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經(jīng)
羅大經(jīng)(1196—1252后)字景綸,號儒林,又號鶴林,南宋吉水人。寶慶二年(1226)進(jìn)士,歷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撫州推官。在撫州時,因為朝廷起起矛盾糾紛被株連,彈劾罷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閉門讀書,博極群書,專事著作。大經(jīng)有經(jīng)邦濟(jì)世之志,對先秦、兩漢、六朝、唐、宋文學(xué)評論有精辟的見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贈虞十五司馬》詩“爽氣金無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寫成筆記《鶴林玉露》一書。此書對南宋偏安江左深為不滿,對秦檜乞和誤國多有抨擊,對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其中有不少記載,可與史乘參證,補缺訂誤。更為重要的是,對文學(xué)流派,文藝思想,作品風(fēng)格,作過中肯而又有益的評論。羅大經(jīng)的卒年不詳,但肯定不早于1252年《鶴林玉露》編輯完成之前。
《鶴林玉露》故事一則
張乖崖做崇陽縣令時,看見一個小吏從庫房出來,鬢角邊頭巾下面藏著一枚錢,就責(zé)問他這
錢是哪里來的?小吏回答: 是縣庫里的錢!睆埞匝陆醒靡塾媚竟鞔蛩±羯鷼獾卣f:“一枚錢有什么值得提的,你竟用木棍打我,你能打我,難道還能殺我嗎?”張乖崖提起筆來判決說:
“一日貪污一枚錢,一千日就是一千枚錢,時間長了,繩子能把木頭鋸斷,水點可將石塊滴穿!庇谑怯H自提劍走下臺階,斬了那個小吏,并稟報臺府請求對自己的處罰。直到今天,崇陽人還在傳頌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