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鎮(zhèn)守懷朔
賀拔勝自幼操行出眾,善于騎射,以膽略聞名北方。523年(北魏正光四年), 破六韓拔陵命別帥衛(wèi)可孤攻打 懷朔鎮(zhèn)。賀拔勝被鎮(zhèn)將 楊鈞任命為 軍主,隨父親賀拔度拔抵御衛(wèi)可孤。
524年(正光五年),賀拔勝見援軍遲遲不到,便對楊鈞道:“如今形勢緊迫,請允許我向大軍告急,乞求援軍!睏钼x同意。賀拔勝招募勇敢少年十余人,在晚上伺機突圍而出,并大叫道:“我是賀拔破胡!”賊軍都不敢逼近。
賀拔勝到 朔州后,言辭懇切地對臨淮王 元彧道:“懷朔即將淪陷,百姓都翹首期待官軍。大王受命征討,理應(yīng)迎擊敵軍,如今卻屯兵不進,猶豫不決。如果懷朔陷落,則武川隨之危險,賊軍軍威大振。到時,即便有 韓信、 白起的勇武, 張良、 陳平的謀略,也難以幫助大王了!痹獜愦饝(yīng)出兵,讓賀拔勝回復(fù)城中。
賀拔勝又返回懷朔,射殺數(shù)人,突圍至城下,大叫道:“賀拔破胡與官軍來了!”守軍便打開城門讓他進去。不久,賀拔勝又奉命出城偵察 武川鎮(zhèn)的情況,但武川已經(jīng)陷落,便馳馬返回。這時,懷朔也被攻破,賀拔勝父子都被賊軍俘虜。
十月,賀拔度拔與 宇文肱合謀,率領(lǐng)賀拔勝、輿珍、 念賢、乙弗庫根等人,召集鄉(xiāng)兵,襲殺衛(wèi)可孤。但是,賀拔度拔還未得到朝廷封賞,便戰(zhàn)死沙場。這時,賀拔勝正奉命馳告朔州,被刺史 費穆留下,加以重用,經(jīng)常擔任游騎。
追隨爾朱
525年(孝昌元年),廣陽王元淵被破六韓拔陵圍困在 五原,征召賀拔勝為軍主。賀拔勝便招募二百人,打開東城門出戰(zhàn),斬殺一百余人,使得賊軍退兵數(shù)十里。元淵見賊軍稍退,趁機率軍開向朔州。賀拔勝親自殿后,因功升任 統(tǒng)軍、 伏波將軍。
526年(孝昌二年),賀拔勝隨仆射 元纂鎮(zhèn)守 恒州。不久,鮮于阿胡率領(lǐng)朔州流民攻陷恒州,賀拔勝投奔 肆州,與兄長 賀拔允、弟弟 賀拔岳失散。八月, 爾朱榮因與肆州刺史尉慶賓結(jié)怨,率軍攻陷肆州,并得到賀拔勝。當時,賀拔允、賀拔岳都在爾朱榮部下,爾朱榮高興地道:“我得到你們兄弟,不愁天下不平定!
當時, 杜洛周阻斷幽州、定州, 葛榮占據(jù) 冀州、 瀛州。爾朱榮便對賀拔勝道:“ 井陘險要之地,猶如我軍東門,我想讓你去鎮(zhèn)守,不知你意下如何?”賀拔勝答道:“我常想為您效力,以報知遇之恩,今日得蒙派遣,實在如我所愿!睜栔鞓s便表奏賀拔勝為 鎮(zhèn)遠將軍、 別將,率五千兵馬鎮(zhèn)守井陘。
528年(武泰元年),賀拔勝隨爾朱榮進入洛陽,因擁立 孝莊帝有功,封易陽 縣伯,歷任 直閣將軍、 通直散騎常侍、 平南將軍、 光祿大夫、 撫軍將軍。六月,太宰 元天穆北征葛榮,賀拔勝擔任前鋒大都督,在 滏口大破賊軍。十二月,杜洛周余黨韓婁在 薊城聚眾作亂,禍亂北方。爾朱榮任命賀拔勝為 大都督,鎮(zhèn)守中山。韓婁畏懼賀拔勝威名,竟然不敢南侵。
529年(永安二年), 元顥在南梁的支持下攻入洛陽,孝莊帝逃到 河內(nèi)。賀拔勝擔任前軍大都督,與 爾朱兆在 硤石渡河,大敗元顥,生擒元顥之子元冠受、 南梁將領(lǐng)陳思保,率先收復(fù)洛陽,升任 武衛(wèi)將軍、 金紫光祿大夫,進爵真定 縣公,后改任右衛(wèi)將軍、 散騎常侍。
530年(永安三年),孝莊帝誅殺爾朱榮。賀拔勝與田怡等人得知后,急忙奔赴爾朱榮的府第。當時宮中還沒來得及嚴加防衛(wèi),田怡便要立即攻打皇宮。賀拔勝勸道:“天子既然做了如此重大之事,一定會早有防備,我等人馬這么少,怎么能輕率從事!碧镡@才作罷。
這時, 爾朱世隆連夜逃走。賀拔勝隨行至 河橋,認為臣子沒有仇視君主的道理,便率部返回京師。十月, 爾朱仲遠進逼洛陽。孝莊帝便任命賀拔勝為 驃騎大將軍、東征都督,讓他與 鄭先護一同討伐爾朱仲遠。
