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睦爾撒納(1723~1757)
經(jīng)歷
乾隆十七年(1752)冬,助 達瓦齊襲殺喇嘛達爾札奪取汗位,不久又與 達瓦齊發(fā)生火并,被擊敗。十九年秋,為借助清軍之力翦除政敵,與 杜爾伯特部臺吉納默庫、和碩特臺吉班珠爾率所部兩萬余人,歸附清廷,封為親王(后晉封雙親王)。次年春,清軍兵分兩路進攻 伊犁、征伐達瓦齊時,任定邊左副將軍。攻占 伊犁后,他廣結(jié)黨羽,欲挾清廷封其為厄魯特四部總汗。清廷以“行飲至禮”為名,準備召回處置。阿睦爾撒納在前往 熱河途中,借口暫歸治裝,逃回 塔爾巴哈臺,唆使同伙乘機搶掠清軍臺站,襲擊 伊犁。清將 班第兵敗自殺,天山南北變亂復起。二十一年三月,在清軍追擊下,阿睦爾撒納逃往 哈薩克。 俄國遣使攜信與其密謀,表示支持。同年冬,他潛回 塔爾巴哈臺,收集殘部,自立為汗。同時,派達瓦使團向 俄國求援,以永遠臣服俄國為條件,要求 俄國承認他為厄魯特總汗,并在 額爾齊斯河與 齋桑泊之間修建要塞,以防清軍進攻。二十二年七月,被清軍擊潰,借道哈薩克投奔沙俄。受俄羅斯西伯利亞總督包庇,九月病死于 托博爾斯克以東二十俄里的庫杜斯克酒廠(中 天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