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平
威廉·格勒納出生于符騰堡的路德維希堡 (Ludwigsburg),父親是軍部主計員。1884年,他加入符騰堡軍隊,于1893至1897年入讀軍事學院,后來在1899年升任到德國參謀部。在往后十七年之間,他一直從事鐵路部門的工作,并在1912年升任主管。1916年11月,格勒納轉(zhuǎn)而到普魯士陸軍部 (Prussian Minister of War) 擔任副部長并監(jiān)控軍事生產(chǎn)。1917年8月,他到烏克蘭指揮作戰(zhàn)。
1918年10月29日,最高陸軍指揮總指揮官 (Quartiermeister) 埃里希·魯?shù)堑婪蜣o職,格勒納升任為第二任總指揮官,職位僅次于參謀總長保羅·馮·興登堡元帥。德軍當時在盟軍猛攻下節(jié)節(jié)敗退,而士兵嘩變、社會動蕩不安接踵而來,德國革命爆發(fā)。11月,格勒納向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后者已經(jīng)失去軍隊支持,故此勸喻皇帝遜位。
1918年11月9日,皇帝終于退位。馬克思主義的斯巴達克同盟在柏林宣布成立一個蘇維埃共和國。新任總理、德國社民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與腓力·賽德曼 (Philipp Scheidemann) 希望阻止共產(chǎn)黨人 (后來更組成德國共產(chǎn)黨) 的行動,他們在沒有周詳計劃下成立了共和國。
作為德軍第二號人物的格勒納,在當晚與艾伯特聯(lián)絡。二人達成了艾伯特-格勒納協(xié)定,并在幾年之內(nèi)將之保守為秘密。 艾伯特同意鎮(zhèn)壓革命,并答應維持被打敗的德軍作為德國重要支柱之地位;格勒納則答應他的軍隊會把權力交給新政府。格勒納因此在軍部不太受歡迎,基于大部分將領都希望借助軍隊幫助皇帝復辟。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格勒納其后監(jiān)督德軍的撤退與解散。
1919年9月30日,他退出軍隊。1920年代,他數(shù)次退休及復出。1920至23年,他出任交通部長;1928年,他接替奧托·格斯勒為國防部長,直到1932年;1931至32年,他是內(nèi)政部長。他支持禁制納粹黨的沖鋒隊。弗朗茨·馮·帕彭接替海因里希·布呂寧成為德國總理后,格勒納退出政壇。
婚姻家庭
格勒納曾結婚兩次,并先后與兩位妻子育有兩名子女。他在1939年于波茨坦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