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即楚莊王(?~前591) 中國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1在位。熊旅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間非常重視選擇人才,先后得到伍舉,蘇從、孫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的輔佐。莊王初年,楚國發(fā)生貴族暴亂,鄰近的群蠻等也乘機騷擾。莊王平息亂事,在內(nèi)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賞罰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力日益強盛,為取得霸業(yè)奠定了基礎(chǔ)。
公元前611年,楚國攻滅庸國。公元前606年,伐陸渾之戎(今河南伊川一帶),陳兵問鼎于周郊,以示有吞周之意。接著又破陳圍鄭。晉出兵救鄭時,兩軍大戰(zhàn)于邲(今河南鄭州北),晉軍敗績。此后魯、鄭、陳、宋等中原國家先后歸附楚國,楚莊王遂稱霸中原。
楚莊王熊旅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tǒng)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前591年,熊旅因病逝世,歸葬紀南城郊。今江陵城西北有楚王墓、樊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