承《艷異編》的基礎(chǔ)上,又有很多的改動與發(fā)揮。
王驥德的改動是讓陳子高與陳蒨之妹玉華公主私通并終結(jié)連理!镀G異編》中,與子高私通的是陳霸先之女。王驥德移花接木,將霸先之女改為陳蒨之妹。第三折中,子高與玉華,一個百般遮掩,一個千般挑逗,傾倒于子高美貌不能自拔的公主不惜下跪甚至以自縊相逼,苦死央及不成,便威脅要去乃兄處告子高調(diào)戲自己。在玉華公主的軟硬兼施下,子高只得就范,兩人遂暗結(jié)鴛鴦。宮女裱桃因記恨玉華公主,便拿著題有公主情詩的白團扇去陳蒨處告發(fā)他倆的私情。于是就有了第四折秾桃出首,陳蒨逼問,兩旦招供,白練賜死等情節(jié),面對淚水漣漣的兩個美人,一是心上人,一是親妹妹,陳蒨最終心軟了:“咳,這事怎了?我待不究,這事體重大;待害了他兩個性命,不要說可惜了妹子,只再要尋這們一個絕色不能勾了。我有個理會,如今正要替妹子選個附馬,就乘此機會,成合了他們做一對夫妻,有何不可!标惿`的憐憫之心挽回了兩條性命。
從韓子高到男王后,物形象的嬗變。作為正史,對人物的敘寫應(yīng)是功過分明,不隱惡,不溢美,做到“情真而不詭”,“事信而不誕”!蛾悤窊(jù)實賦予了韓子高四個特征:出身低微,容貌美麗,忠誠恭謹,將才出眾。在唐人姚察、姚思廉父子的筆下,韓子高雖然憑借狀似婦人的美麗容貌得到臨川王的青眼,但作者從未暗示過他是陳蒨的龍陽君!蛾悤分械捻n子高是一個頗有膽識及將才的美男子,自從追隨臨川王以后,對主子恭敬有加,忠誠不貳,勤于侍奉,常執(zhí)備身刀以保主子的安全。韓子高的步步升遷并不是靠他的色相,而是憑借他穩(wěn)扎穩(wěn)打、卓越超群的累累戰(zhàn)功。
文帝的去世使子高失去了強有力的政治靠山,深知自己兵權(quán)過重而受到陳頊之防忌,頗有政治頭腦的子高亦“深不自安,好參訪臺閣,又求出為衡、廣諸鎮(zhèn)”,至于他謀反的罪名是莫須有還是確實存在,這已是一個歷史疑案。但從后來的宣帝陳頊原宥其父及子弟的舉動看,子高最大的罪過并不是謀反,而是重兵在握對皇帝構(gòu)成了威脅。
總之,《陳書》將韓子高作為一個重臣而不是佞臣作傳,基本采用正筆敘寫。
同人作品
《韓子高》,網(wǎng)絡(luò)小說作者浮生偷歡于2004年間創(chuàng)作的耽美小說,后于2009年底作者去世后,由作者親友自費出版了同人版實體書。
內(nèi)容簡介
他,俊美脫俗,善于騎射,英武異常。陳朝公主因為日夜思念他而咳血身亡。因為他,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出“男皇后”的概念。更因為他,導致了前朝的顛覆。想知道韓子高傳奇性的一生嗎?
作者介紹
浮生偷歡,耽美界資深作者,原名周琎天,代表作品:《長生傳》,《韓子高》等。浮生偷歡于2001年便開始在榕樹下、露西弗等網(wǎng)站發(fā)文,2003年正式注冊晉江原創(chuàng)網(wǎng),ID號136,是晉江早期注冊作者中的一位,與晉江相識于微時,共經(jīng)風雨,相伴長生。浮生偷歡因血液病于2009年7月17日去世于重慶,年僅28歲。
廣播劇
第一期
STAFF
原著:浮生偷歡
導演:藍 夢 緲(蟾宮弄月)
編劇:沐 玄 漣(蒼梧古韻)
后期:Darkmoon(談笑風聲)
策劃:沐 玄 北(蒼梧古韻)
監(jiān)制:沐 玄 北(蒼梧古韻)
繪圖:董 今
海報:墨 小 寶
CAST
陳 茜: 叮 當 (聲動音緣)
韓子高:天韻曉曉 (星 之 聲)
陳見。 夜行鬼 (蟾宮弄月)
男旁白: 大 男 (盛 音 社)
女旁白: 礫小蔓(聲聲Melody)
小 綠: 冬 弓 (蟾宮弄月)
夜 華: 夏日雪 (蟾宮弄月)
小 涂: 望云間 (蒼梧古韻)
內(nèi) 侍:北京小吃 (聲東擊西)
內(nèi) 侍: 葉 落
第二期
STAFF
原著:浮生偷歡
導演:藍夢緲(蟾宮弄月)
編。恒逍䴘i(蒼梧古韻)
后期:沐玄漣(蒼梧古韻)
策劃:沐玄北(蒼梧古韻)
監(jiān)制:沐玄北(蒼梧古韻)
繪圖:朱武
海報:小寶
CAST
陳茜: 叮 當(聲動音緣)
韓子高:天韻曉曉(星之 聲)
陳見。阂剐泄恚舻渡鐖F)
陳霸先:小てん々(決意同人)
麗奴: 小 給(INO華音社)
小涂: 望云間(蒼梧古韻)
侍衛(wèi):菩提寶寶
第三期
工作組:
原著:浮生偷歡
策劃/編。耗
導演/打雜:藍夢緲
后期/制作:云歸
繪圖/海報:李小白、小寶
配音組:
韓子高:天韻曉曉 【星 之 聲】
陳茜: 叮 當 【聲動音緣】
報幕: 凌 檬 【憶語廣播劇社】
男旁白:大 男 【盛 音 社】
女旁白:抱冰淇淋的魚【懷舊配音聯(lián)盟】
伍成: 蝦 米
沈利嘉:夏日雪 【剪刀劇團】
張彪: 信 志 【聲東擊西】
章昭達:菩提寶寶
韓父: leon 【星之 聲】
陳見。阂剐泄 【剪刀劇團】
特邀: 松阪牛 【Sand&Flower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