鄭先護卻懷疑賀拔勝,將他安置在大營之外,使他不得休息。不久,爾朱仲遠率兵趕到。賀拔勝作戰(zhàn)不利,便投降爾朱仲遠。531年(普泰元年),賀拔勝參與擁立節(jié)閔帝,升任 鎮(zhèn)軍將軍,又進封 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 左光祿大夫。
歸降高歡
后來,賀拔勝隨 爾朱度律出兵洛陽,與爾朱兆、爾朱仲遠在鄴東會軍,一同討伐高歡。當時,爾朱度律與爾朱兆不和。賀拔勝認為臨戰(zhàn)不和,會導(dǎo)致失敗,就與 斛斯椿到爾朱兆營中為二人和解,反而被爾朱兆囚禁。爾朱度律非常害怕,領(lǐng)兵退回。
爾朱兆打算斬殺賀拔勝,對他道:“你殺死衛(wèi)可孤,是第一條罪狀; 天柱大將軍死后,你不同爾朱世隆等一塊前來,反而東征爾朱仲遠,這是第二條罪狀!辟R拔勝答道:“衛(wèi)可孤是國家大患,我父子把他殺掉,是有功之臣。爾朱榮被殺,是君王處死臣子,賀拔勝難道能對不起朝廷?今日之事,生死在于大王。只是大敵當前,兄弟不和,從古到今,沒有不敗亡的。我不怕死,只擔心大王失算!睜栔煺妆銓⑺尫拧
賀拔勝獲釋后,急行一百多里,方才追上爾朱度律。532年(中興二年), 高歡占領(lǐng) 相州,軍威大振,與爾朱兆、 爾朱天光、爾朱仲遠、爾朱度律等人在 韓陵對峙。當時,爾朱兆率領(lǐng)鐵騎沖陣,從高歡后方轉(zhuǎn)出,打算攻擊其尾部。爾朱度律卻因厭惡爾朱兆,下令部屬不得進擊。賀拔勝認為爾朱度律懷有二心,就率領(lǐng)部下投降高歡。
出鎮(zhèn)荊州
533年(永熙二年),賀拔勝擔任 領(lǐng)軍將軍,后任 侍中。這時, 北魏孝武帝密謀誅殺高歡,見賀拔岳占據(jù)關(guān)西,打算將他引為援助,便任命賀拔勝為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南道大行臺、 尚書左仆射。
賀拔勝攻取南梁下溠戍,生擒 戍主尹道珍,又派人利誘蠻王文道期,使他率部歸降。賀拔勝又分別派大都督 獨孤信、軍司 史寧、南雍州刺史長孫亮、南荊州刺史李魔憐等人進攻歐陽、酂城、久山、白洎、義城、均口,先后平定 馮翊、安定、沔陽等地。當時,賀拔勝駐軍在 樊鄧地區(qū),雍州刺史 蕭續(xù)固守城池,不敢出戰(zhàn)。
不久,賀拔勝進位 中書令,進爵瑯邪 郡公。后來,蕭續(xù)派 柳仲禮鎮(zhèn)守谷城,抵御賀拔勝。534年(永熙三年),高歡與孝武帝矛盾加劇,命賀拔勝率軍回洛陽。賀拔勝行至廣州,猶豫不敢前進,后見孝武帝出逃,便回軍南陽,讓府 長史元穎代理荊州事務(wù),自己率部西入 關(guān)中。
南奔梁朝
賀拔勝行至淅陽時,被任命為 太保、 錄尚書事。當時,高歡攻陷 潼關(guān),駐軍 華陰。賀拔勝便返回荊州,但是荊州已被 侯景占據(jù),自己也被侯景擊敗,只得率數(shù)百人,南奔 梁朝。
賀拔勝留在江南三年,屢次向 梁武帝借兵,要北討高歡,但都被拒絕。536年(西魏大統(tǒng)二年),賀拔勝請求返回關(guān)中,梁武帝親自在南苑為他餞行。從此,賀拔勝每次行獵,看見向南去的鳥獸都不肯射殺,以表達感激之情。
歸附西魏
賀拔勝到長安后,入朝請罪, 西魏文帝拉著他的手,嘆息良久,道:“漢朝有初平西徙、 晉朝有 永嘉南渡,這都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你的過錯!比蚊麨 太師。
537年(大統(tǒng)三年),賀拔勝參加小關(guān)之戰(zhàn),隨宇文泰擊破 竇泰,進封中軍大都督。不久,賀拔勝率軍由 陜津渡河,追擒 東魏將領(lǐng)高干,又攻入河北,生擒孫晏、崔乂。十月,東西魏爆發(fā) 沙苑之戰(zhàn),賀拔勝擊破東魏軍,一直追到黃河邊,后與 李弼攻河?xùn)|,平定 汾州、 絳州。
