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季駿 [清]字克紹,婁縣(今上海市松江)人。工山水。
作品
《畊硯田齋筆記》
相關條目
書法、繪畫
清朝山水畫
滿清的“四王”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王翚影響于董氏畫理,呈明時院體的臨摹之風,把對傳統(tǒng)士者筆墨的理解達于致極,迎合了清庭政治文化追求,左右了后市百年格局。有清時革命的領袖是石濤。這位前明遺逸托寄空門,以憤世刺時的精神突破窠臼,以自由、個性為藝術的標的,他藉“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實踐,向四王院體發(fā)起了挑戰(zhàn)。石濤的意義在于他的生命運動觀、整體氣勢觀、節(jié)奏韻律觀、重心比襯觀和筆墨張力觀,加之三教一理的高深學養(yǎng),文士情懷可謂見石濤面又見一峰。正由于石濤用極富抗爭的生命之筆,開拓了自寫性靈、姿態(tài)新奇的頗具視覺刺激和意境感召的大寫意形式法則,他的影響自清初而入今,是幾代人的楷模。
在改造中國畫之前的又一位有意義的探索者是黃賓虹。這位大器晚成的藝術家,晚年提出了較為系統(tǒng)的美學理論,其“自然是法、寫吾人生、內美靜參、山水作字(五筆七墨)、不泥于古、變革自立”的一家之言,是東學西漸后民族自信的取向。嶺南畫派的代表高劍父,則于“折中漢洋”的日本繪畫中汲取了營養(yǎng),其《風雨同舟》明顯拉開了與傳統(tǒng)的距離,他的革命的英雄主義理想亦影響了一代人。應該說,黃、高的實踐讓人窺測了中國山水畫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