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1963年生于皖南石臺秋浦河畔龍坡村。 1982年參加工作,1990年調(diào)入貴池文化館,1995年調(diào)往江蘇省張家港市工作至今。
個人作品
出版有:《21世紀優(yōu)秀藝術家畫集--徐華翔》《清華美院杜大愷師生作品集--徐華翔作品》《徐華翔作品》等。
主要作品參加中國美協(xié)主辦的展覽有:
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 “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太湖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2005全國中國畫展、第三屆“菜鄉(xiāng)情”全國百名中國畫家邀請展、李苦禪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提名展等,并多次獲獎。
記者問答
記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去中國畫研究院進修? 徐華翔:我一直覺得,我們呆在這座城市里畫畫,不出去走走看看,總有些閉門造車的感覺。打一個不恰當?shù)谋扔,你的畫好比一個美麗村姑,在村子里面大家都說美,但到了縣里、市里、省里、全國,與那些專業(yè)的模特兒、演員相比呢?可比性就少了。所以出去進修,最重要的是學習和交流。
記者:北京是各種藝術思維最活躍,交鋒也最激烈的地方,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的一年,你在繪畫上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徐華翔:收獲很多,多得就像是幫我洗了胃,把我從前建立起來的繪畫體系全打破了。我們以前提倡多臨摹掌握技巧形成風格,而現(xiàn)在國畫界非常注重寫生,寫生對于中國畫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提高了。簡直可以這樣說,如果你不注重寫生,就別談在中國畫上有所成就。光有技巧并不一定能成為一名好畫家,繪畫講究創(chuàng)新,新從哪里來,要從生活中汲取?梢赃@樣說,中國畫,面對生活、正視生活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了。
記者:中國畫一直提倡境由心造,和西洋畫注重具像有根本的不同,這股直面生活的潮流緣起何處?
徐華翔:你的技藝、功力再好,如果你的畫看上去像是上個世紀的作品,就沒有一點價值。很多人知道,中國畫的起步大多是從臨摹開始的,而且我們有太多可以稱得上瑰寶的傳統(tǒng),但如果死守著那些東西不放,墨守成規(guī),就會形成濃重的“習氣”!傲暁狻边@東西太討厭了,所以你必須不斷地否定自己。
記者:我市繪畫界目前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徐華翔:張家港國畫界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我們僅有的二、三十名作者,其中真正受過專業(yè)教育的不足十人。很多作者面臨著藝術與生活的雙重問題,我們的市場還養(yǎng)不活現(xiàn)有的畫家,所以很多作者只能把藝術追求放在業(yè)余時間。十年前,我到張家港的時候只有兩名省美術協(xié)會會員,今天省美協(xié)會員已達到了七人,他們之中只有兩三個人能以畫為生,更多的是靠其他產(chǎn)業(yè)來維持自己對藝術的追求。為此,我們必須盡力營造藝術環(huán)境,激活藝術市場,挽留并保護專業(yè)人才,才能使我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相協(xié)調(diào)。
記者:提升整個城市的藝術氛圍,繪畫是不可缺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國畫院或者說美術協(xié)會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具體的打算?
徐華翔:現(xiàn)在市委市政府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今秋的11月,對于廣大的美術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大喜的日子。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在我市長江文化藝術周期間將會舉辦一個大型的畫展,定為“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在縣市一級辦展覽,這是第一次。目前4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名畫家得到了提名,屆時將選出200幅作品參賽。我們畫院爭取能夠組織一些寫生和交流活動,會員之間多進行交流切磋,相信會大有裨益。
記者:現(xiàn)在據(jù)說不少美術家協(xié)會的會員都有進修的打算,你能不能簡單介紹下中國畫研究院研修班的情況?
徐華翔:走出去學習無疑是“換腦”的一個最有效的方式。我在中國畫研究院進修一年,一共有龍瑞、李寶林、劉大為、謝志高、詹庚西等六七十位國畫界的名家來給我們授課,感覺上去像經(jīng)歷了一次“輪番轟炸”。我所在的李寶林工作室,有16位學生,都是向全國招考的。在研究院里繪畫的氣氛特別好,畫到凌晨一兩點鐘是常有的事,有的同學常常畫通宵。班里年齡最長的有61歲,最小的有30歲,基本上都是在繪畫上已有一定成績的中青年畫家。在這一年中,同學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讓我非常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