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全忠,范陽人。廣明中,為棣州司馬。有蘆生于室,一尺三節(jié),心惡之。謂別駕張建曰:“吾室生蘆,無乃怪歟?”建曰:“蘆,茅類,得澤而滋,公家有茅土之慶,殆天意乎!其生三節(jié),必傳節(jié)鉞者三人。公勉樹功名,無忘斯言!比抑葷M還鄉(xiāng)里,事節(jié)度使李可舉為牙將。時可舉兵鋒方盛,欲與鎮(zhèn)人分易、定,遣全忠將兵攻之,為定州軍大敗于易水。全忠懼,率其余眾掩攻幽州?膳e死。三軍推全忠為留后,朝廷因以節(jié)鉞授之,光啟元年春也。
野史逸聞
唐乾符末,范陽人李全忠,少通《春秋》,好鬼谷子之學(xué)。曾為棣州司馬,忽有蘆一枝,生于所居之室,盈尺三節(jié)焉。心以為異,告于別駕張建章。建章博古之士也,乃曰:“昔蒲洪以池中蒲生九節(jié)為瑞,乃姓蒲,后子孫昌盛。蘆葦也,合生陂澤間,而生于室,非其常矣,君后必有分茅之貴。三節(jié)者,傳節(jié)鉞三人,公其志之!比液笫吕羁膳e,為戎校,諸將逐可舉而立全忠,累加至檢校太尉,臨戎甚有威政。全忠死,子匡威,為三軍所逐。弟匡儔,挈家赴闕,至滄州景城,為盧彥盛所害。先是匡威少年好勇,不拘小節(jié),以飲博為事。曾一日與諸游俠輩釣于桑乾赤欄橋之側(cè),自以酒酹曰:“吾若有幽州節(jié)制分,則獲大魚!惫灥敏~長三尺,人甚異焉。
【譯文】
唐乾符末年。有個范陽人叫李全忠。從小就精通《春秋》,喜歡鬼谷子的學(xué)問。曾經(jīng)做棣州司馬。忽然在他所住的屋里長出了一棵蘆草,有一尺長共三個蘆節(jié)。他心里覺得奇怪,把這事告訴了別駕張建章。張建章是一位通今博古的人,就說:“過去蒲洪把生長在池沼中的長有九個節(jié)的蒲草看作是吉祥的征兆,才改姓蒲的,后代子孫很興盛。蘆草應(yīng)生長在池塘和沼澤地里,可是長在屋里,這可不是尋常的事了。你以后一定能做高官,蘆草長有三個竹節(jié),這表明官位可以傳遞三人,你可記住我的話。”李全忠后來輔佐李可舉,做戎校,但各位將官把李可舉攆走了,而推舉了李全忠,這樣全忠官位一直做到檢校太尉。臨陣打仗特別有威嚴(yán)。全忠死后,他的兒子匡威被三軍攆走?锿牡艿芸飪,帶著家眷奔赴京城,到滄州景城的時候,被盧彥盛殺害了。先前匡威年少好跟人斗,又不拘小節(jié),整天靠飲酒賄博活著。曾經(jīng)有一天,和許多游客們在桑乾赤欄橋的旁邊釣魚,自己把酒灑在地上說:“我如果有幽州節(jié)制官的緣份,就應(yīng)釣個大魚上來。”果然他釣了一條三尺長的大魚。人們都感到特別的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