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英文全名:Edward Dentinger Hoch 中文譯名:愛德華·D·霍克 生日:1930年2月22日
愛德華·D·霍克
2008年1月17日,美國著名推理作家愛德華·D·霍克(Edward Dentinger Hoch)突然因病死于家鄉(xiāng)寓所,享年78歲;艨艘簧矂(chuàng)作了近千部短篇小說、五部長篇小說,出版了15本短篇作品集和編輯了6本推理名家名作選集。他很可能是全世界短篇推理作家中寫作量最大的一位,也因此被《埃勒里·奎因推理雜志》(EQMM)譽為“當代短篇推理之王”。這位大師的去世,昭示著古典推理時代的基本終結(jié)。
霍克1930年2月22日生于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9歲那年,在無意間接觸了“埃勒里·奎因推理劇場”廣播劇后,從此深深迷上推理小說,正是因為如此,他的一生變得與眾不同。他19歲加入美國推理作家協(xié)會,因而認識了約翰·狄克森·卡爾、埃勒里·奎因、克雷格·萊斯等大師級作家,埋下了日后提筆創(chuàng)作推理小說的種子。結(jié)束大學學業(yè)、自韓戰(zhàn)退役后,他投身于出版工作,接著進入廣告公司上班,并開始大量從事推理創(chuàng)作。1955年12月他在廉價雜志《著名偵探》上發(fā)表了處女作《死人村》,小說描繪了一位通靈偵探西蒙·阿克,這是霍克的第一位系列偵探人物。1962年他開始在美國兩大推理雜志中的《希區(qū)柯克推理雜志》(Alfred Hitchcocku2019s Mystery Magazine)上發(fā)表作品。在1968年以小說《長方形的房間》(The Oblong Room)拿下愛倫"坡獎的最佳短篇小說獎后,他獲得了一份長篇小說合同,并于第二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粉碎的大烏鴉》(The Shattered Raven)。這些使他毅然決定辭職而專事推理寫作。自1973年5月開始,他在美國發(fā)行量最大、經(jīng)營最長久的《EQMM》上持續(xù)刊載小說達34年之久(他在這一雜志上發(fā)表的作品數(shù)量超過450篇,幾乎占畢生總創(chuàng)作量的一半),并在埃勒里·奎因晚年為其代筆完成了長篇小說《色情電影謀殺案》(The Blue Movie Murders,1972)。愛德華"霍克用他量多且質(zhì)精的作品和長期以來投入推理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除愛倫坡獎外還拿下了1998、2001年安東尼獎的最佳短篇小說獎,并獲頒1999年金德林加獎、2000年夏姆斯獎和2001年安東尼獎之終身成就獎,以及2001年愛倫坡獎大師獎等眾多獎項,肯定了他多年來為推理文學作出的重要貢獻。
作品特點
愛德華·霍克的短篇作品文筆流暢、結(jié)構(gòu)嚴謹、謎團設(shè)置巧妙、邏輯性和公平性兼具,是20世紀歐美“不可能犯罪”創(chuàng)作史上的最后一位大師。他堅持黃金時代作家的理念,認為謎團是小說的核心,而且他還善于創(chuàng)新,比如在推理中融合科幻小說和幻想小說元素,創(chuàng)作了《轉(zhuǎn)換機》等三部科幻推理小說;艨说墓P下曾出現(xiàn)過二十余位偵探角色,且大部分都構(gòu)成系列,其中最著名者莫過于山姆·霍桑(Dr. Sam Hawthorne),這位在新英格蘭小鎮(zhèn)行醫(yī)的醫(yī)生總是能在鎮(zhèn)里遇到并破解各類不可能犯罪案件,像是走進屋橋便消失的馬車、被人監(jiān)視的屋子發(fā)生殺人案、眾目睽睽下逃走的脫逃大王等等,這也使得《山姆霍桑犯罪診斷書》成了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代表作。其他如以一位妙手神偷為主角的尼克·費爾威系列(Nick Velvet Series)和以康涅狄格州某市警察局重案科的一位探長為主角的利奧波德隊長系列(Captain Leopold Series),也很受讀者歡迎。在談及為何對短篇小說情有獨鐘時,他說道:“我可以一兩周就寫出一篇短篇小說,長篇往往要花費我兩三個月。我很少寫長篇,我覺得自己會半途而廢,總想到下一個點子! 、出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2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