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恒績,男,39歲,現(xiàn)為《愛情婚姻家庭》雜志社采訪部主任;武漢市首位打工作家;武漢市首屆十大杰出務工青年,今年2月20日被評為湖北省優(yōu)秀編輯。
經(jīng)歷
3月12日,記者采訪了王恒績;叵霃霓r(nóng)村到漢打拼的23年,王恒績感慨:“回首往事,感謝時代給我?guī)淼臋C遇!
16歲,被貧窮逼到武漢打工
1985年以前,王恒績生活在偏遠貧窮的紅安縣。那年月,一家人常為如何吃飽飯而犯愁。當鄉(xiāng)村教師的父親身染重病,欠下3000多元的債務。看著臥床的父親,愁眉不展的母親和弟妹,王恒績做出一個決定——放棄讀書,打工還債供弟妹上學。
1985年7月3日,16歲的王恒績背著行囊只身來到武漢。經(jīng)姨媽介紹,他在一家建筑工地謀了個小工的活,月工資20元?帱c累點,他都能忍受,但遺憾的是,盡管平時手一緊再緊,但每個月卻基本沒有余錢寄回家。兩個月后,他選擇了人生的第一次跳槽。
他在三陽路的一個書攤幫忙賣書,一個月可賺30元。這份活相對輕松,一個月還可省下10元錢郵回家。但在心滿意足了一個月之后,王恒績又開始找尋薪水更高的崗位。
他在天聲街一家酒店找了份洗碗工的活,月工資40元。洗碗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廚師的收入較高,于是一邊洗碗,一邊留心向廚師們偷學手藝。
1987年,王恒績決定帶著在酒店做服務員的女友湯學玲回鄉(xiāng)開一家餐館,但很快,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王恒績再次回到洗碗的那家武漢酒店。
又洗了兩年碗,1989年,王恒績轉正成了酒店的一名廚師,一個月收入大幾百元。
第一篇“豆腐塊”得了8元稿酬
在王恒績當廚師的日子里,除了中午和晚上,其余時間相對清閑,利用這段時間,他喜歡翻翻報紙看看副刊。看到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他就憧憬——自己要是能寫出來多好啊。
他開始嘗試寫作,寫好后就寄到報社。遺憾的是,堅持寫作3年來,他一篇文章都沒有見報,他也曾灰心過,可每每在報社看到窗明幾凈的環(huán)境時,他就堅定了繼續(xù)寫作的決心——一定要干出名堂來,將來也坐辦公室。
終于,1992年4月的一天,他的處女作在湖北廣播電視報上發(fā)表了,那是一篇有關電視劇《雪山飛狐》的讀后感,雖然只有100多字,但仍令他欣喜若狂。領到報社郵寄來的8元稿酬匯款單,他和女友興奮了好一陣。第一張匯款單,他到復印店復印下來,一直保存至今。
有了第一篇的成功,王恒績越發(fā)對寫文章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寫稿子的視野越來越寬,“豆腐塊”的面積越來越大。
打工仔成就編輯夢
1995年12月16日,王恒績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他的事跡上了《長江日報》,他成了武漢百萬外來務工者的典型。此后,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媒體也開始關注王恒績。當年12月31日,武漢著名作家池莉將王恒績介紹加入了武漢市作協(xié)。
他和妻子湯學玲在武漢買了第一套房子,8樓,30平米,雖然又高又小,但那是自己的房子。
他沒有放棄做廚師,仍然將寫作作為副業(yè),當然這以后,他的文章中多了些思考的東西。隨著一篇篇文章的見報,王恒績在武漢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榮譽接踵而至。
1997年7月,他獲得武漢市總工會頒發(fā)的第六屆優(yōu)秀職工自學成材獎,他是惟一一名進城務工者。
1998年1月,他進入《愛情婚姻家庭》雜志社做編輯,月收入1000多元,這與他當廚師時的收入差不多,但他認為自己當編輯不僅是職業(yè),更是事業(yè),是為自己的人生夢想奮斗。
1999年6月,他被評為武漢市十大杰出外來務工青年,這一年,他的人生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轉折——獲得了武漢戶口,從一個鄉(xiāng)里伢,變成了城里人。
瘋娘讓他走進人民大會堂
2004年年底,王恒績創(chuàng)作的5000多字小說《瘋娘》,在全國青少年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中,被評為全國“敬老好文章”,榮獲一等獎。據(jù)悉,全國共有8篇作品獲一等獎。2005年1月8日,王恒績走進人民大會堂,從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 馬 義·艾 買 提手中接過獎牌。在頒獎現(xiàn)場,中宣部副部長高俊良勉勵王恒績,希望他寫出更多的好作品。
據(jù)了解,《瘋娘》已被列為2005年全國青少年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的一個推廣項目。(注:2005年1月10日《長江日報》報道過此消息)
這篇5000多字的小說后來所產(chǎn)生出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他的意料,此文迄今已有47家影視公司與他聯(lián)系,要求拍成影視作品,包括張藝謀工作室等?墒撬缭2004年4月就將影、視版權分別賣給了兩家單位,稿費和版權費相加實數(shù)8萬余元,加上話劇版權費及《瘋娘》的其他轉載費共計13萬元。此文在網(wǎng)絡上風傳,最高峰時達到1.5萬多家網(wǎng)站轉載,其中包括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中文網(wǎng)站,另外有40多家報刊轉載。多年來,他累計發(fā)表了200萬字的作品,其中獲得各類獎勵70多次。
2000年,王恒績夫妻倆花15萬元在武昌一個新小區(qū)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12歲的兒子下半年即將上初中。從鄉(xiāng)下到城里,整整23年,在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和努力之后,王恒績的眼里更多的是成就人生夢想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