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李學(xué)堯副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司法原理、法律職業(yè)、權(quán)利理論與中華法系。主要代表作有《法律職業(yè)主義》、《在臺獨(dú)分子和法律人之間:對臺灣政界的法社會學(xué)研究》、《非道德性:現(xiàn)代法律職業(yè)倫理的困境及其超越》和《法的實質(zhì)化與確定性:規(guī)制視野下的勞動權(quán)研究》、《超越韋伯命題:歷史地理觀中的中華法系》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是多項國家社科重大攻關(guān)項目和教育部重大攻關(guān)項目的主要撰稿人、組織寫作者,另外還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及其它課題十余項。獨(dú)著、合著學(xué)術(shù)專著和教材8本。在《法學(xué)研究》、《中國法學(xué)》、《中外法學(xué)》、《法學(xué)》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十余篇學(xué)術(shù)論文,有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fù)印資料》等媒介全文轉(zhuǎn)載、觀點(diǎn)摘錄。曾兩次獲得上海市優(yōu)秀社科成果二等獎。博士論文《超越法律職業(yè)主義》一文2009年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論文提名獎。2009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xué)晨星B類人才計劃資助。教學(xué)效果好,深受學(xué)生歡迎,2008年曾獲上海交通大學(xué)“教學(xué)新秀”榮譽(yù)稱號。
李學(xué)堯,男,1977年4月出生,浙江瑞安人,法學(xué)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司法原理、法律職業(yè)和權(quán)利理論。主要代表作有《法律職業(yè)主義》、《在法科生與臺獨(dú)分子之間:對臺灣政界的一種法社會學(xué)考察》、《無道德性:現(xiàn)代法律職業(yè)倫理的困境及其超越》和《法的實質(zhì)化與確定性:規(guī)制視野下的勞動權(quán)研究》等。
【主要工作經(jīng)歷】
2006年7月至今上海交通大學(xué)法學(xué)院副教授、碩導(dǎo)
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學(xué)法學(xué)院講師
【主要學(xué)術(shù)任職】
中國法學(xué)會法理學(xué)會理事
《法哲學(xué)與法社會學(xué)論叢》(中國政法大學(xué))編輯
【主要研究領(lǐng)域】
司法原理、法律職業(yè)以及權(quán)利理論(勞動權(quán))
【教育與學(xué)術(shù)背景】:
2006年10月至今 中國政法大學(xué) 人權(quán)研究中心 博士后研究
2006年5月至9月 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xué) 語言培訓(xùn)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 浙江大學(xué)法學(xué)院 憲法學(xué)與行政法學(xué) 獲博士學(xué)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 浙江大學(xué)法學(xué)院 法學(xué)理論專業(yè) 獲碩士學(xué)位
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 浙江大學(xué)法學(xué)院 國際經(jīng)濟(jì)法專業(yè) 獲學(xué)士學(xué)位
【主要學(xué)術(shù)交流經(jīng)歷】
2006年3月 臺灣大學(xué)“第六屆東亞法哲學(xué)大會”,主題發(fā)言
2005年1月 香港中文大學(xué)“當(dāng)代中國研究”研討會,主題發(fā)言
2002年8月至9月 日本京都大學(xué)法律系交流
【主要教學(xué)與學(xué)術(shù)榮譽(yù)】
2008年7月 獲上海交通大學(xué)“教學(xué)新秀”稱號
2006年8月 獲第八屆上海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主要課題主持】
1.2007年5月至今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論法學(xué)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關(guān)系――法律職業(yè)準(zhǔn)入控制的一種視角”;
2. 2007年至今 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xué)基金資助項目“無道德性:現(xiàn)代法律職業(yè)倫理的困境及其超越”
3.2008年3月至今主持上海法學(xué)會課題“法的實質(zhì)化與確定性——規(guī)制視野下的勞動權(quán)”
4.2008年3月至5月 主持完成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委托課題“關(guān)于新《律師法》第八條實施細(xì)則的建議說明稿”。
5.2007年4月至今 主持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資助課題“法律人參政——一種超越職業(yè)主義的解讀”。
6.2004年主持完成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資助課題“在法科生與臺獨(dú)分子之間——對臺灣民進(jìn)黨高層的一種法社會學(xué)考察”的研究工作;
【主要課題參與】
1.2008年至今參與教育部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重大課題“社會轉(zhuǎn)型與法律變革研究”(朱勇教授主持)子課題“和諧社會與司法變革研究”(胡云騰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2.2008年至今參與最高人民法院調(diào)研課題“司法成本與司法效率研究”的研究工作。
