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謝去病,男,1935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湖南省寧鄉(xiāng)縣人,山東大學物理與微電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吨袊锢 C》(原名《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編委,《物理力學化學進展》副主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協(xié)聯(lián)成員等。
工作和學習經(jīng)歷
1957年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yè)。1957年9月至今在山東大學物理系工作。1980-1982年及1988-1989年在美國、德國作研究。1985年晉升教授。1991年10-12月及1996年9-11月分別在日本東北大學等四校講學及瑞典隆德大學科研合作。曾任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系副主任等職。1993年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選為博士生導師。1995年被授予《山東省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主講課程
曾講授本科生、研究生多門基礎課與專業(yè)課。近二十年主要講授本科生《粒子物理導論》、 《理論物理前沿講座》等專業(yè)課,及碩士、博士研究生《粒子物理》、《高能反應唯象理論》、 《量子色動力學》等學位與專業(yè)課。
學科方向
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理論。
主要業(yè)績
五十年代在國內(nèi)最早研究粒子物理的“多重產(chǎn)生”,1978年進入國際前沿。1980-1982年在美國的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高度評價;貒笤凇皬娮踊瘷C制”研究中提出一套“山東模型”。1987年主辦“山東多重產(chǎn)生國際討論會”。1988年應邀訪問西歐六國,并聘為柏林自由大學研究教授。1991年應邀到日本講學。
先后負責與承擔國家攀登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10項。發(fā)表論文60余篇。獲省部級一等、二等獎三項。培養(yǎng)出碩士生、博士生近20名。1991年,應邀負責李政道主持的“現(xiàn)代物理若干重大前沿課題研究”的子課題“強子化及蒙特卡洛模擬”。1992年,應邀參加國家各部委“攀登計劃”中的“九十年代理論物理重大前沿課題”的制定工作。
主要論著
“色流模型的QCD論證” Phys.Lett.B388(1996)346
“在深度非彈散射中大塊度間隔事件軟膠子重散射的最低階貢獻” J.Phys G 22(1996)1161
“e+e-湮滅中夸克碎裂函數(shù)的導出”J.Phys G 22(1996)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