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兆麟 馬兆麟(1901-1982)。乳名根子,藝名根根紅,祖籍山西省文水縣伯魚村,因娶盂縣女子為妻,故把家安在了本縣清城村,太原解放后全家回并。馬兆麟7歲時父亡母嫁,無依無靠,在街頭巷尾賣唱為生,文水、介休一帶,小根根唱技頗受人們歡迎。后被同盛園戲班花臉演員大麻黑收為徒弟,4年后,到二錦梨園(太谷)學(xué)藝。二錦梨園在祁縣、太谷一帶頗有名氣,行當(dāng)齊全,他拜姓馬為的老藝人為師,專攻須生。學(xué)戲4年,唱、做、打,念,技藝出眾,登臺演出,名氣更盛,后因胸部受傷影響發(fā)音,他下決心練習(xí)做功,師承名演員的一招一式,終于在做功上練出超群的表演藝術(shù)。
經(jīng)歷
民國8年(1919),馬兆麟來到盂縣,加入戲班。在晉東一帶巡回演出,深受觀眾贊賞。在近20年中,馬兆麟帶出了他長女馬福仙(藝名十七生)、次女馬玉仙、侄女馬秋仙(藝名小果子)等一代劇壇新秀。民國30年,馬兆麟帶著他的弟子們到太原新華劇院與晉劇名流丁果仙、喬國瑞、郭鳳英、筱金枝、梁小云等同臺演出許多劇目,吸收了丁果仙不少精湛技藝。民國32年以后,馬兆麟先后到陽泉、張家口、北京等地進行演出,在北京三晉劇園曾和馬玉山(藝名水上漂)、牛桂英、筱桂桃等名演員同臺演出。1953年,馬兆麟?yún)⒓恿巳珖鴳騽R演,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接見。1980年,馬兆麟?yún)⒓由轿魇〉谒拇挝拇鷷,被選為省文聯(lián)委員和省劇協(xié)理事。80高齡的馬兆麟,含著激動的淚花,把他用心血整理成的70多個歷史劇目獻給大會,為祖國的戲劇事業(yè)作出了貢獻。