3.2004年至今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法治進(jìn)程的捷徑及其可能性”(孫笑俠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主要設(shè)計人、撰寫人。
4.2005年至今,參與司法部課題“司法推理與法官思維”(鄭成良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5.2004年至2005年 參與浙江大學(xué)211教育項目“民營經(jīng)濟(jì)與制度創(chuàng)新”(孫笑俠教授主持)子課題的研究。
6.2002年至2005年 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項目“法治主體論——中國法律職業(yè)的形成研究”(孫笑俠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7.2002年參與國家臺灣事務(wù)辦公室課題“遏制臺獨(dú)勢力的有關(guān)法律措施”的研究工作。
8.2001年至2003年 參與司法部課題“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構(gòu)造與法制建設(shè)”(葛洪義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9.1999年5月至2000年11月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行政違法”(胡建淼教授主持)的研究工作。
【主要學(xué)術(shù)論文】
1.《法律職業(yè)主義》,載《法學(xué)研究》2005年第6期。
2.《這是一個職業(yè)危機(jī)的時代嗎?——“后職業(yè)時期”美國律師職業(yè)研究的理論綜述》,載《中外法學(xué)》2004年第5期。
3.《在法科生和民進(jìn)黨之間——對臺灣政界的一種法社會學(xué)考察》(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為馮健鵬),載《法學(xué)》2005年第5期;該文為《中國社會科學(xué)文摘》2005年第4期全文轉(zhuǎn)載;同名文章全文稿載高全喜主編:《大國》,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版。
4.《論法律職業(yè)共同體自治的條件》(第二作者,第一作者為孫笑俠),《法學(xué)》2004年第4期,該文為中國人民大學(xué)復(fù)印資料《法理學(xué)·法史學(xué)》2004年第7期全文轉(zhuǎn)載;主要學(xué)術(shù)觀點(diǎn)分別被《新華文摘》、《山西日報》、《伊犁日報》等媒體轉(zhuǎn)載、摘錄。
5.《改革與出路:評Deborah L. Rhode的<為了正義:重整法律職業(yè)>》(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為余軍),載《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4年第5期。
6.《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與職業(yè)藍(lán)圖的落空》,載《上海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哲社版)2006年第1期。
7.《論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第二作者,第一作者為張志銘),載《法律適用》2007年第1期。
8.《論司法的原初與衍生功能》(第二作者,第一作者為蔣紅珍),載《法學(xué)論壇》2004年第2期。
9.《法治與藝術(shù):論職業(yè)法律家顯貴的理由》,載《法學(xué)》2001年第1期。
10.《當(dāng)代中國的法律職業(yè)主義》,2006年3月發(fā)表于臺北第六屆東亞法哲學(xué)大會。
11.《律師職業(yè)定位的原理體系及其批判》, 2007年10月發(fā)表于神戶大學(xué)主辦2007國際律師論壇(杭州)。
12.《法學(xué)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關(guān)系——一種職業(yè)規(guī)制的視角》(第二作者,第一作者為鄭成良),2006年8月發(fā)表于司法部主辦的某學(xué)術(shù)會議(北京)。
【主要著作】
1.獨(dú)著,《法律職業(yè)主義》,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版。
2.參著,《法治:法律人之治》(孫笑俠等著),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
3.參著,《行政違法研究》(胡建淼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參著,《法理學(xué)》(陳金釗主編),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版。
5.副主編,《法理學(xué)》(鄭成良主編),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版。
6.參著,《法理學(xué)導(dǎo)論》(孫笑俠主編),高教出版社、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
【主要講授課程】
給本科生和法律碩士講授法理學(xué)、法律職業(yè)倫理與責(zé)任、中國法制史等。
給法學(xué)碩士研究生開設(shè)公法基礎(chǔ)理論、法律社會學(xué)、中國法律思想史等。
Curriculum Vitae
Xueyao Li 李學(xué)堯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ddress: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800 Dongchuang Road,
Shanghai, 200240, P.R.C.
