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女長樂公主元瑛
長樂公主(489—525年)元瑛, 北魏孝文帝 元宏女兒,母為孝文文昭皇后 高照容。下嫁高猛。長樂公主又尊為長樂長公主。北魏孝明帝 孝昌元年十二月逝世于 洛陽壽安里。墓志銘
元瑛墓志為洛陽出土的北魏世俗墓志,出土于洛北 邙山。書法較之 洛陽龍門摩墓書法工整細(xì)膩,秀潤嚴(yán)謹(jǐn),略帶隸意,大體屬于從隸書到楷書過渡性的“ 魏碑體”書體。墓志銘全文
魏故 司空 勃?ら_國公高猛夫人長樂 長公主墓志銘主諱瑛,高祖孝文皇帝之季女,世宗宣武皇帝之母妹。神情 恬暢, 志識高遠(yuǎn)。六行 允備, 四德無違。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自天性。雖依天為妹,生自深宮,至于箕帚制用、醴釀 程品,非唯 酌言注載,而率用過人。加以披圖問史,好學(xué)罔倦。該柱下之妙說,核七篇之 幽旨。馳 法輪于金陌,開靈光于寶樹。綃羅風(fēng)靡,斧柯川流。所著詞誄,有聞于世。 蘭芝之雕篆,富麗遠(yuǎn)未相擬;曹家之肇綐,淹爾將何以匹。及于姿同似月、麗等疑神,雖復(fù)邯鄲莊容、易陽稚質(zhì),無能尚也。爰始 相攸,事歸 髦杰,自非地兼齊紀(jì)、聲高梁魏,則肅雍之車,御輪無主。司空文公衿懷萬傾、廣宇千仞,清徽 素譽(yù),標(biāo)睨一時,乃以選尚焉。和若 塤箎,好逾琴瑟。敷政內(nèi)朝,允厘中饋。恩雖被物,貴不在身。方為天道無親,享年有永,茲義一乖,息駕已及。春秋季三十有七,孝昌元年十二月廿日薨于洛陽之壽安里。二宮摧慟,遐邇同傷。詔曰:“ 高氏姑長樂長公主,四德早徽、柔儀播譽(yù),方享遐愿,式昭懿范。奄至薨背,哀慟抽惋,不能自任。可贈雜彩八十匹、絹八百匹、布八百匹,給東苑秘器臈三百斤?汕 鴻臚監(jiān)護(hù)喪事!币远 三月七日,將合壟于司空文公之穴。哀口口口,痛丹青之易歇,將陵谷之難人。式名徽烈,俾貽不朽。
其辭曰:
金風(fēng)不竟,淪捐寶命。葉光在歷,終渥天鏡。
行夏成秋, 重基累圣。北都遷徙,南風(fēng)在詠。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篤生 良媛,曷不若茲。
女媔起則,彤管興辭,溫恭為性,仁讓為基。
二既有行,來儀君子,居滿不溢, 慎終如始。
親事蘋蘩,躬察麻桑。柔儀已暢,陰德唯理。
人生若寄,自古同然,悠 如風(fēng)燭,縹若吹煙。
幽幽若是,于嗟上天。叢軔華屋,投宿玄泉。
茫茫遠(yuǎn)甸,崔崔遙坂。再見何期?一瞑方遠(yuǎn)。
如慕巳誄,若 疑行反,樂毀江侵,有芳山畹。
相關(guān)史料
《北史 列傳第一》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司徒公肇(高肇)之妹也。父揚(yáng)( 高揚(yáng)),母 蓋氏,凡四男三女,皆生于東裔。孝文初,乃舉室西歸。近龍城鎮(zhèn),鎮(zhèn)表后德色婉艷。及至,文明太后親幸北部曹見后,奇之,入 掖庭,時年十三。初,后幼曾夢在堂內(nèi)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熱,后東西避之,光猶斜照不已。如是數(shù)夕,怪之,以白其父飏。飏以問遼東人閔宗。宗曰:“此奇征也。昔有 夢月入懷,猶生天子,況日照之征!此女將被帝命,誕育人君之象也!焙笊洌 北魏宣武帝元恪)及廣平王懷(元懷)、長樂公主。馮 昭儀 寵盛,密有母養(yǎng)帝心。后自代如 洛陽,暴薨于汲郡之共縣,或云昭儀所賊也。宣武之為皇太子,二日一朝 幽后( 馮潤),后拊念慈愛有加。孝文出征,宣武入朝,必久留后宮,親視櫛沐,母道 隆備。
其后有司奏請加號,謚曰文昭貴人。孝文從之。宣武踐阼, 追尊配饗。后先葬在 長陵東南,陵制卑局,因就起山陵,號終寧陵。置 邑戶五百家。明帝( 北魏孝明帝元詡)時,更上尊號太后,以同漢、晉之典,正姑婦之禮,廟號如舊文昭。遷靈櫬于長陵兆內(nèi)西北六十步。初,開終寧陵數(shù)丈,于梓宮上獲大蛇,長丈余,黑色,頭有王字,蟄而不動;靈櫬既遷,還置蛇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