538年(大統(tǒng)四年),賀拔勝在河橋擊敗東魏軍,并奉命收編降卒。后來,高歡圍攻玉璧失利,率軍撤退。賀拔勝出任前軍大都督,隨宇文泰追擊高歡,一直追到汾北。543年(大統(tǒng)九年),宇文泰和高歡在 邙山交戰(zhàn),他看到高歡的旗幟,認出是主帥所在,便招募三千勇士,讓他們配合賀拔勝進擊。
當時,西魏軍所募勇士都用 短兵器作戰(zhàn),賀拔勝則手持 長槊,在亂軍中正與高歡相遇,大喝道:“ 賀六渾(高歡表字),我賀拔破胡一定要殺掉你!”賀拔勝追擊高歡數(shù)里,長槊幾乎刺中高歡,不料坐騎被流矢射中而死。等副騎趕到時,高歡已經(jīng)逃走,賀拔勝嘆道:“今天我竟然沒有帶弓箭,這是天意。
憤恨而死
后來,賀拔勝留在東魏的兒子,都被高歡殺害。賀拔勝得知后,既憤怒又怨恨,以致引發(fā) 氣疾。
544年(大統(tǒng)十年),賀拔勝病逝,追贈定州刺史、 太宰、錄尚書事,謚號貞獻。
558年(北周明帝二年),明帝將賀拔勝的靈位放在宇文泰的宗廟中。
軼事典故
賀拔勝初到關(guān)中時,自認為年紀、資歷都高過宇文泰,見了他也不行叩拜之禮,不久又感到后悔。后來,宇文泰在 昆明池宴飲,見有兩只鳧鳥游在池中,便把弓箭遞給賀拔勝,道:“很久不見您射箭了,請您表演一下射技,以娛樂大家!辟R拔勝一箭就射中兩只鳧鳥,乘機叩拜宇文泰道:“倘若我能奉您之命,討伐叛逆,但愿都像這樣!庇钗奶┐笙。
人物評價
蕭衍:賀拔勝北間驍將。
宇文泰:諸將對敵,神色皆動,唯賀拔公臨陣如平常,真大勇也。
令狐德棻:① 勝長于喪亂之中,尤工武藝,走馬射飛鳥,十中其五六。自居重位,始愛墳籍。乃招引文儒,討論義理。性又通率,重義輕財,身死之日,唯有隨身兵仗及書千余卷而已。② 勝、岳昆季,以勇略之姿,當馳競之際,并邀時投隙,展效立功。始則委質(zhì)爾朱,中乃結(jié)款高氏,太昌之后,即帝圖高。察其所由,固非守節(jié)之士。及勝垂翅 江左,憂魏室之危亡,奮翼關(guān)西,感梁朝之顧遇,有長者之風矣。終能保其榮寵,良有以焉。
個人作品
《 全后魏文》收錄有其文一篇:《臨終與宇文大冢手書》
家庭成員
祖父:賀拔爾頭,曾任武川鎮(zhèn)軍主,賜爵龍城 縣男。
父親:賀拔度拔,曾任懷朔鎮(zhèn)統(tǒng)軍,襲爵龍城縣男。
兄長:賀拔允,效力于東魏高歡,官至 太尉,封燕郡王。
弟弟:賀拔岳,官至關(guān)中大行臺、大都督,封清水郡公。
嗣子: 賀拔仲華,賀拔岳之子,官至 江陵總管、 開府儀同三司,襲爵瑯邪郡公。
史籍記載
《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
《 周書·卷十四·列傳第六》
《 北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 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九·梁紀五》
《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梁紀六》
《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一·梁紀七》
《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四·梁紀十》
《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五·梁紀十一》
《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六·梁紀十二》
《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七·梁紀十三》
《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八·梁紀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