CURRENT POSI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Research Fellow, Shanghai Institute of Finance & Law
Research Fello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L.L.D.( Ph.D. in Law), Law School, 2005
Zhejiang University
LL.M., Law School, 2002
Zhejiang University
LL.B., Law School, 1999
RESEARCH AND WORK EXPERIENCES
2006 to Present Associate Professor, Law Schoo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6 to Present Research Fello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2005 to Present Research Fellow, Shanghai Institute of Finance & Law
2002.7 to 2008.8 Exchange Student, Law School, Kyoto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RESTS
Law and Society, Sociology of Professions, Public Law (Human Rights)
PUBLICATIONS
(I) Journal Articles
Zhimin Zhang & Xueyao Li, On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Classify in Chinese Courts, National Judges College Law Journal, No.1, 2007.
Xueyao Li, Lost of the Professional Project: A Review of Richard L.Abel’s The Contradic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No.1, 2006,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Legal Professionalism, CASS Journal of Law,No.6,2005, Beijing, China.
Xueyao Li & Jianpeng Feng, Between the Lawyers and Taiwan’s pro-independence: A Law Sociology Review to Taiwan Political Circles, Law Science,No.4, 2005,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The Legal Professional U.S.A.,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No.5, 2004, Beijing, China.
Xiaoxia Sun & Xueyao Li, How can the Lawyers win Self-regulation? Law Science, No.4, 2004,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 Jun Yu, Public Interest and Professional Ideal: A Review to Rhode’s “in the Interests of Justice: Reforming the Legal Profession”,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o.5, 2004, Changchun, China.
Xueyao Li, Why Lawyers Should be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 ,Law Science, No.1, 2001, Shanghai, China.
Xueyao Li, The Idea of Multi-control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n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law, Law Journal of Hang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No. 3, 2000, Hangzhou, China.
Jiangang Qi & Xueyao Li, The Privilege of Administrative Subject in the Government Contract, Journal of North Middle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No. 3,1999,Wuhan,China. )
(II) Books
Xueyao Li, Legal Professionalism, Beijing: C.U.P.L. Press, 2007. (Preface and review by Ji Weidong, Professor of Law, Kobe University of Japan.)
(III) Book Chapters
Xueyao Li, Theories of Administrate Illegal in Japan, in Administrate Illegal, Ed. by Hu Jianmiao, Beijing: Law Press, 2000.
Chengliang Zheng & Xueyao Li (eds.), Jurisprudence, Ed. by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8.
Xueyao Li,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Jurisprudence,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th Edition)
Xueyao Li, Theories on Justice, in Jurisprudence,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th Edition)
Xueyao Li, Lawyers, in Jurisprudence, Ed. by Chen Jinzhao,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7.
Lawyersu2019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he Rule of Law as Ruled by Lawyers,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C.U.P.L. Press, 2004.Xueyao Li, How to Keep the Force of Taiwan Independence within Law limits, in Legal Problems about Taiwan, Ed. by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P.R.C., 2003.
Xueyao Li, Theories of Administrate Illegal in USA, in Administrate Illegal, Ed. by Hu Jianmiao, Beijing: Law Press, 2000.
Xueyao Li, The Skill Contents of Legal Profession (On the Technical Constitute of the Lawyersu2019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he Rule of Law as Ruled by Lawyers, Ed. by Sun Xiaoxia, Beijing :C.U.P.L. Press, 2004.
(IV) Conferences Papers
Xueyao Li, On the Ideal Types of Legal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Readout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gal Profession, October, 2007, Hangzhou.
Chengliang Zheng & Xueyao Li, The Relationship of Judicial Exam and the Legal Education: A View of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Readout in the Conference on the Judicial Exam, co-organized by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 P.R.C., April, 2006, Beijing.
Xueyao Li, Legal Profess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adout in 6th East Asian Conference on Philosophy of Law, March, 2006, Taibei.
Xueyao Li, How to Restrain the Taiwan Separatists with Law,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How to Keep the Force of Taiwan Independence, co-organized by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Council, in Research on Law Issues concerning Taiwan, Edited by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Council, April , 2003, Beijing.
COURSES & PROGRAMS
(I) Courses
1.Jurisprudence
2.Public Law
3.Legal Ethics
4.Legal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a
(II) PROGRAMS
1. Non-accountability:The Dilemma of Modern Legal Ethics and Its Overcoming (2006-2008), Post-Doctoral Progra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2. The Relationship of Judicial Exam and the Legal Education: A View of Market Control (2007-2008), Program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unds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