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生平
苗可俊,女,又名苗似鋼,苗雨明。1915年5月出生,蓬萊大苗家村人。少年時期在蓬萊縣立第二小學上學,小學畢業(yè)后考入蓬萊文會中學,后轉入煙臺真光女子中學。1935年4月真光女子中學發(fā)生了“徐明娥事件”,反動當局對槍殺徐明娥的劊子手企圖不予追究,被激怒的學生紛紛走向街頭示威,苗可俊積極參加了這次學生活動,這為她后來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礎。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苗可俊因不愿受奴化教育而退學。此時苗可俊已22歲,不少人給她介紹對象,她都一一拒絕了,她下決心要參加抗日救亡工作,改名為苗似鋼,表示她抗日救國的決心如果鋼鐵一樣堅強。苗可俊的父親非常支持女兒的革命行動,但母親卻怎樣也舍不得女兒離開自己,苗可俊千方百計地做工作,終于說服了母親。 1935年5月苗可俊參加了“三軍二路”起義部隊,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參軍后,苗可俊與男同志一樣爬山、出操、站崗、作戰(zhàn)。1941年冬,我軍發(fā)出在部隊工作的女同志脫下軍裝,到地方發(fā)動婦女支援抗戰(zhàn)的號召,苗可俊轉入地方做婦女工作。后來,由于她身患重病,渾身浮腫,組織上為了照顧她,決定讓她去潮水鎮(zhèn)一面養(yǎng)病,一面協(xié)調潮水黨組織開展工作。當時潮水一帶處于日偽軍據(jù)點的包圍之中,是敵強我弱的爭奪區(qū),社會狀況十分復雜,土豪劣紳暗中勾結日偽軍欺壓百姓,壓制了群眾的革命積極性。為了打開局面,苗可俊將個人安危置之腦后,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秘密發(fā)展婦救會,經(jīng)常帶領村干部和婦救會員到偽軍炮樓前喊話,教育偽軍棄暗投明。1943年8月的一天晚上,苗可俊和姜進、包少云等同志到潮水鎮(zhèn)發(fā)動群眾抗捐抗稅,分別住在兩個開明的地主家里,由于漢奸告密,上午11時左右,他們被大黃家炮樓的偽軍包圍了,傍晚時分,敵人把他們抓到了大黃家炮樓。在關押期間,敵人逼問了她潮水我地下黨組織的情況,苗可俊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畏懼,義正詞嚴的與敵人進行斗爭,嚴守黨的秘密。一個月后的一天晚上,敵人將苗可俊、姜進帶到大黃家河邊槍殺了,苗可俊犧牲時僅28歲。
在犧牲之前,苗可俊意識到落入敵手,很難生還,就從衣服上撕下一塊布條寫上字,交給同獄關押的包少云,大意是請組織放心,她一定同敵人斗爭到底,決不投降。包少云被我黨營救出獄后,將布條交給了中共北海地委,轉達了苗可俊對黨對人民的一片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