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費朗羅(1807-1882),美國詩人。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yōu)美的抒情詩。費朗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u2022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
他1807年2月22日生于緬因州一律師家庭,1882年3月24日卒于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曾就讀于博多因?qū)W院,與N.霍桑同學(xué)。1825年畢業(yè)后去歐洲游歷,研究法、意、西、德等國語言文學(xué)。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xué)任教,致力于評介歐洲浪漫主義文學(xué),成為新英格蘭文化思想中心的重要人物。前期詩作有《夜吟》、《歌謠及其他》、《布呂赫鐘樓及其他》、《海邊與爐邊》等,詩風(fēng)簡樸生動,樂觀向上,受到國內(nèi)外贊賞傳誦。主要作品3部敘事長詩,或稱通俗史詩:《伊凡吉林》、《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它們都取材于民間故事,古風(fēng)綽約。其中《海華沙之歌》是美國文學(xué)史上首部精心改寫的印第安人史詩,盛極一時。1861年夫人不幸過世,為擺脫痛苦,他翻譯了但丁的《神曲》,并寫出 6首十四行詩。受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影響,1863年發(fā)表《路畔旅舍的故事》,講述美國早期民間傳說與革命故事。費朗羅晚年獲得牛津與劍橋榮譽學(xué)位,在國內(nèi)譽為民族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