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岳兵
浙江省新昌縣白楊村人,1935年4月出生,“浙東唐詩之路”首創(chuàng)者,“浙東唐詩之路研究會”會長、紹興文理學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竺岳兵提出了“唐詩之路”,立即受到了在南京參加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年會的傅璇琮、 郁賢皓和臺灣學者楊承祖、羅聯(lián)添等二十三位著名學者的聯(lián)名書面支持!1991年,竺岳兵在南京師范大學與中華書局聯(lián)合主辦的“中國首屆唐宋詩詞國際學術研 討會”會上,宣讀了“唐詩之路”論文,引起了強烈反響!1993年,經(jīng)“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副會長和理事參加的“唐詩之路”論證會,正式發(fā)文,把 “浙東唐詩之路”作為中國文學上的專用名詞。
學術專著有《唐詩之路唐代詩人行跡考》、《唐詩之路唐代詩人行跡資料匯編》、《唐詩之路唐詩總 集》、《天姥山研究》、《李白與天姥》、《浙東唐詩之路》;與俞曉軍合著有《唐詩之路唐詩選注》、與李招紅合著《唐詩之路綜論》、《探秘天姥》等。主編有 《中國李白研究》1999年專集等。發(fā)表論文近百篇。
竺岳兵治學嚴謹,獨樹新意,除了《剡溪--唐詩之路》論文引起了海內(nèi)外學術界及社會各界的強烈 反響外 ,又如《李白行蹤考異》、《李白“東涉溟!毙雄E考》等 ,被學界稱譽 “為李白中年行跡勾勒出了清晰的輪廓”;《南陵考辯》 、《“夢游天姥吟留別”詩旨新解》 、《李白“移家東魯”考》、《此心郁悵誰能論》 、《從李白五松山詩看李白時代精神》 、《晉唐名人與沃洲山水》 、《天姥山得名考辯》等,均受到學界好評;竺岳兵興趣廣泛,在其它領域也有較大的研究成果。如《詞與園林》 、《殿堂建筑的時代特征》。《真實的比例與比例的真實》 、《新昌大佛寺的建筑特色》、《革新樁的基礎,優(yōu)化基本建設》、《開辟中日佛教之旅》等!短炖焉窖芯俊肥撬慕,也已引起學界關注。
竺岳兵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到2008年,他在政府和企業(yè)界支持下,與他領導的研究社同事一起 先后組織舉辦了八次國際、國內(nèi)學術研討會,參加會議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有120位學者;參加會議的國家、地區(qū)最多的一次有中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俄國、 美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九個國家和中國的香港、澳門、臺灣三個地區(qū)的的學者。
他首創(chuàng)的“浙東唐詩之路”,得到了唐詩之路所經(jīng)之地的各市、縣政府重視,紛紛成立了“u2018浙東唐詩之路u2019 申報世界遺產(chǎn)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