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930年生于尼日利亞。最初從事對外廣播工作,1966年起專事寫作。
1953年畢業(yè)于伊巴丹大學
1954年在廣播電臺工作
1961年任對外廣播部主任
1962年主編《非洲作家叢書》
1966年回到尼日利亞東部的家鄉(xiāng)。后任尼日利亞大學研究員。
1971年創(chuàng)辦《奧基凱》雜志。
1972年被派往馬薩諸塞大學英語系任訪問教授。
4年后回尼日利亞大學任英語教授。
2005年全球知識分子投票位列第38位,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作品
一直用英語寫作。以尼日利亞伊博人民獨立前后的生活為題材的“尼日利亞四部曲”是其代表作品,其中《瓦解》1958年發(fā)表后,即獲得了布克獎。其它三部分別是《動蕩》(1960)、《神箭》(1964)和《人民公仆》(1966)。
第一部《瓦解》真實再現(xiàn)了英國殖民主義者入侵尼日利亞前伊博族人民的生活和斗爭,是黑非洲英語小說中的杰作。
第二部《動蕩》描寫一個立志改革的歸國留學生最后經(jīng)不住金錢的誘惑而墮落,眾叛親離的悲劇故事。說明殖民地資本主義化的都市生活對人的腐蝕作用。
第三部《神箭》主要揭露英國傳教士在農(nóng)村的殖民活動,以及殖民主義侵入所引起的變化。
最后一部《人民公仆》嘲諷了獨立后以人民之子和人民公仆自詡的政客,揭露當時政治生活的動蕩與混亂。
他還著有詩集《當心啊, 我的心靈的兄弟》(1971),短篇小說集《戰(zhàn)地姑娘及其他》(1971),兒童故事《契克過河》(1966)和論文集《創(chuàng)世日的黎明》(1975)。其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并多次獲獎。
關于人民公仆各方媒體評論
不是阿契貝需要諾貝爾獎;正相反,是諾貝獎需要阿契貝來證明自己。
——尼日利亞《每日太陽報》
全世界的作家都在為新的現(xiàn)實和新的社會尋求新的語匯和新的形式,阿契貝為他們指明了道路!
——《紐約時報》
阿契貝的《人民公仆》出版后不久,尼日利亞就發(fā)生了軍事政變,作家被懷疑是知情人,被迫流亡,顛沛之中的妻子不幸流產(chǎn),阿契貝的《人民公仆》讓他失去了未出生的孩子! 維基百科
《人民公仆》是一部偉大的非洲政治寓言,比成千上萬的新聞紀錄更有價值,比一切政治家和記者更具智慧。
——《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