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金沖及(1930年— ),男,上海市人。著名的辛亥革命史和孫中山研究專家。原中國史學會會長。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1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歷任復旦大學團委書記、教務部副主任、教學科學部副主任,中共中央華東局、上海市委《未定文稿》主編,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研究人員,北京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委員,復旦大學、上海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孫中山研究會秘書長、會長,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第七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作品
《轉(zhuǎn)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二十世紀中國史綱》,《周恩來傳》、《劉少奇?zhèn)鳌贰ⅰ睹珴蓶|傳》(主編);合著有《辛亥革命史稿》、《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論清末的立憲運動》等。 中共黨史專家金沖及撰寫的《二十世紀中國史綱》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這部114萬字的四卷本著作,從1894年的甲午戰(zhàn)爭中國慘敗寫起,歷經(jīng)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政治風波,一直寫到2000年。作為著名的中共黨史專家,曾主編過《周恩來傳》《毛澤東傳》《劉少奇?zhèn)鳌贰吨斓聜鳌返茸髌罚诒緯膭?chuàng)作中,金沖及參閱了大量珍貴資料,在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價上,都有一定突破。金沖及,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中國著名學者。1930年12月生,江蘇青浦人。1951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留校任教,“文革”前夕調(diào)北京工作。1983年擢升研究員。曾任上海復旦大學教務部副主任、教學科學部副主任,北京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總編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國史學會會長、中國孫中山研究學會秘書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委員、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近代軍事史研究會副會長、《近代史研究》編委、孫中山研究叢書主編等職。
主要研究辛亥革命和中國現(xiàn)代史。與胡繩武合著有《論清末的立憲運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大型專著《辛亥革命史稿》第1—4卷(1980年一卷、1985年二卷、1991年三、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還合著有《周恩來傳》(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版)等。
發(fā)表論文上百篇,主要有《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同盟會領導的武裝起義二題》、《辛亥革命和中國近代的民族覺醒》、《試論孫中山晚年的道路》、《論蔡鍔》等。與胡繩武教授合撰的文章有《辛亥革命是革帝國主義的命》、《試論自立軍的性質(zhì)》、《辛亥革命準備時期革命與改良兩條路線的斗爭》、《辛亥革命時期章炳麟的政治思想》、《同盟會與光復會關系考實》、《論孫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和興中會的成立》、《論黃興》、《析同盟會與光復會組織上的特點》、《同盟會成立前留日學生中革命思想的發(fā)展》等。
近些年來,主辦或參與籌辦多次大型學術討論會,如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學術討論會,孫中山研究述評討論會、孫中山研究青年學術討論會、孫中山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等,有力地推動了辛亥革命和孫中山研究,為繁榮學術,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作出重大貢獻。他還多次出訪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出席東京、神戶、芝加哥等地召開的紀念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國際研討會。
第三位被俄羅斯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的中國學者
近日,俄羅斯科學院舉行儀式,院長奧西波夫院士在該院主席團會議上授予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金沖及先生外籍院士證書。金沖及先生是去年5月在俄羅斯科學院全體院士會議上被選為外籍院士的。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學者被選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共16人。在史學領域,金沖及先生是繼郭沫若、劉大年后第三位被該院選為外籍院士的中國學者。金沖及先生1930年12月生于中國上海,是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中國近代史學者。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在史學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曾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中國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