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阿博維揚Aboweiyang(1805~1848)
亞美尼亞作家、教育家。生于破落的貴族家庭。曾在愛沙尼亞杰爾普特大學學習。1836年起從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梯弗里斯和埃里溫縣立學校學監(jiān)。因反對教學中的因循守舊和拘泥形式,提倡普及教育和開放高等學校,受到教會人士和沙皇官吏的憎恨1848年4月離家后失蹤,不知所終。他的文學作品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特寫、戲劇、詩歌、寓言等。他還是亞美尼亞第一位兒童文學作家。他的長篇小說《亞美尼亞的創(chuàng)傷》(1841年寫成,1858年出版)被認為是亞美尼亞世俗文學中長篇小說的第一部典范作品。小說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手法和通俗的亞美尼亞語言,描寫亞美尼亞在波斯奴役下的痛苦。主人公阿加西體現了人民的英勇精神和堅強意志,反對基督教的忍從思想。他還著有科學文藝作品《美洲的發(fā)現》《短篇小說集》寓言集《消閑集》(1864)、詩集等,并翻譯了荷馬、歌德、席勒、卡拉姆津、克雷洛夫等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